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数千记者采访 吴承恩回答媒体(3)



  吴承恩本来是极具想象力又是极端聪明的,一听便知,说:“正合我意,我接受!”
  也就在当天下午,吴承恩被领到“计算机研究所”的一个房间里。工作人员让他躺在铺着白色床单的一张小床长。像测量脑电图似的,在他的头上贴上几枚电极,电极又连接在旁边的电脑上。工作人员让吴承恩先生保持镇静。他耳朵旁便响起了蚊虫般的嗡嗡声。
  也就是过了几十秒钟吧,“好了。”工作人员说。随即把吴承恩从床上扶起来。
  守候在一旁的张庆先院长问:“感觉怎么样?”
  吴承恩擦着额头微微一笑,说:“好象往额头抹清凉油,凉丝丝的。”又问工作人员“我的大脑好象是一个硬盘吧?你看没看,把这些知识和智慧装进去,我这个大脑还有多大空间?”
  工作人员说:“空间还大着呢。你再写十万部《西游记》也用不了现存空间的万分之一。”
  “让我看看……”说着吴承恩翻身站起,俯在电脑键盘前,手指便在键盘上跳动起来。
  张庆先院长高兴地说:“成功,成功,完全成功!”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如期举行。会场内挤得水泄不通,中国和世界的新闻界,科学界,文学界,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提问,科学院领导和吴承恩先生的答复,也很有说服力。提问的举手好象森林一般,递的提问纸条,有上万张。由于准备充分,会场秩序还算可以。但是发布会只进行了不到两个小时,主持会议的科学院院长张庆先就匆忙宣布:“考虑到吴承恩先生的身体,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散会!”
  有许多人不肯离开会场,有的提出抗议,说是会议时间太短,人们拥挤着要和吴承恩先生握手。在二十几名警察的保护下,吴承恩先生得以从后门离开会场。
  接着,全国各大报、省报,晚报发表了一系列的新闻和通讯:
  “世界最伟大之新发现”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先生五百年后复活”
  “冰川沉睡五百载,一朝复活在今天”
  “吴承恩先生复活记”
  “吴承恩先生访问记”
  “本报独家新闻:
  ——冰川科考队队长发现吴承恩先生和复活亲历记”
  ……
  这些新闻和通讯全以头版头条,黑体字通栏大标题刊出。
  外国通讯社、电台和电视台、英特网络的报导,通过无形的信息高速公路,象雪片一样在几分钟之内飞向全世界。各种文字报刊,传向地球上八十亿读者……
  过了几天,由中国作家协会组织了一次吴承恩先生和文艺界的专场“见面会”。“见面会”设在“二十一世纪饭店”会议大厅。
  参加这次“见面会”的有: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选出的主席、副主席、主席团委员、书记处书记、各部门的主任、作协直属单位的头头、全国著名作家和评论家、各省、市、自治区、特区作协的主席、副主席,全国和各地文艺报刊的主编、记者,各文艺出版社的主编、编审……原来只发了一千二百张票,实际上通过各种关系,进入会场的达二千余人,连走廊里都挤得水泄不通。
  在大厅的主席台上,吴承恩先生坐在中间,作协的主席和副主席及几十位主席团委员分列两旁。招待会由一位八十三岁的著名作家、书记处书记主持,此人姓秦。按当时人们的平均一百一十岁的寿命,他只能算是中年作家。几位逾百岁的主席团委员,还叫他“小秦”呢。
  会议开始,“小秦”向大家宣布:“各位先生,各位文艺界的朋友!今天我们荣幸地把吴承恩先生请到这里,这是一次见面会,一次招待会,也是一次座谈会。吴先生给我国、也给世界留下了许多宝贵文化遗产,特别是《西游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永恒的文化财富。大家对吴先生的敬仰之情,不必说了。关于吴先生五百年前在冈底斯冰川遇险和这次被科考队营救和复活,吴先生已经在其他场合的会议上回答了。属于这类问题就不要提了。此次会议,主要是请吴先生谈创作问题。我们会议的开法是:大家有什么问题,请先写个条子,递到我这里,然后由吴先生分别回答。”
  最近闹腾得最凶的那位《靓女》编辑部的主编、当前文坛的大明星“爱爱”,冲上主席台。她说:“本人姓吴,按家谱,我是吴承恩先生的第二十四代传人。吴先生是我们吴家的骄傲!这个会应该由吴氏后代——由我主持。”
  “遵守秩序!遵守秩序!”会场上许多人高喊。
  有人上台请爱爱下来,一时拉拉扯扯的混乱了一阵,结果还是把爱爱拉下了主席台。
  提问的条子像雪片似的纷纷向主席台飞去。
  “小秦”把提问的条子,稍加整理,交给吴承恩先生。吴承恩先生略略看了一下,觉得有许多问题他难于正面回答,向“小秦”点了一下头,表示让他念问题条子。按照既定程序,主持人念一个问题,吴承恩回答一个问题。
  “小秦”念的第一个问题是:“吴先生,您写的《西游记》,既是浪漫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请问,你是怎么把二者结合起来的?”
  吴承恩先生稍作思索,说:“有即无,无即有;有浪漫,有现实;无浪漫,无现实。信笔由缰,游戏笔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