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宅女”试析

作者:潘瑞春




  提要:因语言接触,近年来,受日语词“御宅族”的影响,现代汉碗使用中,出现了形式新颖且意义与古汉语词义又有一定联系的新词语——宅女、宅男等。本文运用描写与解释的方法,时新词语“宅女”的词义、词源、语用等情况作了分析,并据此透视它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心态。
  关键词:宅女 词义 词源 语用
  
  近两年来,网络和报刊上常常出现“宅女”一词。例如,在文章标题中就有《宅女新世界》(《早报网》。2007-02-25),《找工作受阻逃避现实女大学生缘何变“宅女”》(《腾讯网》,2007-04-10),《台一项检测显示44%大学生网络成瘾宅男宅女求救》(《中国新闻网》,2007-04-17),《魔兽世界:宅女白皮书》(《中国经济网》,2007-07-05),《宅女我本佳人》(《人民网》,2007-07-05);《宅女的“倾宅之恋”》、《宅女苍苍》、《测测你的宅女潜质》(《新安晚报》,2007-07-09),《宅女博客王中川翔子要当漫画家》(《新民晚报》,2007-08-03),《侯佩岑爆不上妆没脸见人自封宅女想交新男友》(《海口晚报》,2007-08-07)等等。而在一般文章中“宅女”一词运用更是不胜其数,以下是互联网中几个大的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
  那么“宅女”的词义、词源、文化背景与语用等情况如何呢?本文拟就这几方面作以下初步分析。
  
  一、“宅女”的词义
  
  构成“宅女”一词的两个语素,无论在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都比较常见。现代汉语构词有双音节化倾向,不少古汉语成词语素在现代汉语一般不单独使用,如“宅”。
  古汉语中,“宅”的本义是“住所、住处”,属名词。例如:
  (1)宅,所托居也。(小徐本《说文》)
  (2)方宅十余亩。(陶渊明《归国田居》)
  随着汉语的发展,“宅”的词义及词性有了变化,出现了具有动词性的“居住、顺应”意义。
  (3)我王来,既爰宅于兹。(《书·盘庚上》)
  (4)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书·康诰》)
  在现代汉语中,“宅”的意义与古汉语的本义及词性基本一致。《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宅”仍释为“住处、住所”。
  而“女”一词,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意义变化不大。
  由于汉语与日语的接触,“宅女”一词进入现代汉语后,我们发现有关报刊对“宅女”词义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A:也称“御宅女”(详见下文“宅女”的词源)。这是从日本流行过来的称呼,用来指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且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没有意义,每天过着很满足生活的女性。(《21世纪经济报道》2007-12-05)。例如:
  (5)在杂志社当编辑的琦琦就是此类典型,
  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脑,她最喜欢的一个小说网上潜伏着一大批和她趣味相投的“宅女”,“我就坐在屏幕前。不停地‘刷新再刷新’。‘刷着刷着’,天就亮了。”
  几乎所有的“宅男宅女”都有一个梦想,“可以不上班,一直待在家就好了!”他们工作的目的很明确——赚一定的钱维持自己的爱好,至于升职、加薪,都不是第一要考虑的要事,最大的心愿是能找份在家上班的工作,至于像其他同龄人关心的房子、车子、股票等话题,根本就毫无意义。
  (《21世纪经济报道》2007-12-05)
  B:喜欢呆在家里,不愿出门的女人。(《新京报》2007-07-03)。例如:
  (6)她们和外界的联系主要是计算机和电话,基本吃穿住用靠这两者解决,如果不是有什么火烧眉毛的事情,她们是不到万不得已不出门的。(《新京报》2007-07-03)
  C:指长时间守于家中,只在集中购买生活必需品时出门的女性。(《钱江晚报》2006-08-15)。例如:
  (7)作为一个宅女,我最大的帮手就是电脑和网络。每天。打开电脑,工作、娱乐、交流,一个都不落地在我掌握之中。网络购物走入我的生活是在两年前,如今,我已经发展成一个就连一把牙刷也要在网上订购的超级网购依赖者。不论是易趣、淘宝、当当……都能找到我注册的用户名。我觉得不同的网站各具优势。针对不同需求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网站。(《消费日报》2007-07-27)
  D:指痴迷于某种事物,足不出户,依赖计算机与网络,厌恶上班或上学,另伴有个人癖的新新人类。(《新华网》2007-09-30)。例如:
  (8)一个人的生活,就是她的选择。孤独,有一点,但孤独的人并不可耻。从她决定搬出父母的家的那一年开始。她就象爱上石像的皮格马利翁一样。日日燕子衔泥,打造出这个绝对舒适的小家。感谢上苍,这年头女孩独自住不再会引起卫道士的遐想。虽然妈妈每次来看她,总是满怀忧虑,明里暗里唠叨看她这样不是过日子的常理。但她却置若罔闻。放长假的时候,她甚至可以七天不出门。睡到自然醒,聊到眼发黑,有了电脑和网络。有了电视和音响,再加一只手提电话,还有什么理由到外面去人挤人呢?(《新华网》2007-09-30)
  由此看来,“宅女”一词的“宅”与现代汉语中“宅”(一般不单用,作为表示跟住所有关的名词的构词语素)的意义是不同的,它所取的是古汉语中的“居于家里”动词性意义。它的情感意义(见下文分析)也经历了从贬义到中性至褒义的变化过程。
  
  二、“宅女”的词源
  
  前文关于“宅女”的解释A已表明,它的来源始于日语的“御宅族”一词。日语中,“御宅”(ぉたく(其拉丁字母标注为Otaku),书写上通常用片假名才夕夕)这个字在日文字面上的本意是指“你的家”,是一种对对方比较尊敬的称呼。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动漫画迷之间以御宅来互相称呼,例如说“请展示你(御宅)的收藏”。后来,“御宅”指一些人过分沉迷于某种事物,例如动漫画、游戏等。由此,“御宅族”之意也有了广狭之分:其广义是指只对一种特定事物有强烈狂热,狂热到对它的相关数据和讯息无所不知的人;其狭义则指专门对ACG(英语Animaian、Camic、Game的缩写,分别指动画、漫画、游戏)等迷恋到无以复加且有非常研究的人。由此看来,日语中该词是一个新词语,与汉语的联系体现为受到古汉语词义的一定影响——魏晋六朝以后汉字一度被用作或被改用作记录日语的书写工具。随着当代中日文化发展,现代汉语又把这个与古汉语有联系的词借了回来。
  另外,目前在日本所称呼的“御宅族”多用其狭义,且多为贬义。说其贬义是因上世纪八十年末(1988年一1989年)在日本崎玉县发生的宫崎勤连续诱杀幼女案件,警方从他家中起出大量的色情动画录像带,使御宅群体的声誉被社会所质疑。因为他(她)们过分热衷特定领域,其中不少人的人际关系与社交能力相对于一般人而言较欠佳,故日本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