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求实、创新、管用

作者:濮 侃




  饶有兴致地读完了黎运汉、盛永生二位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汉浯修辞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版),收获良多,很想为这本教材说几句话。
  该书给我总的印象是求实、创新、管用。
  先讲求实。我认为一本好的教材应该及时反映学科发展的实际,它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它的体系应该是比较严密的,符合科学精神的,还要紧密结合教学的实际,适应培养人利的要求。对照这儿点,该书基本上做到了。该书分三编。第一编“修辞学的基本理论”,简要论述了修辞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任务、范围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并对修辞学的发展轨迹和现状作了客观的描绘,还没专章讨论修辞和语境的关系以及修辞的原则。这是全书的总纲,也是理论基础,其中既反映了修辞学的最新学术成果,也有不少是编者们的创见,并具有史论结合、以论带史的特点。第二编“语料修辞”,着重对语言、词语、语法手段所构成的修辞现象作常规的静态分析,系静态修辞。第三编“语用修辞”,这是全书的重点部分,系动态修辞,着重论析同义修辞手段的选用、辞格运用、辞趣创设、语篇修辞、语体修辞、风格修辞的艺术、特点和规律。这三大部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内容构成一个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系统,不但全而、周密,而且符合社会的需要和读者的需求。
  该书求实的精神还表现在论述和评析的过程中司,列修辞理论和发展轨迹的评价,能够实事求是;列各家修辞观点的介绍也比较客观。“例如第十章辞格的运用”在介绍“修辞格的含义”时,列举了各家代表性的论点,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相比较而言,吴士文的《修辞格论析》从辞格的功能、辞格的内部结构、外部表现几方面对辞格予以界定,显得最为科学”。(第246页)这是比较公允的、切合实际的。
  次讲创新。教材必须与时俱进,具有新意。该书的创新点颇多,据编者在前言中自称就有三点。一是首次把接受修辞纳入到修辞教学体系中,从而弥补了以往教材的不足;二是首次在教材中区分出语料修辞学和语用修辞学,把静态修辞研究与动态修辞研究分开讲解;三是立足于修辞讲语体、风格,使三门不同的分支学科有机地聪系起米,让人们拓宽视野,在更高的层面上研究语言运用的规律。这第三点,正是主编黎运汉先生多年来探索的结果,是他的重要贡献。对于这三点创新,我是肯定的,赞同的,我从内心为编者们的创新意识叫好。此外,我还认为求实和创新是互补的。该书有许多亮点,都说明了这种关系。例如第十一章“辞趣的创设。便是一例。陈望道先生早在《修辞学发凡》出版时,就把“辞趣”作为与“辞格”并列的积极修辞的内容之一,可是长期以来,很少有人把“辞趣”写进修辞学教材中去,现在该书的编者们让它在修辞学教学中占有一席地位,而且根据新时期“辞趣”现象的发展变化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实在令人钦佩。
  再说管用。我理解的“管用”,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学生学了有用,能够运用书中所讲的知识和规律去指导实践,提高语言运用水平;二是教学起来方便,教者易教,学者易学。对照该书,我认为基本上可以达到这个月的。由于教材是由广东省各商校中从事修辞学教学和研究的教授、副教授们共同编写的,他们具有真知灼见和丰富经验,所以很注重实用。实用性强,也是这本教材的一大特点。诚如该书“前言”所说:“实用是教材价值的体现”。从该书搜集语料的广泛和多样看,既有文学作品的,也有新闻、广播、影视的,还有大量来自人民大众日常生活和网络活动中的语言捌料,许多语料都是新世纪的直至2005年的新鲜用例,非常贴近实际的语言生活。从学用结合的角度看,该书适当地在每章安排了思考题和练习题,便于复习和自学,也是符合教学要求的。再从每编开头的提示浯’和书未开列的“主要参考文献看,编者也是想得很周到的,对学生会有一定的启发的。
  总之,我认为编者们集思广益,运用新学科(诸如语义学、语用学、信息科学等)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结合新时期的新例证,写出的新教材,是值得一读的。但从发展的角度看,我觉得该教材还有一些须要完善的地方。举例说吧:一是篇幅似乎还可压缩,全书45万字用一学期,我看多了一点。有的章节之间的重复或交叉(例如第九章的第二节“修辞同义手段的功用”讲了“协调声律”,第三节“语言要素中的修辞同义手段的选用”中又讲“声韵协调”)宜避免;二是某些关键性的用语尚须推敲(例如第191页对“位移”下定义时说:“所谓位移就是破坏常规的句子结构……”其中的“破坏”一词欠妥)。以上浅见,仅供修订时参考,并请方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