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胡锦涛主席接受外国媒体联合采访

作者:佚名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性,都是世界上所罕见的。我们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国家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早就明确向世界宣布,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谋求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不会影响和威胁任何人。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努力,共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在回答日本富士电视台记者关于奥运之后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条件的提问时,胡锦涛说,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无论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还是之后,我们都一如既往地欢迎外国记者来华采访,一如既往地为外国记者在华工作提供方便。我们也希望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期间遵守中国法律,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在回答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关于北京奥运会投资规模的提问时,胡锦涛强调,我们在筹办北京奥运会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节俭办奥运的方针,并努力把它贯彻到筹办工作各方面。比如,北京奥组委每一笔经费开支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这就从制度上保证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北京奥组委注意充分利用已有的体育设施,改建和扩建场馆占全部场馆的一半左右,大大减少了新建场馆的数量;有些新建场馆建在大学校园里,赛后可以作为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场所。环保、地铁、机场、车站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是比较大,但这些项目都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一部分,不仅对保障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具有重要意义,对北京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条件改善更具有长远意义。因此这方面的投资是值得的。
  韩国《东亚日报》记者问,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奥运会期间将安排哪些文化活动?
  胡锦涛表示,开展奥运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交流,是很多城市举办奥运会都十分关注并精心安排的一项内容。2003年以来,北京奥组委每年都在北京和香港、青岛、上海等城市举办一届奥林匹克文化节。第六届2008年奥林匹克文化节于6月至9月举办,有各类文化活动3000场(次)。奥运村也安排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反映不同民族风情的文化活动。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精彩纷呈的各国文化。
  法国法新社记者问,本届奥运会上,你最关注的中国运动员和外国运动员是谁?
  胡锦涛表示,我对各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都很关注,祝愿他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我希望中国运动员同各国运动员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在比赛中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参加上述活动。
  (8月2日《人民日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