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各说各的理儿
——谈偏激心理
有一个童话讲两个小羊从两个方向走上了一个独木桥,当它们都走到桥中央时,桥体窄小,双方都不能达到彼岸。这就需要有个羊先退回去,可是它们都坚持自己是先上的桥,互不相让,谁也不想后退,就僵持在那里。后来越说越僵,竟然互相用犄角顶撞起来,双双掉在河里,被激流冲走了。这两只羊的悲剧是由于它们各持己见,不能谦让的偏激心理造成的。
偏激心理,是指人们在认识问题时固执己见的情绪化表现。具有这种偏激心理的人,看待事物时总是单凭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事物,坚持自己的固有的观点,不想接受别人的意见。有时为争论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情绪激昂,也接受不了别人的意见。这种偏激情绪在青年人中较为常见,这主要是因为青年人随着性腺的发育,大脑皮层对皮下层的控制有所减弱,所以遇事容易出现情绪化反应。到中老年以后,由于社会阅历的丰富,这种情绪化的表现就逐渐弱化。
此外,青年人生活阅历单纯,看问题片面,仅凭自己仅有的生活经验来对复杂的社会问题下结论,也容易导向偏激。偏激与偏见不同,前者是侧重于看问题时的情绪化见解,往往不定型,随着认识的提高有克服、改变的余地;后者则指对人对事所形成的定型观念。如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等。
偏激心理源于思想的固执,容易使人戴上有色眼镜,在观察人和事物时,被情绪化所左右,看不清人和事物的被来面貌,影响正常的判断和推理,更有碍于接受新事物。它还容易破坏人际关系。朋友间的争论,如果不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完全可以不必较真,可是具有偏激心理的人就爱坚持自己的意见,即使是已经走入认识的误区,也还以错为正地坚持,这就难免让人觉得固执,不愿和他“理论”,从而疏远了朋友关系。
要克服和防止这种偏激心理,必须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和认识问题。同样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有时你强调某一点或忽略某一点都会影响你的结论。因此分析问题时不要单凭主观认识出发,更不能从直觉出发,应该进行反复的分析研究,不要轻易地表态,也不要轻易地否定他人的意见。
偏激心理的要害是情绪的激愤,常常发生在同志们对某件事的争论时,尤其是争论的双方本来就心存芥蒂,一旦意见分歧,就新账老账一起算,情绪更加激愤。这就容易将本来不大的问题复杂化,更容易使彼此的关系搞僵。鉴此,要加强自己的意志修炼,培养沉着、老练的处世态度。对同志们的意见,要按奈住自己的激愤情绪,冷静地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支持,或反对,都不能以偏概全,夸大自己的偏激认识。
要树立谦虚的态度,偏激心理与傲慢的态度有关,总觉得自己不错,常常自以为是,而不自以为非,这就容易滋生偏激情绪。为此,克服自满意识,树立谦虚态度,就能使人遇事不狂妄自大地表态,而是在静心思考之后再陈述自己的见解。这就为你赢得思考的余地,不至于贸然表态而造成被动。
最后,是加强学习,拓宽眼界,提高认识水准。具有偏激心理的人并不是专门与人作对的,他的见解也并非全是错的,只是过分地强化了自己的看法。在激烈地争论之后,有的人也感到后悔。因此,为了在表述个人见解时防止偏激,易于被人接受,就应该用知识武装自己,接触各种各样的材料,掌握多种辩论技巧,以便有理有据地陈述个人的观点。当你对某个辩论的问题做到胸有成竹时,你就会变得沉着、大方、冷静、自信,即使有人情绪偏激你也不会以眼还眼了。
|
|
|
映芳E书制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