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汉语堂表亲属称谓的历时兴替

作者:张世方 包小金




  蒲松龄《聊斋俚曲集》里堂兄称“叔伯哥”。堂兄弟称“叔伯兄弟”。“叔伯+直系称谓”称述同堂亲属可能是晚近才出现的。例如:
  (21)谁知宝姐姐的亲哥哥是那个样子,他这叔伯兄弟形容举止另是一个样了……(《红楼梦》第四丸回)
  (22)他那叔伯侄来.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聊斋志异·翻魇殃》)
  另外,唐代还有用冠“伯仲”称谓来称述堂兄弟的。例如:
  (23)伯忡昆弟,以史笔继业,家藏书最多者。(唐·赵《因话录·卷三商部上》)
  
  1.4冠“房”称谓
  “房”旧称家族分支,同支宗族的人称为“房族”,家族近支宗亲称为“房亲”,所以同堂称谓有时也用冠“房”称谓指称。例如:
  (24)张大夫士澄房兄士宁,居成平县,豪有力。(宋·王巩《闻见近录》)
  (25)恁两姨弟兄,是亲两姨那是房亲两姨?(《原本老乞大》)
  (26)(保正道)我有一个房分兄弟,行三,人都叫他潘三爷。(《儒捧外史》第十七回)
  
  二、中表称谓的历时兴替
  
  2.1冠“外”称谓
  先秦及秦汉时期多用“外”指称表亲。实际上,外亲所指范围很广,《仪札·丧服》:“传曰:何以小功也?以名加也。外亲之服皆缌也。”贾公彦疏:“注云外亲,异姓者,从母与姊妹子,舅与外祖父母,皆异姓,故总言外亲也。”(吉常宏。2001:951)例如今天一些方言仍在使用的“外公、外爷、外婆”等都属于“外亲”的范畴。
  上古常用外兄弟、外兄、外弟指称后世的表兄弟,如《仪礼-丧服·缌麻三月章》“姑之子”注曰“外兄弟也”,疏曰“姑是内人,以出外而生,故日外兄弟”。《后汉书·来歙传》:“君叔虽单车远使,而陛下之外兄也”,注曰“光武之姑子,故日外兄”(梁章钜、郑珍,1996:43)。当时“外兄弟”专指“姑之子”,魏晋隋唐时期不仅指称姑之子,还可以指舅之子。例如:
  (27)宋炳母师氏,外弟师觉授。(《宋书·隐逸传》)
  (28)绩三岁而孤,为外祖韦孝宽所鞠养。尝与诸外兄博奕。(《隋书·列传第三》)
  冠“外”称谓也可以放在其他直系称谓前指称其他中表亲属。例如:
  (29)故右文殿修撰赠太师李公,会稽公之甥也,干公为外伯父。(宋·李纲《故秘书省秘书郎黄公墓志铭》)
  (30)又女弱独行,岂当有伴耶?是吾外妹,幸为便安之。(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
  唐代,“外兄弟”可以用来指称“姨之子”。宋叶廷《海录碎事·圣贤人事上》:“唐人两姨之子相谓为外昆弟。”(梁章钷、郑珍1996:44~45)后代又有所变化,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两姨之子为外兄弟,然所见书籍,但言姨兄、姨弟也。”(梁章钜、郑珍1996:45)
  冠“外”称谓指称中表亲属在书面语中一直沿用到近代。例如:
  (31)托晚霞为外妹,求携去,冀一见之。(《聊斋志异·晚霞))
  (32)母外出,托妾于外兄.不图狼子野心,畜我不卒。(《聊斋志异·阿霞》)
  “外”在上古时期还可以和“内”连用,后跟直系亲属称谓,称述的亲属关系和“中表”一致。例如:
  (33)轶、敞厦殊家属徒日南比景县,宗亲外内昆弟皆免官还田里。(《后汉书·皇后纪》)
  另外,上古时期,外兄弟、外兄、外弟、外妹等还有一种特殊的用法,即用来指称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例如:
  (34)声伯以其外弟为大夫,又嫁其外妹于施孝叔。(《左传·成公十一年》)
  这种用法现代汉语方言中还有保留,如甘肃镇原。
  
  2.2“中表”和“表”
  表。《说文》认为本义为外加上衣,后引申为外面。姻亲皆外戚,所以凡外姻皆称表。
  “中表”一词盛行于汉魏南北朝时期,后世也多有使用,典籍中多有记载。《称谓录·卷三·母之兄弟之子》“中表”条案:“中表,犹言内外也。姑之子为外兄弟,舅之子为内兄弟,故有中表之称。”(梁章钜、郑珍,1996:43)可见,“中表”重在双方的关系,以自己为中心,表述与舅、姑子女的亲属关系,严格地说,实际上是与舅、姑之子的亲属关系,因为文献中“中表”指称的大多只是男性亲属。例如:
  (35)君罹其罪,闭门静居,九族中表,莫见其面。(汉·蔡邕《贞节先生陈留范史云碑》)
  (36)中袁愍其孤贫。(《三国志·管宁传》)
  (37)父遗冰于郑,郑性方谨,以中表为嫌,却之。(《聊斋志异·寄生》)
  隋朝时“中表”使用广泛。《称谓录·卷三·母之兄弟之子》“中表”条载“《隋书·经籍志》有卢怀《中表实录》二十卷,《高谅表亲谱》四十卷,可想见当时中表之盛矣”(梁章钜、郑珍,1996:43)。
  中古时期,“中表”与“外”共用,但两者分工有所不同,“中表”重在强调双方的关系,很少直接用在直系称谓前,属泛指,而“外”则仍沿袭以前用法,放在直系称谓前,特指某一中表关系。到了近代,文献中也有在“中表”后加直系称谓的方式。例如:
  (38)予中表兄李善胜与数年辈炼朱砂为丹。(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
  (39)巫翠姐与巴庚、钱可仰都是中表姊妹。(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回)
  魏晋及其后,间或有以“中外”、“里表”代替“中表”的,《称谓录·卷八》“中外丈人”条案:“中外犹言中表也”(梁章钜、郑珍,1996:116)。例如:
  (40)走都督崔长仁,后之中外兄弟也.犯法当斩。(《隋书·列传第一·后妃》)
  (41)秘为大官,居不易第,服不改初。其奉禄悉与里表亲属。(《新唐书·列传第六十八))
  单独使用的“表”出现在魏晋时期,如王羲之《和方贴》“表妹委笃示致向”,(梁章钜、郑珍,1996:45)但使用还不广泛。唐以降,单用的“表”逐渐多起来。例如:
  (42)松,丞相奇章公表甥。(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
  (43)(许宣)自幼父母双亡,却在表叔李将仕家生药铺做主管。(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八)
  (44)杭州胡某.程九峰中丞之表侄也。(清·袁枚《子不语》卷:四)
  “表”在汉语亲属称谓中的地位逐渐固定下来,至今在民族共同语中依然使用。
  唐代还可以用“重表”指称高曾以来之中表亲,如“重表伯叔、重表侄、重表兄弟”等。用“从表”来称呼比中表远了一层的表亲,如唐·李卫公《与某侍郎贴》自称“从表兄”。这种用法宋代也常常使用,如朱子《祭刘共父文》自称“从表弟”。《宋史·文同传》云:“苏轼,同之从表弟。”(梁章钜、郑珍1996:116~117)为了与“重表”和“从表”相别,嫡表亲则用“亲表”称呼。例如:
  (45)嗣复,翱之亲表,由是颇以求为慊。(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