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东方《细说秦汉》二五、指鹿为马
|
赵高出身宦官,熟悉上层政治生括,又精于权术。他使秦二世逐渐疏远李斯,自己得以把握了政治中枢的决策大权。
二十一岁的秦二世信用赵高,排斥异己,繁刑严诛,赋敛无度,于是政治危机越来越严重了。
赵高用尽心机强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能够反映他当时丑恶的政治表演的,有著名的“指鹿为马”的故事。
赵高有心全面专权,担心群臣不能全数顺从,于是先自设计测验。他将鹿进献于秦二世,而号称为马。秦二世笑道:丞相弄错了吗?竟然谓鹿为马。于是问左右,左右或者沉默不语,或者称马以阿顺赵高。也有个别称其为鹿的,赵高都因此暗中谋害,后来群臣都不得不畏惧赵高。
在民众暴动的强大压力下,惶悸不安的秦二世在泾渭之交的望夷宫斋祀。赵高指使其女婿咸阳令阎乐率兵逼宫,秦二世被迫自杀。
唐人胡曾《咸阳》诗于是写道:“一朝阎乐统群凶,二世朝廷扫地空。”
赵高在逼死秦二世之后,又以为继任的秦贵族子婴“以空名为帝,不可,宣为王如故”,取消了帝号。秦政权的统治于是被迫恢复到战国时代的状况。实现太一统政制的秦王朝因秦二世之死实际上已经覆亡。
在子婴废帝号改称秦王四十六天之后,刘邦军入咸阳,秦亡。
在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时,有人认为秦二世时代发生的政治变故,是由于赵高等人利用了他的昏庸。指鹿为马的故事广为传诵,就是以这样的认识为基点的。宋代政论多见这种意见,如《宋史·唐坰传》所谓“秦二世制于赵高”,《宋史·杨大全传》所谓“盗满山东而(赵)高、(李)斯弄权,二世不知也”,《宋史·胡铨传》所谓“秦二世以赵高为腹心,刘(邦)、项(羽)横行而不得闻”等。这些议论,自有当时特殊的政治背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末历史的真实。
秦代是“忠”的道德准则在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社会行为准则的历史时期。秦始皇东巡刻石,有“端直敦忠,事业有常”的宣传。赵高等伪造的秦始皇遗诏,对于扶苏、蒙恬,也有“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的指责。
“忠”和“不忠”,在秦时专制制度下,常常是以帝王个人的态度为标尺的。
秦始皇时代,蒙恬、蒙毅受到特殊信用,“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而秦二世时代,赵高欲以灭蒙氏,则以所谓“不忠而惑主”使胡亥囚禁蒙毅.胡亥遣御史令蒙毅曰:“今丞相以卿为不忠,罪及其宗。朕不忍,乃赐卿死。”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建议停止阿房宫工程,减轻民众徭役负担.遭到秦二世的驳斥:“上毋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于是置三人于死地。
沙丘政变之后,“赵高因为胡亥忠计”,谋害宗室故臣,他的权位的迅速上升,秦二世称之为“以忠得进”。但是恰恰就是赵高,策划谋杀了秦二世,又在反秦起义军逼近关中时与刘邦暗中联络。
显然,以秦时通行的“忠”的政治道德尺度来衡量,赵高品性言行的卑下,也是显而易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