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祖堂集》中“那”的隐指用法
作者:何继军
看。”首座云:“那边事作摩生?”师云:“向那边来商量。”(499—500)
(15)师问僧:“从什摩处来?”对云:“某处来。”师云:“还将得那个来不?”对云:“将得来。”师云:
“在什摩处?”僧以手从顶上擎出,呈似师。师举手抛向后,僧无对。师云:“者野狐儿!”(575)
(16)师因行粽子,洞山受了又展手云:“更有一人在。”师云:“那个人还吃不?”洞山云:“行即吃。”(191)
例(14)出自“报慈和尚”章,“那边事”隐指禅悟之事,“那边”隐指禅悟境界。例(15)出于“归宗和尚”章,“那个”隐指佛性、本心。例(16)“那个人”隐指禅悟之人。三例中的“禅悟之事”、“佛性、本心”、“禅悟之人”郡不直接说,而是借用意义比较模糊的远指代词“那”与其中心语构成的定中结构来隐指。
2.2.2借助双关修辞手法形成的隐指
双关,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具有表面和里层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祖堂集》中“那”表隐指使用了这种修辞手法,如:
(17)石头便抽刀,把柄过与刀子。曰:“何不过那头来?”师曰:“用那头作什摩?”新戒便大悟。(186—187)
(18)鼓山问静道者:“古人道:‘这里则易,那里则难。’这里则且从,那里事作摩生?”道者日;“还有这里那里摩?”鼓山打之。(424)
例(17)出自“长髭和尚”章,前一个“那头”实指“刀的那头”即“刀柄”,意思是:石头和尚便抽出刀,拿着刀柄将刀递给石室和尚,石室和尚说:“为什么不给我刀的那一头(刀柄)呢?”石头的答语(“用那头作什摩”)中“那头”是双关用法,表面看来“那头”是“刀的那一头(刀柄)”,实际是指禅法大意没有区别,不分两头,不在中间。例(18)加点的“这里”、“那里”表面上看是方位短语“这地方”、“那地方”义,实际上说佛性、本心不能区别彼此,不能二分,也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
3 “那”作隐指的源与流
《祖堂集》中“那+名”多作禅家隐语,从目前查到的文献来看,这种用法最早出现于唐五代,《祖堂集》是其最早的用例之一。是否还有其他远指代词可以作隐指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在《敦煌变文校注》(以下简称《变文》)中就发现了远指代词“彼+名”作隐指的用例。如:
(19)出爱河,到彼岸,令发四弘广大愿。(858,卷五,雏摩诘经讲经文)
(20)千方万便化众生,意恶总交(教)登彼岸。(1172,卷七,解座文汇抄)上例都是“彼+岸”形式,《变文》共出现10次,均系比喻,表面上看指水那边的陆地;实质上指悟界或超脱生死的境界,是隐指。姚秦鸠摩罗什译经《大智度论》十二中就有对“彼岸”的解释:“以生死为此岸,涅盘为彼岸。”此种用法来源于汉译佛经,我们查检了《十三经》,未发现“彼岸”用例,我们在后汉天竺三藏支曜译经《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中发现了用例,如:
(21)慧照愚冥,牵致净处;愿身自归,得到彼岸。(N0,630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卷1)T15,p0452a)
东汉以后,佛经中“彼岸”逐渐增加,用频很高;结果影响到与佛经有关的中土文献,《变文》就是其中的一个用例。
从来源看,远指代词“那”表隐指明显继承了“彼”的隐指用法,并且一直沿用下去。我们在元代的俗家作品中就发现了“那”表隐指的用例“那话(儿)”,如:
(22)(众战倒科。丑)这个人果然有些本事,快拿那话儿来。(末)甚么那话儿?(丑)戴在头上生疼的。(净取盔跪介)(《全元南戏》,幽闺记)
例中“丑”让“末”“快拿那话儿”,“末”不明白,反问“甚么那话儿?”“丑”描述“戴在头上生痛的”;此时,“净”取头盔。可见,“那话儿”不是通用语,而是隐语,隐指头盔。
“那话(儿)”表隐指的用例在明代作品中屡见不鲜,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一是隐指财物,相当于“那东西”,如:
(23)陆有恩暗想道:“不是那话儿是什么!他两个那里来这元宝?”(《警世通言》第十五卷,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24)四妈道:“你的主儿到了不曾?那话儿在那里?”美娘指着床头道:“在这几只皮箱里。”(《今
古奇现》第三十卷,卖油郎独占花魁)
例(23)的“那话儿”隐指库里丢失的元宝。例(24)“那话儿”隐指银子。
