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71:李[上朔下心]


  为将者,战无须多,只要一次大战打出奇迹,便足以成名将。李[上朔下心]以雪夜人蔡州活捉吴元济的奇迹,成了唐中兴的名将,成了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名将。

  李恕,字元直,挑州临潭(今属甘肃)人。他是将门之子,且是名将之子,其父李晨,是解唐德宗奉天之围并收复长安的大功臣。他以父荫人仕,历任多种官职,至唐宪宗对淮西用兵之际,他的职位是太子詹事、宫苑闲厩使。

  相对职位而言,这场战争本来与李[上朔下心]并无多大的关系。然因战局推行得不顺利,这个名将之子按捺不住了。元和十一年(公元X16年),位于蔡州西线的唐邓节度使高霞寓遭到全军覆灭的渗败,仅只身逃脱。败绩传出,朝野一片震惊。唐宪宗易荆南节度使袁滋为帅,接替高霞寓。可袁滋到任后,更是无所作为,他令部队不得犯吴元济之境,而昊元济出兵相攻,他又卑词请嫌和。可能袁滋是在用骄敌之气然后乘之的兵法,然而,实际效果却是相当的糟糕。于此之际,李[上朔下心]上表自陈,要求到前线效力。宰相李逢吉认为李[上朔下心]有军事才干,也极力推荐。由此,唐宪宗任他为唐邓节度使,前去接替袁滋。

  李[上朔下心]到达任所,接管的部队士气极为低落。在大败并屡败之后,将士们普遍产生了恐战的情绪。李[上朔下心]毫不见怪,反对将士说:“天子知道我柔懦,特派我来安慰大家。至于攻战进退,这不是我的事。”他探视受伤的将士,以恩信结拢军心,绝无威严之容。有人建议他整顿军纪,他却说:“贼闻我来,必加强战备,我得故意显示军纪松弛,让贼以为我无能,待贼松懈,然后何机相图。”李[上朔下心]麻痹敌人的做法,收到了预期的成效,吴元济果然放松了戒备,认为名位素微的李[上朔下心]不足为虑。

  李[上朔下心]以宽柔之道,赢得了将士的爱戴,重振了士气。半年之后,他认为军队已能为他所用,再上表请求增兵。唐宪宗调了河中、娜坊二千骑兵,归他节制。与此同时,他修缮兵器,秘密作了军事部署。

  在攻势上形成突破的,是起于义释敌将丁士良。丁士良为吴元济的晓将,不慎被李[上朔下心]的巡逻队俘获。俘获后,他辞气不屈,视死如归。李[上朔下心]亲解其缚。好言相慰。丁士良被感动了,誓死以报义释之恩,在被署为捉生将后,献计说:“昊秀琳拥数千众,据守文城栅(距蔡州西南一百二十里),为吴元济左臂。官军屡攻不能得手,实在于他有陈光洽为谋士。陈光洽恃勇轻出,我当为公生擒之,如此吴秀琳必归降。”李[上朔下心]让他按言而行,果然擒了陈光洽,果然吴秀琳来降。

  去了吴元济的左臂,李[上朔下心]反其道而用之,将文城栅变为打击蔡州的据点,将吴秀琳变为打击吴元济的前锋。成了李[上朔下心]衙将的吴秀琳,率其部进攻蔡州外另一要害吴房(今河南遂平),夺得外城。

  李[上朔下心]收降丁士良、吴秀琳成功,将这经验予以推广,对敌占区更多的军民采取了攻心战。对淮西来归附的民众,特设行县(临时县)以为安顿。对淮西来归降的将士,给他们父母资粮帮助其回乡。从而有效地瓦解了部分淮西军民为吴元济卖命之心。

  在政治之道收效后,李[上朔下心]展开了他的军事才干,连续攻占马鞍山(今河南确山西北)、碴呀山(今河南遂平东)、冶炉城(今河南遂平西北)、朗山(今河南确山)、白狗栅(今河南息县西北)、坟港(今河南平舆西)等地,从西、南、西北三面,端掉了蔡州的外围据点,从而使蔡州大幅度地暴露在官军面前。

  将蔡州孤立以后,李[上朔下心]开始酝酿夺取蔡州。蔡州是淮西镇的政治、军事中心,是吴元济指挥淮西军与官军对抗的老巢。与众不同的是,李[上朔下心]没有把对这最高战略的讨论,限于政治可靠的智囊人员,而是征求了吴秀琳的意见。被感动的吴秀琳,推心置腹地提出:要夺取蔡州,非得先生擒淮西骑将李枯不可。吴秀琳提供情报,李[上朔下心]以疑兵之计,生擒了李佑。

