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新时期和谐语言构建的探新之作

作者:申言义




  语言和谐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和谐水平的重要标志。相关学科和领域的专家已经开始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高度,选取不同以往的视角,关注语言和谐这一古老而又全新的课题。冯广艺先生的新著《语言和谐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版,以下简称《语谐》)就是其中一部有代表性的研究新时期和谐语言构建的探新之作。
  《语谐》着重从三个方面探讨有关语言和谐的问题:一、语言和谐的社会意义和研究任务;二、语言和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条件;三、语言不和谐的具体表现和内部根源。重点围绕语言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密切联系,探讨了语言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构建的规律、原则和方法。这些探讨,都饶有创意,对语言和谐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于语言和谐的社会意义,《语谐》高度地概括为三个方面:一、语言和谐是社会赖以进步、得以发展的保证;二、语言和谐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必要条件;三、语言和谐是人类交际获得成功的前提。
  关于语言和谐的研究任务,《语谐》指出:“研究语言的人所关注的问题无外乎两大方面,即语言的内部结构和语言的外部功能”,“前者是语言和谐的内在因素,后者是语言和谐的外部表现。”(P11)“语言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知识指导人们进行语言实践,并妥善地协调和解决人们在语言交际中有可能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问题,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P12)
  关于语言和谐的主要内容,《语谐》认为,“语言和谐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概念,它包含了语言内部各要素(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和谐,包含了各要素之间配合的和谐,它还包含了使用语言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含了语言在运用中的和谐等等。”(P114)“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语言和谐又被赋予了崭新的意义。”(P115)它包含了在汉语现实语境下,语用主体之间的理性交往,普通话、方言、古汉语之间的和谐并用,汉语、外语、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和谐共处等诸多新的内涵(P230~231)。
  《语谐》关于和谐语言构建的探讨,体现为对语言和谐的基本条件、影响因素、构建策略和语言不和谐的表现、根源等所做的全面论述和个案分析,体现了作者的理论创新。
  《语谐》分析了语言和谐要面对的九组外部关系和种种内部关系。从宏观方面,着眼于语言和谐构建与当前和谐社会构建密切关联的几项内容,重点探讨了几个重要影响因素:语言关系、语言态度、语言政策、语言规范;又从微观方面,列举了当前语言使用中的十个方面不和谐的具体表现及其内在根源,这些表现关涉文学语言、网络语言、广告语言、语言教学等语言运用的多个领域,关涉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不同层面,关涉语言心理、语言知识、语言能力、社会发展等多方面根源。宏观微观结合,对于如何构建和谐语言做出了较为全面深入并有较强现实针对性的探讨。
  《语谐》对于三个语言和谐问题个案的选取和分析颇为讲究:一是考虑了文体的因素,分别作为议论文、应用文、记叙文的代表;二是考虑了语言的因素,《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书》基本用文言写成,另两篇都是白话文,《最后一课》是译文;三是考虑了内容的因素,分别作为语用主体语言和谐思想及其践行、语用个体间的语言和谐、不同民族间的语言和谐的代表,在分析的时候各有侧重而又相得益彰,同时还兼顾了语言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正是这种讲究,使得这三个个案分析有力地印证补充了前几章的理论阐述,对于语言和谐建构颇具借鉴意义。
  《语谐》探索了语言和谐问题系统研究的一条新路,也在多方面留下了可以继续探究的问题,如关于语言外部和谐的研究,牵扯到的因素多,难度大,需要更多的人一起来参与;如新兴语用领域各种不和谐问题的观察和解决,需要与时俱进的发展眼光和跟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