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修辞重构
作者:吕晶晶
前国际修辞学史研究会会长、著名修辞史学家、美国南加州大学英文系Lawrence Green教授,美国著名修辞和作文理论家、俄勒冈大学英文系John Gage教授,在西方以研究中国修辞著称的澳大利亚学者、香港教育学院英文系Andy Kirkpatrick(柯竹安)教授分别就西方修辞传统和修辞学现状,当代西方修辞和论辩理论的发展、海外对中国修辞传统的研究和表述等专题作了长篇主题发言。
来自国内汉语学界的复旦大学宗廷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胡范铸教授、福建师大郑颐寿、谭学纯、朱玲、祝敏青诸位教授和来自国内外语学界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束定芳教授、宁波大学王文斌教授、曲阜师范大学鞠玉梅教授、上海理工大学邓志勇教授、福建师大刘亚猛教授、林大津教授等,共同探讨了中西修辞研究的传统和现状,就当代中国修辞学的发展方向和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本次论坛在中国修辞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是一次西方修辞学界和中国修辞学界的专家学者在中国大陆进行的面对面的交流。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修辞”概念和“rhetoric”事实上并不是一组对等的概念。国内学术界通常对“rhetoric”的理解是探讨如何准确和生动地表达思想,尤其侧重对修辞格的认定及对修辞格使用的分析和研究。这样的修辞学研究是以语言研究为本位的,而西方学术界对“rhetoric”的理解更多的是广义的,西方新修辞学研究是突破语言学研究本位、建立在广泛的社会人文和心理思维基础之上的“大修辞”研究。
其次,这也是国内汉语学界和外语学界在修辞研究领域进行的一次难得的讨论和交流。中国语言学界一直存在着“两张皮”现象,搞汉语的和搞外语的互不往来,学术研讨会也是各自为政,难见彼此。这次论坛分别从汉语界和外语界邀请同行参加会议,为专家学者提供了一次可贵的对话机会。一般说来,外语界对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引进得快,汉语界在语言实践研究方面的工作比较扎实,双方互通有无可以更好地推进中国的修辞学研究。
当然作为第一届举办的“中西修辞”论坛,本次会议尚有不足和遗憾。由于第一次举办这种形式的中外讨论交流,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领域又不尽相同,所以难以避免话题分散。同时分组讨论主要是以工作语言划分,并不是就共同的主题进行交流,也使讨论的效果打了折扣。尽管主办方已经将大会主题发言的内容翻译成相应的中英文字,做成PPT播放,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中外专家学者在语言上还无法达到充分和及时地沟通。
当前中国的修辞学迫切需要走出学术研究的封闭格局,中国修辞学研究亟待融入国际修辞学研究大格局。这意味着:
第一,中国修辞学研究需要更确切地了解国外的修辞学研究的学术传统和学术热点;
第二,西方修辞学的经验提示我们,修辞学研究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修辞研究范式,停留在“修辞术”的研究,应该努力创新;
第三,西方修辞学的经验提示我们,修辞学研究需要考虑如何“与语言本体研究接轨”,但不能拘泥于如何“与语法学研究接轨”,重要的是如何解决本国乃至世界当代社会语言运用的现实问题;
第四,西方修辞学的经验提示我们,我们不但需要努力引进西方修辞学的最新成果,需要切实解决中国语言生活的实际问题,进而还需要为国际修辞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中国学者应有的贡献。
不管如何,“中西修辞”论坛的举办都表明了“重构中国修辞”的意识觉醒和中国学界对本不应被“边缘化”的修辞学的强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