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孟子》“仁”与“义”互文考察

作者:杜冰梅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
  提要 本文对《孟子》中与亲、君对照而言的“仁”、“义”互文进行了穷尽性考察,并对《孟子>重视“仁”、“义”互文的原因进行了浅显分析。
  关键词 孟子 仁义 互文
  互文,也称“互文见义”、“互辞”、“互其文”、“互文言”等,是一种参互见义的修辞方法。在甲骨文、金文中就已出现,在《诗经》、《周易》中已被广泛运用。是古代汉语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最早给“互文”下定义的是唐代贾公彦,他在《仪礼·绑射禮》“反命于主人,……命弟子俟彻俎”疏中说:“凡言互文者,各举一事,一事自周,是互文。”同时又在《仪礼·既夕礼》“四笾枣糗栗脯”疏中说:“凡言互文者,是二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这两条“互文”定义互相补充,说明“互文”是一种上下语句互相省略词句、文义参互补充、彼此完善的一种修辞方法。换言之,是作者有意将一句完整的话分为两部分,使其彼此包涵对方的部分意义。懂得互文的道理,有助于全面理解文章的意义。
  《孟子》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典籍。关于《孟子》的研究论著也较多,但基本是对其训诂或思想进行研究,如汉赵岐注、宋朱熹集注、清焦循正义皆是对《孟子》经文进行阐释,几乎没有提及《孟子》的互文修辞手法。虽然《孟子》不像《诗经》互文手法运用得那么多、那么明显,但《孟子》亦使用了不少互文手法。本文试对《孟子》中与“亲”、“君”相对照而言的“仁”、“义”之间的互文进行疏理,并对《孟子》多次重复出现与“亲”、“君”相对照而言的“仁”、“义”互文的原因略加论述。
  
