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了解你的团队吗
作者:祝维娜
当今世界是个团队合作的社会,工作团队已成为世界标杆企业在组织设计上的主流趋势。且莫说在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工作团队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利器,即便是在国内和一些经济不十分发达的地区,团队合作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许多招聘广告上,“有团队精神”更成了必要条件。
近年来,各种团队培训理论和培训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国人在放眼世界,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开始眼睛向内,寻找更符合国情,更贴近国人思考方式的理论与案例经典。于是少了生搬硬套,多了文化底蕴,像《孙悟空是个好员工》这样的作品便应运而生。
说到组织和领导一个团队,着实是一门艺术,而大凡伟大的艺术,必有其悠久的历史,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现在就有这样一个成功的工作团队,经历了千年的时光,他们的成功事迹仍然为人们津津乐道,那就是《西游记》中的取经团队。
为了完成西天取经任务,由唐玄奘、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组成的四人团队成立了。其中唐僧是团队领导、孙悟空是技术核心、猪八戒和沙和尚是骨干成员。另外还有白龙马、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大抵上相当于辅助人员或者是协作部门的同事,这里暂且不提。这个团队的高层领导是观音。上级的上级是诸天神乃至如来佛祖。不消说,这是一个基层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团队了。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团队,在合作的过程中有那么多的故事,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分分合合,不时又有一些小磨擦,甚至一度濒临分崩离析,可见,管理好一个团队是多么的不易。
这里要讲的不是《西游记》中取经人的故事,这里要讲的如何了解你的团队,融入团队,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点,克服不足,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达到共同成功的道理。
回到《西游记》的故事中来。这个团队的组成很有意思。
唐玄奘是这个小小团队的领导,类似于今天的项目经理,非常有原则性、坚韧得甚至有些固执,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具有完美型性格特征。
孙悟空是这个取经团队里主力,相当于技术核心,或者是公关人物,无论什么样的困难,全然不放在眼里,遇到问题,也是干脆利落,三下五除二,一通大棒,问题多数便迎刃而解。但是他放荡成性,侍才自傲,不愿接受管理。是个典型的力量型性格的人。
猪悟能看起来好吃懒做,又贪财又好色,似乎只是个笑料,但他承担了团队减压器的功能,或者说发挥的是润滑油的作用。他性格开朗,能够接受任何批评,甚至能容忍小小的委屈。试想,在一个团队中如果没有猪悟能这样的人物,该是多么的沉闷。而且,猪悟能也并非一点本领也没有,在应对挑战中,猪悟能常常是悟空的得力帮手,虽然有时有畏难情绪,但在面对困难时仍然能挺身而上,甚至是悟空不愿意做的脏活累活。是个典型的活泼人。
沙悟净少言寡语却心中有数,工作中任劳任怨,从不挑肥拣瘦,承担了挑担子这种劳苦而无聊的工作,从个人能力上讲,除了当领导的唐玄奘以外,沙悟净也是战斗力最弱,变化最少的一位。 但沙悟净的优点是任劳任怨,承担了没人愿意承担的工作,使悟空能腾出手脚,专心除魔,而且,在关键时刻,沙悟净是整个团队的稳定器,在唐玄奘受难,悟空被逐,猪悟能嚷嚷散伙的时候,是沙悟净的平和的心态,理智的劝解,使团队不至于一哄而散。最终化解了危机。这是和平型的人宝贵的品质。
