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隐喻:生成语言学术语的孵化器

作者:谭晓平




  提 要 生成语言学借助隐喻铸造了大量术语。隐喻是借鉴科学成果、构建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是提供认知框架、建构概念基底的有力手段,是指称概念、表达术语的有效工具,是构造与理解抽象概念的得力助手。生成语言学隐喻性术语呈现出构造的系统性、来源的多学科性、使用的持久性、定义的明确性等特征。
  关键词 隐喻 生成语言学 术语 功能 特征
  生成语言学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发展中,长期处于修正调整、变动不居的状态中,并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了大量必要的和不必要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术语。翻开所收术语达4000之多的第四版《现代语言学辞典》,生成语言学术语俯拾即是,竟占了将近十分之一的比例。在大量抽象、深奥的术语中,有一部分命名与众不同,颇具匠心,如:“格位过滤器(case filter)”、“格位吸纳(absorption)”、“WH孤岛(WH—island)”、“母节点(mother—node)”、“通行动词(bridge verb)”、“回声句(echo—question)”、“语障(barrier)”、“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词缀跳跃(affix—hopping)”、“量项爬升(quantifier raising)”、“VP嵌套(VP—shell)”、“随迁(pied—piping)”、“统领(command)”、“题元栅格(◎-grid)”、“探测器(probe)”、“逃生口(escape hatch)”等等。它们涉及的内容各不相同,但都具有隐喻性。
  隐喻,现在还没有见到一个准确的定义。传统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只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是一种修辞手段,是一种只有诗人和演说家才能掌握的语言技巧。事实上,在科学这个主要体现逻辑思维的领域,人们也离不开隐喻。生成学派将语言学看作一门属于自然科学的经验科学,在描写自然语言的语法时大量采用了形式语言语法所用的符号表达方式,但生成学派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进行抽象思维时,仍不可避免地要使用隐喻性的语言。隐喻在追求话语表达系统精确化的生成语言学中的运用,正说明了它在科学中的认识价值。
  在切入正题之前,先鸟瞰一下乔姆斯基借助机械化隐喻(mechanizing metaphor)所构筑的语言大厦。这座大厦的基石是——人脑是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语言知识是一套先验或超验的算法(即抽象符号的运作)。“语言机能(Language faculty)”内嵌在心智/大脑的结构组织之中。它所位于的整体系统能“阅读”语言系统所生成的表达式,并将这些表达式用作思维和行动的“指令”。我们再来浏览乔姆斯基所提供的生成语言学三个重要发展阶段的语言图景。标准理论时期,句法系统是一个由深层结构转换为表层结构的工作系统。管约论阶段,句法系统是一个包含八个子理论的模块系统,各个模块分工协作。最简方案阶段,语言近似一位“超级工程师”,“设计(design)”出一个没有冗余成分的完美系统。句法系统宛如一个企业,一切语法规则均受经济性原则的制约。
  隐喻在乔姆斯基语言王国的打造与运作中功不可没。首先,它是借鉴科学成果、构建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隐喻化,生成语言学可借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新成果,激发和形成新思路,从而推动本学科的发展。生成语言学所用的概念与术语并非源自传统语言学,大多是从数学、数理逻辑、逻辑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甚至从政治学、社会学那里借用而来。“生成(generative)”、“设置(device)”的概念来自数学,“参数(parameter)”、“变量(variable)”是从数理逻辑中借用的概念,“算子(operator)”是逻辑学中的术语,计算机科学中的许多新概念如“收敛(converge)”、“崩溃(crash)”、“接口(interface)”成了句法理论的标准用语,而“统治(govern)”、“约束(binding)”则是热衷于政治的乔姆斯基从政治学、社会学那里借来的。上述本当属于其他学科的术语,已成为乔姆斯基阐述其语言学思想的基本用语。用这些新术语表达新的概念与分析过程,可以避免与传统语法概念撞车,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矛盾,从而让生成语言学放开手脚自由发展;更重要的是,生成语言学可以从科学理论的新发现中获得某些启示,从而使本学科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其次,它是提供认知框架、建构概念基底的有力手段。借助隐喻,生成学派可铸造用以重新解释语言事实的新术语,给可能存在的某种现象命名,使之成为一种认知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的理论,甚至能最终根据这些理论来验证这种假想。在生成学派对语言发展机制提出种种猜想之时,对必要概念的了解只是一知半解。这时只能通过隐喻认识和理解某一可能存在、但尚难确定的现象。乔姆斯基的“语言获得机制(1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理论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语言获得机制指儿童具有获得语言结构的天赋素质这样一种语言学习模型。乔姆斯基认为,要回答为什么儿童能在极短时间内掌握母语这一语言学柏拉图问题,所能提供的答案是人类的进化使其认知体系中形成了专门掌管语言的机制。这种机制也可借用计算机软件隐喻称作“语言获得程序(Janguage acquisition program)”。该机制给儿童提供一套通过遗传获得的、在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掌握语法的算法。不难看出该机制的理论基础:计算机隐喻(mind—as—computer metaphor),即将人脑比为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心智活动被当作算法操作。人脑是否有一个类似语言获得机制的硬件现在还无法充分证实,但该假设可以推动人们去思考、探索大脑的工作机制。学者们从“大自然实验(nature’s experiment)”(如脑损伤)中获取一些线索,探讨语言机能与心智/大脑中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在一次在线访谈中,乔氏还反驳了某些神经语言学家所持的观点;即语言是“多用途中央机器”(指大脑)愚蠢的卫星,这一中央机器才是“真正的智能”所在处,并重申语言获得机制的心理现实性。生成语言学的原则与参数(parameter and principle)模型则使儿童语言习得机制更为简洁明了——儿童如按动开关一样选择语言结构参数,以此来体现普遍语法原则的差异。这个隐喻性模型使得生成学派对语言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有了新的表达形式。
  第三,它是指称概念、表达术语的有效工具。作为一种“年轻”而活跃的学说,生成语言学源源不断地为语言学界输送新的概念,提供新的分析模式。在给概念命名之时,完全陌生的词语可能无助于人们理解、领会,所以生成学派往往在已有的词语中寻找易于理解、能够移植于这个新概念的词语。这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由熟悉到陌生,将两个也许毫不相干的概念或事物作不寻常的并列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