  一、《孟子》与“亲”、“君”相对照而言的“仁”、“义”互文疏理
  
  《说文·七下》:“仁,亲也。”即善于亲近人、爱人的意思。《说文·十二下》:“义,己之威仪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义,己之威义也。……义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宜,礼容得宜则善矣。”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义,己之威仪也。‘仪’当为‘义’。通用。”由段注“义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宜,礼容得宜则善矣”可知,“义”即礼容得体,并进而引申有“善良”之义。那么,“仁”是说有爱心,“义”是说人善良,二者都是指人的美好品德,意义相通。《说文·八下》:“亲,至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情意恳到日至。父母者,情之最至者也,故谓之亲。”亲在《孟子》中皆指父母、父子、兄弟等直系亲属,且不指除母亲之外的其他女性。《说文·二上》:“君,尊也。”父母是生养自己的人,父母至亲;君为一国之主,地位至尊。亲、君在“至”的意义上相通。《孟子》中与亲、君相对照而言的“仁”、“义”互文共出现6次,分别如下;
  1、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梁惠王上)
  焦循正义:“行仁义,则爱其亲。敬其君,不遗不后,讵至篡夺乎?”这里亲言“仁”,君言“义”,“仁”、“义”互文,意谓怀仁义者既不遗弃他们的父母,也不怠慢他们的国君,即行仁义者则既爱其亲,又尊其君。
  2、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离娄上)
  朱熹集注:“仁主于爱,而爱莫切于事亲。义主于敬,而敬莫先于从兄。故仁义之道。其用至广,而其实不越于事亲从兄之间,盖良心之发,最为切近而精实者。”“事亲”为“仁之实”,“从兄”为“义之实”,“仁”、“义”互文,意谓仁义之根本内容是侍奉父母、遵从兄长。
  3、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离娄上)
  4、孟子日:“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离娄下)
  赵岐章指日:“君以仁义率众,孰不顺焉,上为下效也。”
  以上3、4两句“仁”、“义”皆言君,“仁”、“义”互文,意谓国君以仁义行事,则全国上下皆效仿,没有人不以仁义行事。
  5、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尽心上)
  焦循正义:“所以以仁义之道迭之天下者,以‘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朱熹集注:“言亲亲敬长,虽一人之私,然达之天下,无不同者,所以为仁义也。”“亲亲”曰“仁”,“敬长”曰“义”“仁”、“义”互文,意谓以仁义之道同行于天下者,皆爱其父母,敬其兄长。
  6、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尽心下)
  焦循正义:“谓以吾心之仁而施于父子,以吾心之义而施于君臣。”“父子”言“仁”,“君臣”言“义”,“仁”、“义”互文,意谓仁义存在于父子之间、君臣之间。
  以上与亲、君相对照而言的“仁”、“义”互文情况在《孟子》中也可得到证实,如《孟子·告子下》:“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在上面这段话中,“仁义”分别言“君臣”、“父子”、“兄弟”,说明“仁义”存在于这三种关系之中。我们将其与前面6例相比较,如“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仁之实,事亲是也”、“亲亲,仁也”、“仁之于父子也”与“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相对照;“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义之于君臣也”与“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相对照;“义之实,从兄是也”、“敬长,义也”与“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相对照,前者是上下两句分别只说出“仁”与亲或“义”与君、兄一个方面的内容,上下旬需要合起来意义才完整。而在《孟子·告子下》这段话中,直接以“仁义”言君臣、父子、兄弟。因此可证明前6例“仁”与“义”的互文关系。
  二、《孟子》与“亲”、“君”相对照而言的“仁”、“义”互文修辞手法的作用
  第一,“互文”因“各举一边而省文”,可以避免行文重复,使行文错落有致,增强文采,使文章更富表现力。如“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与“未有仁义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仁义而后其君者也”相比,前者显得言简意赅,较有文采;后者则显得呆板、罗嗦。
  第二,《孟子》上下两句中对举的词虽然看似未“省文”,但仍须“参互补充”,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文义。如“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父子”言“仁”,“君臣”言“义”,看起来似乎不缺少什么,但与后面的“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相比较可知,应该从互文的角度将这句话理解为“仁义存在于父子之间、君臣之间”才更为完整、准确。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互文从形式上不易辨别出,所以我们在阅读中遇到互文时,应该仔细辨别,全面理解其包涵的两方面的意义。
  
  三、《孟子》重视与亲、君相对照而言的“仁”、“义”互文的原因
  
  像《孟子》这样多次出现两个词语互文的情况,在其他典籍中可能并不多见,《孟子》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与孟子“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术之道”密不可分。“仁”、“义”是儒家学说中两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关于“仁”、“义”的论述,可能最早见于《淮南子》,《淮南子·齐俗训》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初建时太公与周公一段对话:“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见。太公问周公曰:‘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亲亲。鲁国秉持周礼,“尊尊”和“亲亲”既是周礼的基本内容,也是鲁国最根本的两条治国方针。鲁国保持的礼乐传统也一直贯彻着“尊尊”、“亲亲”的精神。作为鲁国人,恢复周札是孔子在政治上的理想,因此“尊尊”和“亲亲”也是他学说中的主要内容。虽然《论语》中没有孔子关于“仁”、“义”的论述,但《札记》中有记载。虽然比较零散、不成系统,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与孟子学说的传承关系。如孔子在《礼记·中庸》中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其中包涵了周公的“尊尊亲亲”。孟子作为战国中期最杰出的儒学思想家,他充分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关于“仁”、“义”的学说,并将其发展到一个顶峰时期,同时更加强化了“仁”、“义”的重要性。在《孟子》中。“仁”共出现131次,“义”共出现81次。“仁义”共出现27次。孟子对孔子的仁义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发,如孟子从孔子的“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进一步发展为“亲亲,仁也”、“仁之实,事亲是也”、“仁之与父子也”;由“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进一步发展为“义之于君臣也”等等。这一切都与他试图通过融合血缘关系、维护尊卑秩序达到社会长治久安的社会理想密不可分。从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孟子》中出现6次“仁”与“义”互文的原因了。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