有人这样评价《西游记》,说它是比荣格早400年的性格类型分析,何以这样说呢?且看师徒四人,不正是代表了四种性格类型吗?完美型的唐玄奘,力量型的孙悟空,活泼型的猪悟能,和平型的沙悟净。四个人,四种鲜明的性格。在一个团队中,有时会只有其中一种性格的人,有时会有两种或三种,而四种鲜明的性格组成一个团队时,性格间的冲突就非常明显了。而团队成员性格的多样化,一方面增大的管理难度,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因为任何一种性格特征,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也有其不足之处,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工作时,可能会因为处事方法的不同而引发冲突,但如果各方能彼此了解、互利互助、取长补短、协同作战,这样的团队便将是一个无坚不摧的团队。
在你的团队中,你充当的是什么样的角色,你是什么样的性格,了解这些,对于你在团队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至关重要。在你的团队中,你的合作伙伴都是什么样的性格,充当什么样的角色,了解这些,对于减少磨擦,提高团队效率至关重要。
如果你是完美型的人,恭喜你,你很适合担任领导一职,然而,你是否看到了你的缺点,做事优柔寡断、待人唯唯诺诺、苛刻而缺乏效率。你想要的东西很美好,你却发现以你的能力做不到。你总是能看到别人的不足,却忘记颂扬们的优点。所以,如果你是完美型的人,别忘了学会赞美别人。如果你是个力量型的人,你将无愧于干将的称号。而且,团队要想成功实在缺不了你这个人,不过小心了,如果你不懂得遵守纪律,你会被弄得很惨(压在五指山下500年,喝铜汁吃铁丸,头戴紧箍)。如果你是活泼型的人,你可能会成为团队中的外交家,但是也可能是拖后腿的人,甚至成为别人的笑料。如果你是和平型的人,没人会怀疑你认真的工作态度,但别人会觉得你不思进取。
知道了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同伴是什么样的人,就能组建一个好团队了吗?还不能。因为你必须知道如何同你的不同性格的团队伙伴和平相处。至于具体怎样做,成君忆的《孙悟空是个好员工》里,说得非常清楚。这里简要列举于下:
完美VS力量
力量型的人讲究办事效率,通常节奏都很快。完美型只有加快工作的节奏,才能更好地支持力量型伙伴的工作,并最终形成配合上默契。反之,对于力量型而言,除非情势紧急,请放慢节奏。
力量型的人似乎总是那样精力充沛,而完美型看上去精力就不那么旺盛。所以,完美型的人应该尝试着加快走路、说话、行动的速度,在举手投足、音容笑貌中显示出生机与活力。反之,力量型的人要注意说话的态度,不要在完美型的人面前显出过于强硬的样子。
完美型的人爱思考,通常会比其他人更有兴趣了解许多详细具体的情况。可是,力量型对问题的理论因素和历史因素并没有很多兴趣。当与力量型的伙伴相处时,完美型应该集中精力讲最重要的事,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之所在,说明如何取得理想的结果,并围绕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展开探讨,不要沉湎于细节或理论。反之,力量型有必要让自己学会倾听,学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
完美型的人喜欢把自己的想法捂在心里,说话时往往采用试探的口气和迂回的方法。力量型则喜欢直来直去,因而会对完美型转弯抹角的表达方式感到困惑。因此,完美型应该培养自己有话直说的勇气,并且学会用务实的态度讲话。
力量型的人喜欢为自己确立努力的方向,同时希望按自己的方式办事,对于束缚他们手脚的条条框框会感到很恼火。所以,完美型通常只需要把握宏观的问题,至于如何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应该尽量让力量型的伙伴自己去自由发挥。
很多时候,完美型会回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而力量型却很可能把这种回避当成一种被迫认同。所以,完美型应该明确表明自己的主张。反之,力量型切切不可把完美型的回避当做他对你的被迫认同。一旦等到完美型发作,后悔都有些来不及了。解救之道就是,注意与完美型的主动沟通。
完美VS活泼
对于活泼型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相互了解是相当重要的。活泼型的人喜欢营造一种浓浓的人情味,喜欢与同事建立起私人之间的联系。完美型的人最好能够用一种自由而又随便的态度增加与他们之间的私人交往。反之,活泼型的人要控制热情,放慢节奏。完美型的人希望活泼型的人能够更加深思熟虑一些。
活泼型常常会突如其来地异想天开,所以完美型的人有必要对他们的想法做出敏捷的反应,以适应他们的节奏。而活泼型的人有必要让自己学会倾听,学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同时尽可能地多给完美型的对方一些思考的时间。
