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情人眼里出西施
——谈大龄青年的婚恋心理
电视连续剧《难忘真情》里的厉平是一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大学教师。她的恋人因到美国定居而与她分手,使她成了一位待嫁的大龄女青年。后来在遇到开出租车的高中老同学鞠长乐时,几乎是一见钟情,很快就携手走上了红地毯。
无独有偶,连续剧《女人之家》里的记者海伦在一次偶然机会认识了一个现代掮客,也几乎是一见钟情,撕毁了她的独身计划。按理说,像厉平、海伦这样的气质好、学历高、工作单位令人羡慕的女性,本不应对文化水平不高、语言粗俗、职业不很体面,又与自己的文化素养有相当差距的男子产生兴趣,然而她们却产生了恋情。
对这种看来很不般配的婚恋现象,如果用一见钟情来解释,并不合适。因为她们都不再是生活阅历不深的情窦初开的少女,感情不能被理智所左右。厉平和海伦的如此选择都与她们的先前恋爱有关。她们在被认为很般配的恋爱失败后,产生了逆反心理,意欲在反向选择中寻觅真诚的爱情,这样就使得她们的择偶标准有了变化,冀望在条件低于自己的选择中觅得单纯的爱情,不再重蹈覆辙。当然,这类婚恋选择也不能忽视生物钟的作用。当大龄青年的生物钟运行到婚恋“时区”,意识到应该恋爱、结婚了。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择偶时容易产生对恋爱对象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心理暗示,由对对方的某种特征的欣赏而推及对其整个人的爱慕。这实际上是受到爱屋及乌的心理效应的影响,用感情的“有色眼镜”去看待对方,认识的狭隘必然导致思想的片面。正如《女人之家》中的海伦那样,观众一眼就看出她谈的男友不正经,她却对男友的缺点视而不见,直到他的把戏被事实揭穿,海伦才醒悟过来。这种大龄青年的婚恋选择误区,并非少见,处理不好,就会使人认识偏斜,产生负面影响。
爱情,对大龄青年来说,应该说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他们涉世已深,生活阅历已很丰富,而且有的人已经经历过恋爱挫折,以及同伴的不称心的婚姻,都会使他们记取一些负面教训,产生逆反心理,在择偶时摆脱原来的观念。如,在与自己文化、职业都相当的男友或女友分手后,就想另辟蹊径,从另类中寻找终身伙伴,甚至过分地相信缘分,钟情于偶然的邂逅。还有的大龄青年在父母的催促和同伴的美满婚姻影响下,慌不择路,往往把对方的某些优势,如金钱、地位、住房、职业等非感情因素,做为考虑重点,而忽视感情的投契。
鉴此,大龄青年在处理自己的婚恋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头脑的冷静,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感情。婚恋是人生的大事,绝不能单凭一时的感情冲动,草率行事,也不能用自己的青春来押宝、赌运气。人生没有返程路,不要为“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假象所蒙蔽。特别是要认识到婚姻不像谈恋爱那样罗曼蒂克,而是非常实际的事。如果双方缺乏感情基础,没有深入的彼此了解和心理相容的深度和广度,恰如一座根基不坚固的大厦,倾颓只不过是迟早的事。
以实求实地说,大龄青年本来已经错过了婚恋的最佳时期,在“亡羊补牢”时,主观和客观因素都想把从恋爱到结婚的距离缩短,出现了一些速成婚姻。应该看到,恋爱的过程是个男女双方相互了解和培养感情的复杂过程,即从友谊到友情,再到爱情的过程。尽管有些相恋的男女对这个过程处理得长短不一,但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因为大龄跳过“友谊”、“友情”的准备阶段,直接拉开爱情的帷幕,则容易“欲速则不达”,想跨上快车道,反倒不得不走慢车道。
因此,一定要心平气和地过好恋爱关,充分把握自主权。在恋爱阶段双方都有选择的自由,但也不要斤斤计较。只要大的方面合得来,就属于理想的婚姻。至于小的方面的差距与分歧,在婚后的磨合中完全可以趋同一致或求同存异的,感情的基础坚固,小的差异或分歧容易形成互补效应,对加强感情更为有利。
大龄青年一般是因为交际圈窄小,错过了选择对象的机会。因此要努力拓展自己的交际领域,利用一切机会多接触社会,扩大交际范围,结识更多的朋友,这就为选择意中人提供了机遇。婚恋的选择绝非是“千里姻缘一线牵”的,它具有一定的概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绝不局限于一,往往具有一定的选择的量。那种“天生一对”、“你是我的唯一”的说法,只不过是对美满婚姻的赞誉,实际上人生的婚恋是有几种选择的,只要积极以待,总会在滚滚红尘、茫茫人海中寻觅到与你感情投契的对象的。
|
|
|
映芳E书制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