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要闻摘编

作者:佚名




  印总理府国务部长查万介绍说,印度下一步是与俄罗斯合作发射“月船2号”月球探测车,并希望在未来数年内实现载人登月。
  在印度明年将举行大选的背景下,成功发射“月船1号”不但提高了民族自豪感,政治上对当前的执政党派也十分有利。“月船1号”的科研任务包括月球全表面图像、寻找水和氦-3同位素等,也都是当前探月的热门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实用价值。同时,“月船1号”所展示出的科技实力还将为印度提供同其他航天大国合作的新基础。
  然而,在迎接鲜花和掌声的同时,奈尔和他的同事们也承受着强烈的批评。自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着手实施探月计划以来,认为该项目“不合时宜”的反对声浪就不绝于耳。反对意见主要有两派,一派认为印度没有必要步其他国家实施探月行动的老路,应该把精力用在当前最前沿的太空探索研究中,其代表人物是印度天体物理研究所教授贾亚特·穆提;另一派则认为该项目耗资巨大,除了争强好胜之外毫无实际意义,政府应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有用”的工程上,如解决贫困人群的饥饿问题。德里大学一位社会学教授表示,印度政府在太空探索上花费巨资,却忽视了国内的贫困状况,“印度11亿人口中有8亿人平均每天的生活费不足两美元,儿童营养不良问题严重,探月是在浪费资源”。
  印度目前正在落实第六次普调工资,政府雇员、军人、教师等涨幅不一,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当被问及卫星发射成功后有什么要求时,奈尔诚恳地表示,希望政府给科研人员涨工资时能够考虑他们的贡献。
  (据10月23日《文汇报》和《人民日报》)
  
  印巴正式恢复两国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的双边贸易
  
  印度和巴基斯坦于10月21日正式恢复两国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的双边贸易。来自印控克什米尔的13卡车苹果和来自巴控克什米尔的大约14卡车水果,当天分别驶向对方口岸,从而实现了自1948年以来两国首次陆路贸易,结束了两国长达60年的边境不通商历史。印巴各界以及国际舆论对两国打破政治僵局,以经济搭台改善政治关系的努力普遍表示欢迎,并对印巴关系前景充满希望。
  印控克什米尔官员沃赫拉表示,“这是个历史性时刻,这将对两国克什米尔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益。我希望这将促进本地区的和平。”克什米尔当地的一些领导人也对横跨印巴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双边贸易的恢复表示满意。来自印巴实际控制线两侧的卡车司机欣喜若狂。他们说,“我们十分兴奋,因为我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这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有的老司机老泪纵横。在现场,人们相互拥抱、欢呼。巴基斯坦报纸评论说,“这次贸易的恢复跨越了60年时间,具有划时代意义。”
  印巴恢复边界贸易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印度和巴基斯坦早在1947年就因战争而形成了印控和巴控两大克什米尔地区。60年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没有贸易,没有交流。两国还曾因克什米尔问题发生过3次战争。2002年,两国在克什米尔的摩擦几乎又酿成新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但自2003年12月以后,当时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和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启动印巴和平进程,两国关系逐年改善,但克什米尔问题始终是两国关系的瓶颈。近4年来,两国虽然没有发生过战事,但和平进程走走停停。就在前不久,两国的部队擦枪走火,差点酿成武装冲突。
  自从扎尔达里担任巴基斯坦总统以来,巴明显改变了对印度的态度。扎尔达里提出要将战场变成市场,先改善经济关系,再由经济关系促进政治和领土争端的最终解决。扎尔达里多次讲话都表达了要采取实质性步骤促进印巴和解进程的立场。而此次印巴边界贸易的开通,标志着扎尔达里的政治承诺正在变成现实,标志着印巴两国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标志着两国5年前启动的和解进程有了重大突破。尤其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内部关系有了突破。南亚这两个最大国家之间的经济互动,对促进南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同样,此次双边贸易的开通对于两国加速政治层面的和平进程也具有重要意义。扎尔达里是巴首位来自企业界的总统,他的外交理念充满着经济色彩,他希望通过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促进政治和解气氛的改善,从而加速推进两国的和解进程。
  (据10月23日《光明日报》)
  【本栏责任编辑 何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