由于活泼型很难对一件事长时间地保持耐心,所以难免会出现先急后拖的现象。对此,完美型的人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并采取积极妥当的应对措施。反之,活泼型的人需要学习如何对承诺负责。
活泼型的人似乎总是那样精力充沛,所以完美型的人应该在举手投足、音容笑貌中显示出充沛的精力。反之,活泼型的人要注意说话的态度,不要在完美型的人面前显出过于强硬的样子。
活泼型说话爽直,干脆利落。在受到表扬时,心里是非常高兴的,尤其是在公开场合受到表扬。完美型的人也应该有话直说,而且一定要把握重点。完美型的人最好用幽默的方式满足他们所喜欢的荣誉,只要不是太过火。反之,活泼型的人应该坚持工作的高标准,做到工作有计划,严格执行和不断改进工作的程序,这样,活泼型的人就会发现完美型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工作伙伴。
力量VS活泼
力量型的人,最好能够用一种自由而又随便的态度,开始或增加与活泼型的人之间的私人交往。反之,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力量型的伙伴共事,活泼型的人需要把注意力向工作任务这个方面转移,包括:守时、讲究礼仪、不说废话、以及能够吃苦耐劳等。同时还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对工作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
力量型的人应该学会介绍自己,因为活泼型的人希望能够更加了解对方。活泼型的人有必要养成一种办事有计划、以及按照计划办事的习惯。要说到做到,用事情的结果向力量型的伙伴说话。
活泼型重视情感,并且善于表达情感。力量型的人情感不是那么外露,因此,适当地关注活泼型的情感,就成了力量型有效地与活泼型共事的一个关键。
活泼型在人群中是最风趣、也是最爱开玩笑的,因此,力量型的人应该该设法让谈话气氛更加愉快起来,在和活泼型的同事之间营造一种美好的友谊。活泼型的人在与力量型的人谈话时,不要不切实际,想入非非,活泼型能否准备充分,并且使用一种务实的态度和严密的思维来讨论工作,也是与力量型有效地共事的关键。
力量VS和平
如果力量型的人想赢得和平型的人的友谊,就应该用一种平等、随和、适度热情的方式,与他们真诚相处。多关注他们人性的一面。力量型是以工作为中心来考虑问题的,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力量型的伙伴共事,和平型的人需要把注意力向工作任务这个方面转移。
尽管和平型的人没有特别高超的技艺,但他们还是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虽然他们也会顺从力量型那种颐指气使的工作作风,但心里却不服气。一旦力量型的人真的得罪了他们,想要挽救就很困难了。力量型的人通常情绪比较稳定,但同时他们也不喜欢眼泪,缺乏同情心。因此,和平型的人一定要知道如何克制自己的情感,同时又不能显示出冷漠或超然。
和平型的人通常都是慢性子,力量型的快节奏会让他们感到非常窘迫,甚至会打乱他们的工作程序。如果时间不紧张的话,力量型的人最好不要催促他们。要学会放慢工作和说话的步伐,以便能够与他们协调起来。反之,和平型的人应该尝试着加快走路、说话、行动的速度,提高声音的力度,保持神采奕奕的站姿,应该在举手投足、音容笑貌中显示出充沛的精力。
力量型通常都喜欢说话,却不善于倾听。在力量型滔滔不绝而又不容辩驳的谈话方式面前,和平型就会变得更加缄默。因此,力量型的人有必要让自己学会倾听,学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 反之。和平型的人说话时往往采用试探的口气和迂回的方法,力量型则喜欢直来直去,因而会对和平型吞吞吐吐的表达方式感到窝火。因此,和平型应该培养自己有话直说的勇气。
力量型的人应该给和平型尽可能地减少一些不确定性,能够帮助和平型明确自己承担的角色、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程序。和平型有必要学会如何设立工作目标,所设立的目标既要远大,又要切实可行。
和平型之所以能够成为整个团队组织的稳定器,是由于他们的忠实。他们忠实于纪律,忠实于伙伴,忠实于团队,也希望你能够表现出同样的忠诚。如果他们听到对同事或团队组织进行无端的攻击,就可能非常反感。如果力量型的人真的有牢骚,就不如直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由于力量型天生的意志力,他们喜欢争强好胜,并且能够在反对声中成长。和平型如果与之意见相左,很可能会因为害怕发生摩擦而放任不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方面避免与力量型的伙伴发生权力上的争斗,另一方面积极采用巧妙的方法来说服他。
