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探索:中国社会语言学的问题、理论与方法
作者:唐师瑶 樊小玲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语言认同和领域语言”,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系JOSEPH LO BIANCO教授、北京大学胡壮麟分别就《语言问题语言资源语言权力》、《语言教育与社会文化新社区的建设》、《计算机中介交流的社会语言学思考》作了大会主旨报告。报告分别提出的如何依据中国的社会现实发现社会语言学的问题,如何依据真正的全球眼光看待中国语言生活经验对于社会语言学的意义,如何依据信息时代特征展开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意见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会议共收到论文250余篇,郭熙《以“国、中、汉、华、唐”为上字的词与社会认同构建》、赵丽明《女书的民族属性认同》、彭广陆《汉日语言接触中汉字的作用》、谢俊英《普通话分布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丁石庆等《京郊少数民族社区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综析》、黄馨逸《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台湾人命名方式与时代背景的相关性》、郭龙生《媒体语言批评刍议》、周庆生《北京奥运会语言环境建设问题》、施旭《Towards an Equilibrium Accou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edia Discourse》、刘红缨《法律文本“非……不……”模式的表意维度》、李胜梅《电视广告语篇的结构成分及组合类型》、曹志耘《汉语方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傅义荣《安徽傅村父亲称渭的变化机制》、黄涛《作为民俗文化现象的民间语言》、高一虹《中国英语学习者自我认同探索——对研究合理性挑战的回应》等分别就语言与认同、语言与性别、语言接触与语言认同、少数民族语言、媒体与网络语言、行业语言、媒体语篇、广告语言、社会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社会语言学理论、方言、语言态度与语言认同、汉语与汉语教学、语言与交际乃至汉译佛经研究等问题作了发言。
科学的探索首先应该是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大会共进行了20场不同专题的讨论会。其中,特别受到关注的是有关“社会语言学理论”的讨论。
北京大学祝畹瑾教授的《社会语言学理论方法论探讨》回顾了社会语言学40余年的发展历程,指出我们当今的社会语言学界没有一个好的理论作为指导,社会语言学虽然应该崇尚实证研究,但不等于说社会语言学不重视理论。她认为,中国的社会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都缺乏自己的创造,她呼吁中国社会语言学者必须越过传统的学科界限去丰富我们的理论知识,建立我们自己的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胡范铸教授的《试论社会语言学学科的逻辑构架》从基本假设、核心概念及其逻辑关系的角度对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建设性的构想,他认为:任何学科都是一系列基于若干核心概念的理论命题的逻辑展开过程,现有的每一种社会语言学著作都有自身的一个叙述架构,都包含了一系列的理论命题,如语言变异、语言规划、领域语言、语言教学等等。这些命题本身的学术意义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第一,社会语言学所讨论的一系列理论命题之间有没有一个逻辑性的联系?如果有的话,这些不同的理论命题之间的共同的理论预设是什么?第二,这些理论命题有没有各自的核心概念,如果有的话,分别是什么?第三,这些理论命题之间的逻辑构架又是如何展开的?对此,他提出了从社会语言学的界定出发,构建社会语言学学科的逻辑构架。
南京大学徐大明教授的《语言变化的起点和终点》对社会语言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从言语社区理论对语言变化、语言变异与进行中的语言变化的区别,以及语言变化的起止过程出发,对语言的变化和变异进行了阐述。他特别提出了“语言主体研究”的问题,他认为,我国语言学界常说的语言学“本体研究”与“非本体研究”的区别是有问题的,在那种框架中,社会语言学自然是“非本体”的,在某种意义上亦即是“边缘”的,其实,语言社会生活永远应该是语言学研究的主体,由此而言,社会语言学应该属于“主体研究”。
社会语言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解决语言生活的问题,中国社会语言学就应该特别关注到中国社会中特有的、新鲜的语言生活问题,台湾新竹教育大学陈淑娟博士《语言·部落意识·现代性:泰雅族司马库斯的个案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夏历的《农民工语言社区初步考察》等论文因为分别讨论了语言与现代性的问题和农民工语言问题等,自然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这次会议显示,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面临空前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多的问题,如何发现中国社会语言学自己特有的、最重要的问题,如何看待中国语言生活对于社会语言学理论的意义,如何越过传统的学科界限去构建我们自己的社会语言学的理论,这些需要中国社会语言学界不懈的努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