  李佑不是等闲之人,他曾为吴元济立下过赫赫战功,多次重创官军。官军对他恨之入骨。李佑被擒后,将士纷纷要求杀了他。李[上朔下心]不许,他擒来李佑,不是为了替官军报仇的,而是要借他之力,夺取蔡州。他还是用亲解其缚,以诚相待的老办法,收降了李佑。

  李[上朔下心]无视众人异样的眼光,将李佑作为主要智囊,再加上另一个降将李忠义,三人常在密室商议,有时竟议至半夜。有人劝告李[上朔下心]对李佑多加防范,而李[上朔下心]非但不听,反愈加信任李佑。

  是不是出于李佑的指点,史书没有记载,然在李[上朔下心]和他多次密议后,招募了三千人作为敢死队,时唤“‘突将”,亲自进行训练。训练达到要求后,李[上朔下心]准备用这敢死队突袭蔡州。正在此时,天气突然转雨,雨很大且下个不停,从五月直下到七月,整整下了两个多月,下得道路泥泞,无法出师。

  不知不觉,军中传起了流言,说天雨是不杀李佑所致,流言越传越玄,又说李佑是内奸,将配合吴元济打击官军。李恕为李佑作了许多辩解,但丝毫不起作用。李翔良是感伤,拉着李佑的手,泣道:“岂非天意不欲平定昊贼,奈何众日栋金,不能容君。”为防止有人害李林,李[上朔下心]不得不顺着些将士的意思,将他上了枷锁,送往长安。然李[上朔下心]先上了道表,对唐宪宗说:“若杀了李佑,平蔡必不能成功!”唐宪宗支待了李[上朔下心],下诏赦免李佑,并让他返回李[上朔下心]军中。李[上朔下心]为显示对李祷的信任,升他为散兵马使,可带刀出入大帐。然后,再升为六院兵马使,统领山东南道三千精兵。由此,更加得了李佑的死力。

  此外,李[上朔下心]废除了给间谍提供住处者全家处死的规定,感动了蔡州来的间谍,反从间谍口中获得许多极有价值的情报。同时,无论抓到什么俘虏,李[上朔下心]必亲加询问,以了解对方各种情况。通过这两个渠道,李[上朔下心]彻底掌握了蔡州的虚实。

  李[上朔下心]兵驻于蔡州的西线。军于北线的李光颜部,于九月数次发动对蔡州的强大攻势。吴元济急调西线部队去应付,导致了西线的空虚。

  十月十五日,李[上朔下心]从文城栅出发,亲自领军对蔡州进行突袭。为防止将士畏俱,他秘而不宣真正的目的,而说东向六十里即止。这天,雨雪交加,天寒地冻,旗帜被大风刮破,战马冷得不能奔跃,士卒中多有抱戈倒地者。

  李[上朔下心]选的是崎岖难走的山道,在进入从未到达过的地方后,将士产生了恐俱,纷纷间到底去哪里。

  李[上朔下心]说:‘“人蔡州捉吴元济!”

  众将士大惊失色。

  监军使大哭说:“果然中了李这佑之计!’“

  但李[上朔下心]严令继续进军。将士皆谓前去将难以生还,然均不敢违李[上朔下心]将令。一路被冻死者l一有二三。

  李[上朔下心]先是成功地清扫了外围,隔绝蔡州对外的交通。然后,在风雪中急行军七十里地,于半夜时分,抵达蔡州城下。此时雪下得越来越大,铺天盖地,蔡州守军彻底放松了警惕。城附近有一处养鹅鸭的水池,为防止敌军察觉,李[上朔下心]让士卒惊起鹅鸭,弄出响声,以掩盖行军的脚步声。贴近城墙,守军依然不知,李拓、李忠义率先登城,敢死队紧跟而上,杀死守门的士兵,然留下了更夫,让他们继续敲更,以报平安无事。

  黎明时分,雪停了,李[上朔下心]军已控制了蔡州城的大部分。当李恕领军来到吴元济的外宅时,吴元济仍未察觉。当蔡州官员向吴元济察报城已陷落时,他根本不相信,说外面的动静是附近据点的将士回来取寒衣。忽然听闻外面李[上朔下心]军传令:’‘常侍(李[上朔下心]时任检校左散骑常侍)传语。”吴元济犹问:“什么常侍来了此地?”待他弄清真相后,领着随从进人子城负隅顽抗,想等城外的军队来援。援军没能等来,官军放火烧城门,吴元济在绝望中投降了李[上朔下心]Q

  吴元济被押往长安斩首,蔡州平定。李[上朔下心]以功被封凉国公。

  李[上朔下心]从此出名,出了名的李[上朔下心]在讨伐淄青李师道时,又做出了一番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