活泼VS和平
在所有的性格类型中,和平型可能是典型的慢性子。活泼型那种风风火火的快节奏会让他们感到非常窘迫,甚至会打乱他们的工作程序。说话的时候,请慢一些,以便他们能够跟得上来。他们做决定和行动的过程都习惯于慢条斯理,任何催促都会让他们感到紧张。为了友好相处,你要学会放慢说话和工作的步伐,以便能够与他们协调起来。反之,和平型的人有必要加快工作的速度,以适应活泼型人的节奏。
活泼型通常都喜欢说话,却不善于倾听。在活泼型绘神绘色而又云山雾罩的谈话方式面前,和平型就会变得更加缄默,甚至于一言不发了。为了建立有效的沟通,活泼型的人有必要让自己学会倾听,并且培养对方参与谈话的积极性。反之,和平型的人有必要培养自己积极参与谈话的兴趣。要有话直说,不要吞吞吐吐的,不要过多地采用试探的口气和迂回的方法。活泼型喜欢从宏观的角度看待事物的发展,所以和平型的人应该集中注意力谈论最重要的事,不要在一些细枝末节的琐碎小事上纠缠。
由于性格的差异,和平型很可能会误认为活泼型的人是专横的人。所以,活泼型的人要注意态度不要太强硬,尽可能地使用谦让的做法,通过商量和双赢的合作方式,共同找到有关问题的解决办法。
活泼型喜欢为自己确立努力的方向,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办事,可做起事来却总是虎头蛇尾或粗枝大叶。和平型的人应该让他放开手脚去做,甚至可能会因此而触犯或修改一些有关的规定。另一方面,也要在关键的时候提醒活泼型的人对一些重要的问题负责。
和平VS完美
和平型对待每个人都是小心翼翼的态度,惟恐惹起任何冲突和不愉快。但如果完美型的人想赢得他们的友谊,就应该用一种平等、随和、适度热情的方式,与他们真诚相处,千万要避免有姿态清高的嫌疑。反之,和平型在一些原则性的重要问题面前应该变得认真起来,包括:守时、注意小节、把握重点以及有话直说等。
和平型看重人的情感,所以不希望别人仅仅只是利用他们的某种功能或作用。完美型的人应该多关心他们的感情,也注意表达自己的感情。在谈话时,要注视对方,琢磨对方一颦一笑和语言的含义。反之,在完美型的人面前,特别是讨论正式的事情时,和平型应该让自己变得严肃起来。坚持工作的高标准,做到工作有计划,认真走好每一步,同时注意严格照章办事,那么,便会赢得完美型的嘉许。
和平型的人虽然少有热情,却很乐于助人。同时,他们也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真心实意地听他们说话,就是一种表示关心的方式。此外,完美型的人应该多多肯定他们所做出的贡献,尽管他们都比较内向,但他们是很喜欢别人表扬他们的。同时他们也会非常感激别人给予的帮助 。
和平型喜欢在稳定有序的环境中工作,因此,完美型的人应该给和平型尽可能地减少一些不确定性。反之,在向完美型的人陈述意见或提出意见时,和平型的人讲话要严密、具体,要以事实为依据。在谈话之前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好提供书面的证据,同时注意集中精力谈正题。
和平型比较关心组织生活中人的作用,而完美型则倾向于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因此,完美型的人应该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新的方针、程序和方法等,与人的因素结合起来思考,以便对和平型的团队伙伴做出积极的影响。
完美型的人在谈话时,往往会提供大量的信息。和平型的人可能对其中的许多细枝末节不感兴趣或不以为然,可是一定要耐心地倾听,并且积极地参与进去。如果只是装做很感兴趣的样子,对方迟早会发觉的。
知道了你是什么样的人,知道了你的同伴是什么样的人,现在,你还知道了如何同你的不同性格的团队伙伴友好相处。你的团队,一定会是一个成功的团队。怎么?还没有成功?那就再从头看一遍《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吧,要么是你的分析还没有到位,要么是时机还没有成熟,你要有点儿耐心。因为,成功也需要个过程。只要目标明确,方法正确,也许,成功就在不远的前方等着你和你的伙伴们呢。
“个人与团队”的经典诠释
作者:乐云
个人与团队的关系问题,是现今铺天盖地的财经书的老生常谈。而如果说名著《西游记》也来凑这份热闹,并据称是“世界上第一部描写组织行为和性格类型的文学作品”,你是否感觉疑惑不解呢?然而成君忆(《水煮三国》的作者)的最新力作《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在解答疑惑的同时,为我们奉上一份“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的惊喜!
