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借代与“袖”族复音词的形成及其词义引申

作者:王卯根




  提 要 借代修辞格中有“以部分代整体”和“以事物特征代本体”用法,两者为“袖”族复音词的形成和词义引中提供了途径,成为汉语复音词的造词手段之一。“袖”族复音词在诗词韵文中的广泛应用反过来又导致了“袖”、“袂”在单音词方面的词义引申。
  关键词 衣袖 借代 偏正短语 复音词 词义引申
  
  0 引言
  
  衣袖是上衣的部件之一,这种部分与整体的特定关系成为先民以“袖”族词借代衣服的认知基础。早在战国时期,它们便偶尔“以小名代大名”,叫昔代为上衣的全体。如《楚辞,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袂”与“褋”(单衣)对文,当表示复襦(夹衣)。
  衣袖既作为上衣的重要部件,又往往与人的肢体动作关联,文学作品描写人物形象动态往往要涉及到它。汉魏以降,随着服饰的多样化发展和言语表达的种种需要,文献中以“袖”族词为中心语的偏正短语日趋多见,其修饰成分总是客观地描写衣袖的形制、颜色、材料、气味、情态等特征。这些偏正短语不仅适应了文学作品描写人物追求形象、新颖的需要,而且为作家安排句式长短和调节声音变化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条件,久而久之便形成“袖”族复音词。
  在此类偏正短语向复音词转化的过程中,借代修辞格显然是重要的语言机制:一方面,顺着“借部分代全体”的思路,用某种衣袖的概念来借代某种衣服;另一方面,顺着“借标记代人”的思路,既可以在已经用衣袖借代为衣服的基础上引申表示具有某种服饰特征的人,又可以用衣袖的特征来直接借代具有这种衣袖特征的衣服或人。
  “袖”族复音词的修饰语素标志着衣服的种种区别性特征,同时也传递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诸如人物的不同身份、地位、年龄、性别、职业、举止动态等等,甚至作为描写其它事物的表现手段。因此,阐明“袖”族复音词形成和发展演变的内部规律当从其修饰成分人手。
  
  1 修饰语素表示形制
  
  这一类多见于散文或应用文体,主要客观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服饰特点。
  
  1.1 长袖、长袂、篙褹
  1.1.1 原本表示狭长的衣袖,多针对舞女歌伎的服饰。例如:
  (1)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赋》)
  (2)长袂拂面,善留客只。(屈原《楚辞,大招》)
  1.1.2 由部分借代整体而表示长袖衣服。“长袖”原来的词组意义与“短袖”相对,属日常生活服饰范畴。例如:
  (3)隋大业中,内官多服半除,即今长袖也。唐高祖减其袖,谓之半臂。(曾性《类说》卷三五)
  (4)复襦,江湘之间谓之橙,或谓之褹。(杨雄《方言)卷四)
  例(3)“长袖”与“半臂”相对,指长袖衣服。《资治通鉴·魏纪五·青龙三年》:“帝尝著帽,被缥绫半袖。”胡三省注:“半袖,半臂也。”《事物异名录·服饰部》引《纲目集览》:“半袖,短袂衣也。”例(4)郭璞注:“今簫袖之襦也。褹即袂字耳。”钱绎笺疏:“复糯,谓衣之有絮而短者。……筩褹,犹言长袖耳。”
  1.1.3 由袖子超长的服饰特征借代歌舞妓。“长袖”、“长袂”原本既是舞者的服饰标志,又是舞者的道具,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于描写女子的舞姿,在文献中也未见其明显表示“舞衣”的用例,据此可以推断它们并没有经过由衣服的局部借代衣服整体的阶段,而是直接从特征借代本体的途径凝合成词。例如:
  (5)尔乃传芳酥,扬清曲,长袖留宾待华烛。(粱元帝《对烛赋》)
  (6)闲对碧云吟桂水,狂思长袂宿兰池。(文彦博《登通山阁有怀呈同人》)
  与本组相关的复音词有短袖、半袖、短袂等,均表示短袖上衣。
  