二是隐指人,相当于“那人”。例如:
(25)(程老儿)走到楼窗下面,咳嗽一声。时已天黑不辨色了,两女听得人声,向窗外一看,但见黑魃魃一个人影。道是那话来了,急把布来每人捏紧了一头,放将中段下去。(《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错调情贾母詈女,误告状孙郎得妻)
(26)水夫闻得此言,想着夜来的事,有些奇怪,商量道:“船上那话儿莫不正是?”(《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感神媒张德容遇虎,凑吉日裴越客乘龙)
例(25)很有趣,“那话儿”是隐语,隐指钱家小哥。原来两女想与钱家小哥偷情,约定天黑用布兜将钱家小哥从楼上窗口吊人。此事被程老儿从中作梗,程老儿天黑时就走到楼窗下面,咳嗽一声。由于天黑,看不清楚,两女就错把程老儿当作钱家小哥,发生了一段有趣的故事。例(26)“那话儿”隐指张尚书第二位小姐张德容,张小姐在后花园内遇虎,被救到船中。
三是隐指男性生殖器,相当于“那东西”、“那家伙”、“那玩意儿”,如:
(27)郑二娘挡抵不开,被赵监生一手插进,摸着那话儿,方知是个男人女扮。(《今古奇观》第二十八卷,刘小官雌雄兄弟)
(28)老和尚刚是日里弄得过,邓堡软郎当,也没力量再举。(《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夺风情村妇捐躯,假天语幕僚断狱)
例(27)桑茂男扮女装改名“郑二娘”,被赵监生发现秘密,摸着了“那东西”。例(28)是说老和尚与杜氏刚发生性关系,故“那家伙”软郎当。中国人为了避俗,对于生殖器官,“绝口不提”,但在必须说时,要回避直说,用模糊的话代替,明清时代用“那话”来隐指,可谓妙绝。
四是隐指性关系,相当于“那事”,如:
(29)同伴道:“晚间与人干那话,声响外闻,早来不见有人,岂非是鬼?”(《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九,赠芝麻识破假形。撷草药巧谐真偶)
(30)床上新郎新妇,云雨欢浓了一会,枕边切切私语,你问我答,烦琐不休,说得高兴,又弄起那话儿来,不十分肯睡。(同上书,卷二十五,徐茶酒乘闹劫新人,郑蕊珠鸣冤完旧案)此类“那话儿”是隐语,隐指性关系。性爱类隐语的使用,主要出于避亵,也是一种禁忌。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以“欲望说”从心理学角度对禁忌的由来进行了追溯。他指出:“‘禁忌’本身是一个矛盾情感的字眼”,因为“一件强烈禁止的事情,必然也是一件人人想做的事情。”性关系便是对成年人具有强大引诱力的事情,所以在语言中一般应回避直说,以免挑起男女的情欲。(张拱贵,1996:73)所以,明清时代,人们为了避亵,也为了避俗,用“那话(儿)”来隐指性关系。现在仍有用“那”来隐指的用例,比如:笔者上周到药店见一男士买避孕药,他不说药名而说:“喂,小姐,给我一盒那个”。可见,中国人至今仍然习惯用远指代词来隐指人、事、物,并常常与名词构成定中结构,整个名词短语成为隐语。
4 余论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用指示代词作隐指呢?原因在于指示代词表达语义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具有相当的语义弹性,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语义才能明确。关于这一点,吕叔湘在《近代汉语指代词·序》中说得很明白:指示代词的特点是“它们不跟任何人、物、施为、性状发生固定的联系,可以在不同的场合指点不同的人、物、施为、性状。”(吕叔湘,1985)指示代词具有这样的表义特点正符合汉语的隐指用法,因为有些事情,人们不愿说、不方便说或不能说,但有时又必须说,这时人们就拐弯抹角的换个不太刺激的模糊的说法。那么为什么远指代词的隐指用法大大超过近指代词呢?这也可以从认知上得以解释。一般情况下,人们排斥、厌恶不好的东西,在心理上总是希望不好的东西离自己越远越好;对一些尊敬的人、事、物,也是自然而然的远离,这与俗话“敬而远之”相符。人们对敬畏的人、事、物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不好或忌讳的东西都希望远离自己。而越远离自己的东西就越模糊,所以多用远指代词来表隐指,我们可以进一步说远指与隐指更是一组无标记的自然组配。当然,这同时也符合“距离相似性”原则——远疏近亲。英语中也有同类现象,人们有时用“that”而不用“this”表示感情上的疏远,这就是Lvons所说的情感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