时下,借助中国古典名著来诠释经管理论,已成为当下“原创”经管读物一道靓丽的风景,备受读者与文化界的关注。自然,采取某种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解读经济管理学,不失为普及经济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不过,这种“嫁接”也存在误入歧途的风险,如果操作失控,一味“大话”与“戏说”,便会陷入“驴头不对马嘴”的尴尬境地。
笔者以为,文学名著与经管著作的成功“联姻”,须遵循三条基本原则:一,对文学名著基本精神的贯守;二,大致符合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三,妙语如珠而又发人深省的语言。具体而言,对文学名著基本精神的贯守强调展示名著深邃的精神底蕴及自身魅力,避免牵强附会。如《三国演义》展示的是人生智慧及商战经验,《西游记》则揭橥了坚守信念的重要意义与人际交往的重要法则。而要求大致符合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便是避免犯“关公”的脸镶嵌在“张飞”头上的通病,混淆人物形象自身的性格特征。至于说到语言上的妙语如珠与发人深省,则是针对作者的要求,他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经济管理学知识及人生体验,还需要有较强的文学功力和演绎故事的能力。由此看来,此类书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尝试的。
令人欣喜的是,《孙悟空是个好员工》的作者深谙此道。此前,他的《水煮三国》便很好地将三国故事里的尔虞我诈移植到现代商战中来,既生动贴切又喻意深远。而在《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中,作者很好地把握住《西游记》故事的精神内涵与情节主线,将唐僧师徒比喻为一个团结合作的经营团队,朝着西天取经这个宏伟而艰难的人生目标不断前进。自然,《西游记》的主题至今众说纷纭,但都离不开道德的自我完善与个人成长经历这条主线,作者敏锐地把握住了职业经理人的成长经历与《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成长经历极其相似的特点,将二者巧妙地“嫁接”起来,从而产生1加1大于2的阅读效果。
而作者对唐僧师徒这个团队的类型划分则更显匠心机杼。作者认为,《西游记》刻画了四种不同的性格特征,取经团队中的唐僧师徒,分别象征着完美型、力量型、活泼型、和平型四种性格特征。这种划分不是漫无边际的“大话”与“戏说”,而是建立在对人物形象深入了解与缜密分析的基础之上,与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相吻合,因而较之一般的“大话”式作品更令人信服。而作者对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及个人在团队中如何建立互相帮衬的人际关系,从而弥补自身能力缺陷的阐述,则无疑是对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中“个人与团队”的经典诠释,对“当代职业人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建设能力”,具有“现实和深刻的指导意义”。
作者成君忆是一位从业十余年的企业管理顾问,拥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知识与人生体验,而其名牌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历背景,更为其打下了较强的文学基础。正是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得整部作品能做到缘情析理,不落俗套,笔走游龙,议论生风,充满了人生的机敏睿智与浓郁的人性关怀。这部作品的出现,对于身处市场激烈竞争漩涡的读者尤其是职业经理人来说,不啻于为他们吹来一袭舒缓压力的凉爽之风,而且对他们未来的人生谋略与职业规划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乐云, 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 ,430072)
《西游记》是心灵之作?