  1.2 大袖、广袖
  1.2.1 原指宽大的衣袖。例如:
  (7)其王服大袖紫袍,青锦挎,乌罗冠,……。(《旧唐书·东夷列传·百济》)
  (8)曳长裾,飞广袖,奋长缨,英伟之士,莞尔而即之。(邹阳《酒赋》)
  1.2.2 由局部借代整体而表示衣袖宽大的上衣。例如:
  (9)其乐工皆戴平帻,衣绯大袖,每色十二。(段安节《乐府杂录》)
  (10)右边一妇人捧花盘,顶翠凤宝冠,衣珠络泥全广袖。(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慈氏像》)
  此两例凝合成词表示某种衣服,除了它们能与动词“衣”、“穿”形成述宾关系外,还可以通过与例(7)“大袖紫袍”的比较中辨明。
  与本组相关的复音词有小袖、小袂、窄袖等,均表示袖子窄小的上衣。
  
  1.3 方袂、方袖
  1.3.1 原指方形衣袖,用于描述儒士的衣着特征。例如:
  (11)生危冠方袂,浅拱舒拜。(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
  (1H)香儿复易服趋亭前,衣绛繒方袖之衣,带云肩迎风之组。(陶宗仪《元氏掖庭记》)
  1.3.2 “方袂”的口语变体“方袖”由部分借代整体而表示方袖衣服。例如:
  (13)扑头作方棱两级,谢恩及朔望,服公服方袖,则戴扑头。(方以智《通雅·衣服》)
  “方袖”借代“方袖衣服”而形成复音词,除它充当动词谓语“服”的宾语及其事理关系外,还可以通过与例(12)“方袖之衣”的比较中得到证明。
  1.3.3 由服饰特征借代引申,表示身着方袖之衣的儒生、儒者。例如:
  (14)圆冠方袂,肩摩踵接,(林胴《古今源流至论续集·国学))
  与本组相关的复音词有圆袖、圆袂等。
  
  2 修饰语素表示色彩
  
  这一类多见于文学作品,尤其在唐宋以后的诗词中非常活跃。由于诗词作品在词藻、用典、字数、对仗、平仄、押韵等方面的具体需要,促使此类表示服饰色彩的短语在运用过程中由借代途径转化为复音词。
  
  2.1 红袖、朱袖
  2.1.1 最初用作偏正短语,指女子的红色衣袖。例如:
  (15)情发金石媚笙簧,罗桂徐转红袖扬。(王俭《白伫辞》)
  (16)忽思高宴会,未袖拂云和。(杜甫《暮寒》)
  2.1.2 由局部借代整体而表示红色衣服,多指女子所服,相当于“红衣”、“红衫”。例如:
  (17)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欧阳炯《南乡于》)
  (18)又有粱伯升者,肄业废宅中,梦一女子,绿裙红袖,呼梁君听妾幽恨之句。(曹学佺《蜀中广记·诗话记)
  例(17)“红袖”通常要用“红衣”或“红衫”,但《南乡子》词牌第三句第二字必须用仄声,用“红袖”借代“红衣”、“红衫”恰好适应了平仄要求。
  2.1.3 因女子有穿红衣和善歌舞的特征,借代引申表示美女或歌舞伎。例如:
  (19)楼上谁家红袖,靠阑千无力。(廖世美《好事近·夕景》)
  (20)何人欹醉帽,朱袖簇归鞍。(陈造《元夜病起二首》)
  (21)绛唇朱袖归黄土,惆怅何人说二乔。(成廷珪《金溪葛氏二孝烈女祠》)
  例(21)“绛唇朱袖”用典源于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绛唇朱袖两寂寞”。“绛唇朱袖”原形容容貌和舞姿:这里化用典故,借代葛氏二孝烈女。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