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双语与语言和谐

作者:蒋冰冰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上海200062)
  提要 语言和谐指的是语言的主体性与多样性统一、独特性与包容性并存、规范与发展兼顾的发展局面。本文主要从对上海市学生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出发,讨论双言(或多言)环境下构建语言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双言现象是个历史的过程,是一个当代开放社会的语言图景,是语言和谐的模式之一,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
  关键词 语言和谐构建双言现象
  和谐,根据《辞源》解释,意指“协调”。语言和谐指的是语言的主体性与多样性统一、独特性与包容性并存、规范与发展兼顾的发展局面。它以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处为主旨,协调变体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关系,促进共同语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语言社团的语言使用情况,有关语言和谐理论的研究可以分为双言双语、双语(或多语)、双言(或多言)、多语多言等四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对上海市学生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出发,讨论双言(或多言)环境下构建语言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及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双言现象是指同一个人根据日常生活场合的不同,操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方言进行口头表达交际。注意,这包括在某种场合运用方言,而在另一场合运用标准语(本文指普通话)的情况。具备这种语言使用能力的人就是“双言人”。
  随着我国普通话推广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的逐步普及,双言现象在中国已普遍存在。也就是说,各方言区的人多会说普通话,而且一般会根据交际情境的不同选用普通话或当地方言。其中,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双言生活可能较其他群体更为突出,因而也更受社会关注。为此,我们“上海市学生语言使用情况调查课题组”于2005年9月至12月对上海市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开展了实地调查。
  此次调查采用了社会语言学的抽样调查方法,有效样本总计8661份。调查内容包括书面问卷调查和访问式问卷调查两项,具体涵盖了语言行为、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三个方面内容。调查对象分布于上海市19个区县,符合两代生于且长于上海的条件,具体包括大学一年级、高一及同等学历(下文中统一称高一)、初一、小学五年级、小学一年级及幼儿园小班等6个层次的学生。由于“上海话”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调查主要采取广义上海话概念,即上海市所辖区县的当地话。
  本次调查发现,上海市学生群体的语言生活已经呈现出较为典型地使用上海话与普通话的双言局面.上海学生可算是“双言人”。具体情况请看表一“上海学生公共场合用语表”。
  调查显示,普通话有较多运用于公共场合的倾向,比如购物、问路以及师生之间的言语交际等。其中购物时约有一半的学生会首先使用普通话,问路时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希望对方说普通话。在学校这一特定的交际场合下,在师生这一特定的人际关系中,普通话是强化这些特点的关键因素。小学五年级、初一、高一和大一学生跟老师说普通话的比例均在41%以上。可以说,普通话是促使学校交际场景典型化的重要手段。而上海话则较多地运用于家庭环境以及像个人接听上海话的电话等这些较为私人化的场合,请看表二“上海学生私人场合用语表”。在与父亲交谈时小学五年级、初一、高一和大一学生使用上海话的比例依次是37%、46%、56%、74%,与母亲交谈时依次是36%、43%、55%、72%。在接听上海话电话时有超过61%的学生会用上海话应答。可见,在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这两大不同的典型交际场景中,语言使用者能够随之进行调整,以满足交际畅达的需要。也就是说,上海学生在不同语言环境中,以上海话或普通话等为交际工具确实能够达到了解、沟通的作用。只是年龄层次不同,使用上海话或普通话的程度有所不同。比较而言,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倾向使用普通话,而年龄越大的学生越倾向使用上海话。比如在跟上海话和普通话都讲得好的人交谈时使用上海话、普通话的比例,小学五年级学生分别为20%、38%,而大学生则分别是35%、29%。
  调查还可见,随着语言使用者年龄的增加、语言的丰富,其应对言语交际的能力也逐渐增强,即逐步掌握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之间交际差异的能力逐步增强。比如由表二可见,一家人共同交流时小学五年级、初一、高一和大一学生使用上海话的比例依次为38%、45%、58%、71%,而使用普通话的比例依次为23%、20%、11%、7%。这种逐步懂得把语言工具进行分工以使用其更好地为交际服务的情况,正是学生们语言能力不断增强的表现。
  一般人们的言语交际行为往往是某个社会团体约定俗成的结果。不过这个“约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与时俱进的。在新的语言生活背景下,必然会逐步约定出新的言语交际形式。本次调查显示,随着普通话推广深度的加强以及上海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在上海地区的言话交际中普通话与上海话之间的分工会更具体,功能会更明确。
  从我们所处的双言(或多言)环境的现实基础出发,构建和谐语言社会应当在理论上解决以及在实践中重视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人们的语言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双言现象是社会发展变化的产物。这一过程正是人们为寻求和谐社会的发展路径而作的语言上的努力。
  从对国际社会语言生活中双言现象的研究看,双言现象有一个产生、发展、稳定、消亡的过程。一个地区,特别是在一个移民程度比较高的地区,共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势必需要一种能为大家广为接受的公共交际语,也就是共同语。针对于我国全国范围内最广大的地区而言,共同语就是现代汉语普通话。就许多多种方言并存的局部区域而言,其中某一种方言势必会历史地成为当地的一种优势方言,也就是说,这一优势方言较其他方言在当地具有更高的通行度。上海话正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方言。它长期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很高的通行度,更不用说在上海了。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话作为顶层语言已经逐步渗透到一些本来属于优势方言的“势力范围”,这在教育影响力较大的地方(比如各级各类学校等)、公共沟通较为频繁的地方(比如公司企业、与外地人交往的场合等)以及移民程度较高的地方尤为明显。从已有调查看,在上海市学生的言语交际中普通话与上海话之间的关系,已从当初的“双言主从状态”发展到如今的“双言并存状态”。由于普通话社会地位的逐步提升,学生们能够认同并掌握双言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在问及所能熟练掌握的话(语言)中,有超过64%的学生同时选择了上海话和普通话。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较快的时期,期间语言发展变化也处于较快的时期。随着近年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服务全国,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提出,特别是伴随着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双言现象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有关上海地区几种话语的语际地位的选项中,普通话的地位最高,其次是上海话,再次同时选择“普通话、上海话、英语”的比例也比较高。可见,学生们对于上海在国内、在国际的地位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于普通话、上海话、英语都有认同感。进一步说,上海市学生对于双语(汉语和英语)、双言(普通话和上海话)现象都是认同的。
  由双言的发展历史可见,双言现象可说是社会不断和谐发展的“见证”。
  其次,社会的和谐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语言的和谐发展也是如此。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依赖于社会的存在、发展而存在、发展。这就意味着它的发展会受到社会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双言现象是针对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层次而言的。语言使用者在具体使用语言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年龄层次、心理成熟度、性别差异乃至语言态度、语言心理、社会时尚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这在调查中就表现为,上海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具体运用“双言”的情况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导致人们对上海市学生运用普通话和上海话的情况产生不同的印象。由此,普通话与上海话之间的关系一度“紧张”。可见,在分析、判断双言这一复杂的语言现象时,切不可以偏概全,随意定性,而应当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
  最后,通过对上海市学生语言使用情况调查数据的分析可见,其背后涉及了权威社会方言和权威地域方言、社会母语和自然母语、国家语言规划和地域语言规划等各类关系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目前这些问题急需从理论上加以解决,以作为政府从构建整个国家和谐发展的大前提下制定语言政策、语言规划的依据,从而有效地促进国家社会语言生活的和谐发展。
  总之,双言现象是个历史的过程。它是一个当代开放社会的语言图景,是语言和谐的模式之一,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