作者:祝维娜
成君忆眼中的西游记,不再是一部神话,而是一篇心灵之作。
从《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一书中,你就可以读到大量对心理和性格的剖析,随着阅读的深入,你可以感觉得到,作者正一步步引导你,走向内心世界的深处,探索你从未触及过的一些东西。
成君忆对西游记的解读,与荣格不谋而合。荣格认为,花果山象征着人的身体,仙石象征着人的脑袋,瀑布飞泉象征着意识流,瀑布飞泉中的水帘洞象征意识源头。成君忆也有相同的看法,于是他说:“原来,孕育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那块‘仙石’,竟然是我们脖子上这颗脑袋。”并进一步阐述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西游记》讲述的是一个人如何通过控制自己的意念,去寻找人生的真理,造就功德圆满的职业生涯。”
以《西游记》中各种形象对应现实生活中各种情感的内容在《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中俯拾皆是。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看一看成君忆是怎么说的。
高山对应的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困难,高山各有不同,我们要面对的困难也多种多样。但是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就如同高山,虽然看似高中可攀,但只要敢于面对困难,脚踏实地地一步步走过去,什么样的高山都能越过。猛虎代表了那些看似恐怖的困难,而老鼠对应的是领导心中的妄念,对待山中的猛虎,只要有勇力,是可以打杀的,而心中的妄念则不同,不但不易打杀,甚至可以迷住人的眼睛。孙悟空便被变成黄风怪的老鼠精迷过眼,最终不得不求助灵吉菩萨。正应了外部的困难容易战胜,心中的妄念难以克服。难怪成君忆发出感叹:战胜困难容易,战胜妄念却难。
有时候各种负面情绪是纠缠在一起的。比如熊罴精就和苍狼花蛇是朋友。熊罴精对应的是嫉妒,苍狼象征着残忍,花蛇象征着诽谤。西游记中,苍狼和花蛇都被孙悟空一棒打死,而熊罴精则被观音收为守山大神,所以,成君忆说,人世间可以消灭怨谤,可以消灭残忍,却不能消灭嫉妒。另一组有趣的组合就是牛魔王一家。红孩儿象征的是愤怒,铁扇公主象征的是情绪,牛魔王象征的的是狂野不羁的心,孙悟空借芭蕉扇时的向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就象情绪的变化,捉摸不定,而最终是降服了牛魔王,才拿到了芭蕉扇。所以说降服了心魔,情绪也就稳定了。
《西游记》中不只是妖,有时人也是一种象征。女儿国的国王与蝎子精,便成了女性的双重人格的象征,一个是至美至柔的女儿国国王,一个是毒敌山琵琶洞的蝎子精,看起来一点儿也扯不上关系,可是经成君忆一番剖析,原来蝎子精是女儿国国王由爱生恨,在内心里产生的妖魔。仔细一想,俗语中不是也有把蝎子尾、黄蜂针、妇人心相提并论的说法嘛。
说到女人,值得一提的是七只蜘蛛。成君忆认为,所谓盘丝洞其实象征着家庭,七个蜘蛛精则象征着七个女人,并且正好暗合三妻四妾之数。对于中国古代的男人而言,三妻四妾似乎是一种理想的家庭生活方式,一方面可以滥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引以为时尚,以至于金庸竟然也给韦小宝找了七个老婆。现代社会虽然不允许三妻四妾,但一个老婆也可能是一只蜘蛛精。这些女人把家里当做了她们各自的盘丝洞,用心良苦地织造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让她们的丈夫陷入其中。七只蜘蛛的七个干儿子,竟然也暗合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只说是巧合,看来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还有一些抽象的东西也可以找到对应之处。紧箍咒是约束人的纪律,人参果代表的是友谊,葫芦是自我中心的意识,就连强盗也不再是普通的拦路抢劫的强盗,而是你心中的六贼,你的各种感官。
读过《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再仔细读《西游记》原著,其实类似的比喻在西游记里还很多,比如狮子就出现在第八十九、九十两回中,第九十回连章名也是“师狮授受同归一”,狮子就是老师,给予就是接受,初看有些难懂,甚至觉得牵强,但是按成君忆的解读方法去读,便不再难懂了。
当你换一个角度读《西游记》,从内心的成长和成熟来感悟《西游记》,你就会体会到,西行的历程不再是走过一条世间的路,而是成长的心路历程。每个人都在成长的过程中找寻真正的自我。所以,成君忆说,我们正在取经的路上。每个人都在取经的路上。
