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比赛日志

作者:佚名




  ——市场供应安全稳定。对残奥会官方接待酒店、场馆驻地的饮用水和食品实行动态监测,切实做好了残奥会食品安全和外围保障的工作。在残奥会期间,实现了全市无一例中毒、饮水污染和重大疫情。市场供应货源充足,品种丰富,价格稳定。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残奥会开幕以来,全市21家主要演出场所举办了26台201场演出;18个残奥会文化广场举办演出94场次,吸引观众35万余人次,全市共有100多家艺术团体参加广场演出,其中,41个有残疾人演员的演出团体参加了演出,营造了尊重生命、心手相连、平等参与、和谐融洽的社会文化氛围。
  ——医疗服务方便快捷。在残奥会期间,场馆及驻地医疗服务体系运转正常,共接待各类患者6740人次,其中运动员就诊2030人次,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等3家残奥会定点医院累计接诊残奥会注册人员644人;在残奥村设立的轮椅假肢维修中心,共接待维修1576人次,有力地保证了残奥会赛事的正常开展。
  ——志愿服务赢得赞誉。残奥会赛事的顺利进行和城市的有序运转,凝结了广大志愿者的辛勤汗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4.4万名赛会志愿者、20万拉拉队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100万社会志愿者,针对残疾人的实际需要和服务特点,迅速实现了工作转换,全面投入残奥会志愿者服务工作中。志愿者全面、细致、周到的服务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得到了残疾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观众、游客和中外媒体朋友们的广泛好评。
  9月18日,志愿者广场主题雕塑揭幕仪式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志愿者广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等出席仪式。仪式由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市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郭金龙主持。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拉拉队志愿者代表近2000人参加活动。
  仪式上,刘淇和陆昊与优秀志愿者代表共同为志愿者广场主题雕塑揭幕。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志愿者广场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的永久纪念设施,志愿者主题雕塑是志愿者广场的标志性建筑,旨在肯定广大志愿者为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做出的积极贡献,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志愿精神,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深入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
  荣誉版“微笑圈”同时发布,荣誉版“微笑圈”主要面向优秀奥运志愿者发放,旨在激励广大志愿者以志愿服务为荣,热情参与志愿服务,真诚奉献社会。志愿者代表还向北京奥组委赠送了全套15个版本“微笑圈”和两幅长度为2008厘米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画卷,画卷上有全国各省区市及港澳台、华侨华人、外籍志愿者的签名留言。
  9月19日晚,由文化部、广电总局、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相约北京—2008”奥运文化活动闭幕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北京奥组委副主席刘延东出席观看。为感谢坚持奋战两个多月的奥运一线工作人员,主办方还特别邀请了4000名奥运志愿者、工作人员和公安干警观看演出。
  与奥运会、残奥会相伴同行,“相约北京—2008”奥运文化活动搭建起一个宏大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在为期3个月的时间里,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艺术家汇聚北京,推出了200余项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现场观众超过300万人次。
  (据8月31日和9月4、5、7、8、12、15、17、19、20日《人民日报》和9月7-17日“中国网”)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