首页 -> 2007年第3期

知名人士逝世消息

作者:佚名




  (据1月8日《人民日报》)
  
  田 哨 原地质矿产部党组纪检组组长田哨同志(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田哨病重期间及逝世后,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周永康、贺国强、曾培炎等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田哨生于河北省北戴河,1936年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第一游击纵队政治部工作员,邢台县营头区委书记,冀西地委宣传科长,磁县、涉县县委宣传部长,南下干部队长,苏皖区党委党校教育委员,淮阴县委负责人、农会主任,淮海军区保安大队教导员,淮海区党委党校教育委员,泗沭县里仁区委书记,东海县委宣传部长,沈阳县委宣传部长,凤城县委宣传部长,辽阳市委宣传部长,营口市委宣传部长、代理书记兼辽南电业总指挥,辽宁省委委员、辽阳市委书记兼二机部三七五厂党委书记,中共中央工业工作部一级巡视员,中共中央华北局工业组组长,交通部政治部宣传部长兼人民交通出版社编委会副主任,青岛港务局局长、党的核心组组长,教育部办公厅负责人和《争鸣》杂志负责人,国家地质总局政工组负责人、海洋地质司负责人,地质部政治部副主任。
  (据1月10日《人民日报》)
  
  栗在山 原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政治委员栗在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2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刘淇、俞正声、郭伯雄、曹刚川、曾培炎、王刚、万里、刘华清、薄一波、徐才厚、李铁映、何鲁丽、顾秀莲、刘延东、阿沛·阿旺晋美和迟浩田、张万年、张震、邹家华、吴阶平、钱学森、宋健、朱光亚、赵南起等,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栗在山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
  栗在山是河南省方城县人。1933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中共许昌工委青年委员,区委书记,政治指导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中共河南省委秘书,后兼任开封市委组织部部长,纵队组织部部长,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处长,中共豫中地委书记兼豫中军分区政委等职,参与组织指挥了保卫鄂中白兆山、大山头根据地和大小悟山反扫荡等战役战斗。抗战胜利后,他率部参加了桐柏山战役,作为中共代表参加了“国、共、美”三方的停战谈判。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中共哈南地委书记兼哈南军分区政委,师政委等职,率部参加了东北剿匪,辽沈,平津,宜沙,衡宝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柳州地委书记兼柳州军分区政委,广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军副政委、政委,第二十兵团党委副书记,综合导弹卫星发射试验基地政委,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政委兼综合导弹卫星发射试验基地政委、党委书记,国防科委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广西剿匪和抗美援朝,直接参与组织指挥了第一发仿制导弹、第一发国产导弹、第一发导弹核武器、“东方红一号”卫星等重大发射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部队全面建设做出了贡献。
  栗在山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据1月17日《人民日报》)
  
  李世农 原中共安徽省顾问委员会(筹)主任李世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2月28日在合肥逝世,享年96岁。
  李世农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曾庆红、回良玉、贺国强、万里、李贵鲜和钱正英等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李世农是河北巨鹿人,1930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皖中工委书记,中共皖东省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中共苏皖边区委员会副书记兼中共华中第三军分区政委,中共蚌埠市委书记、军管会副主任兼警备司令部政委等职。1951年至1958年先后任中共安徽省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省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副省长等职。1958年被错定为“右派分子”。1962年7月彻底平反,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被迫停止工作。1978年10月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1979年1月起先后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省委顾问等职。1983年3月任中共安徽省顾问委员会(筹)主任。1985年5月离休。
  李世农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据1月23日《人民日报》)
  
  林海云 原国务院财贸小组副组长林海云同志(部长级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在林海云病重期间及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黄菊、回良玉、吴仪、张立昌、周永康、贺国强、曹刚川、曾培炎、王刚、李鹏、朱基、李岚清、唐家璇、华建敏、陈至立等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林海云1911年生于福建省龙岩县(现龙岩市)。1928年春,参加了中共龙岩县委组织的“后田暴动”。1932年参加红军,任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总务处文书科科长、中央军委总动员武装部文书、军委五局出版科副科长。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在延安抗大二期学习并兼支部书记,后任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四科科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工商总局副局长。1946年任冀南区党委经济部副部长,后任华北政府工商部副部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贸易部国外贸易司司长,中央对外贸易部办公厅主任、部长助理兼海关总署署长、副部长,1965年任中央对外贸易部党组书记、代理部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任国务院财贸小组副组长。1982年离休。
  林海云是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据1月24日《人民日报》)
  
  刘培植 农业部原副部长刘培植同志(部长级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2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刘培植逝世后,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王兆国、回良玉、贺国强、王刚、薄一波、陈至立、刘延东和李德生、王芳、田纪云、姜春云、布赫、杨汝岱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慰问。
  刘培植是陕西宜君人,1917年生,1932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参加红军。历任陕北红军关中游击队指导员,陕北红军陕甘独立团政委,陕甘省委白区工作科科长兼中共宜君县委书记,陕甘苏维埃政府粮食部副部长,红29军政治部白区工作科科长,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统战科科长,中共中央东北军工作委员会组织部部长,51军(中共)工委副书记兼114师(中共)特委书记,中央统战部友军科代科长,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调查研究科科长,中央调查研究局军事研究室主任,中共辽北(辽宁)省委社会部部长兼省公安总局局长,辽宁省第四行政公署专员,东北人民政府荣军与复员管理委员会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东北人民政府林业部副部长、代理部长,中央农业部国营农场管理总局局长,中央农垦部部长助理兼党委书记,农业部副部长。
  刘培植是政协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据1月25日《人民日报》)
  
  黄云桥 北京军区原参谋长黄云桥同志,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于2007年1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郭伯雄、曹刚川、徐才厚和李德生、肖克、杨白冰、迟浩田、张震等,分别以不同方式对黄云桥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
  黄云桥是河北任丘人。1946年入伍,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战士、通信员、副班长、班长、会计、见习参谋等职,先后参加了正太、青沧、清风店、石家庄、太原、沧州、正定、三河、昌黎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参谋,团工程勤务主任,代理营长,营长,副科长,科长,北京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部长,北京军区副参谋长等职,参加抗美援朝,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