《孙悟空是个好员工》:现代盘丝洞
推荐理由:《水煮三国》作者成君忆再次创造性解读《西游记》,他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分析,随西游故事一路演义,把西天取经的师徒化身为了在社会中生活工作的种种凡夫俗子。
推荐指数:☆☆☆☆
女人把家当作盘丝洞
唐僧捧着钵盂,从石桥上过了小河,来到那户庄院门前,看见七个秀丽的女人在窗子里刺凤描鸾做针线活儿。看着女人们翠袖飘扬、缃裙摇曳的美态,唐僧觉得进也为难,退也不是。终于他硬着头皮上前一边施礼一边说:“吵扰几位女菩萨了,贫僧是来化斋的。”
那些女子听见,欢欢喜喜地迎了上来,笑吟吟地说:“长老光临敝庄,也给敝庄带来了许多福善。”唐僧被女子簇拥着进了堂屋。女子们说:“远来的和尚好念经。长老正好一边为我们念念经文,一边等候斋饭。”唐僧坐在那里,一会儿有些兴奋,一会儿有些迟疑,情绪恍惚不定。忽然间,他发现屋里的桌椅,都变成了石桌、石凳,那些女子的温柔中也隐约透出股阴森森的冷气……
读者可能看明白了,唐僧陷入了盘丝洞,那七个女人就是七只会吐丝的蜘蛛精。现代社会一个老婆也可能是一只蜘蛛精。这种女人把家里当做了各自的盘丝洞,用心良苦地织造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让她们的丈夫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仙女为何变成蜘蛛精
回头再说在大路旁等候师父的兄弟仨。猪八戒在草坡上放马,沙和尚看护着行李,只有孙悟空看见庄院那边闪闪烁烁地一片光亮。他三步两步越过小河,看见一张金丝银线织成的大网将庄院遮盖得严严实实。他叫来土地神,得知此地叫做盘丝岭,盘踞着七个妖女。山岭中有一座温泉,原是天上七仙女的浴池,也被妖女们占为己有。看看天光,也到了妖女们沐浴的时间了。
七个妖女就是七个蜘蛛精,这个可以理解。可是,她们怎么又跟七仙女扯上了呢?大约是说女人在结婚前,仿佛天上的仙女,等到结婚之后就变成蜘蛛精了。温泉中的仙女,也就变成了妖女。
唐僧易被家庭捆手脚
说到性格与家庭生活,完美型、和平型这两种性格的家庭观念都很重,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乎感情和责任。唐僧被妖女们捆绑,其实就是说完美型很容易被家庭琐事捆住手脚。与他们不一样,力量型就不会这么婆婆妈妈。譬如孙悟空,看着七个活色生香的女人在那里沐浴、喧闹,居然像冷血动物一样镇静。
孙悟空想:“好男不与女斗。”于是变做老鹰,把衣裳尽数叼走。猪八戒却笑道:“你是好男不跟女斗,可她们是妖精呐!等她们穿了旧衣服,必定赶上来寻仇。不如我们现在就斩草除根。”孙悟空说:“就交给你去完成吧!”
“好啊!”猪八戒满口答应,兴冲冲地跑了过去,叫道:“也让我老猪来洗洗,何如?”不容分说,丢了钉耙,脱了衣裳,扑通跳下水来,摇身变做一条鲇鱼,在女人们的身体上蹭来蹭去。女人们七手八脚地,怎么也抓他不住。浴池里水花四溅,加上女人们的尖叫,一时间好不热闹。原来,活泼型与力量型又有所不同,喜欢的就是游戏。
孙悟空是力量型男友
却说妖女用树叶遮着身体回到庄院,翻箱倒箧地找出旧衣穿了,然后把孩儿们都叫来,聚集在堂屋里,商量如何报仇雪恨。
这群妖女有七个干儿子,分别是蜜蜂、马蜂、蜂、斑蝥、牛虻、抹蜡和蜻蜓。在家庭生活中的这七种虫类其实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七种家务事。为什么要把家务事比做虫类呢?大约是说,家务事如果做得好,就能营造出一种甜蜜;可如果你对家务事感到烦心,它们就会整天嗡嗡嗡地吵闹你。
七个干儿子现了本相,飞在空中,一个变十个,十个变百个,百个变千个,劈头盖脸地冲上来冲他们叮咬。猪八戒和沙和尚来不及扑打,被咬得浑身肿痛。只有孙悟空眼疾手快,拔了一把毫毛一口喷了出去,变做雕、鹞子之类的猛禽将虫子啄了个精光。力量型就是这样能干,一会儿就把家务事消灭得干干净净。所以,如果女孩子找了力量型的男朋友,以后不要用家务事来吓唬他。(李瑛/整理)
《孙悟空是个好员工》《水煮三国》成了畅销书借名著诠释经管理念
当有人告诉你,会“七十二变”、能腾云驾雾的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你会点头认可此观点精辟,还是掩嘴而笑说这不过是闹剧?不管怎么说,这本《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已经出版了。借助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来诠释经管理论,已成为当下“原创”经管读物的一道风景而受到文化界的关注。
借助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来诠释经管理论,已成为当下“原创”经管读物的一道风景而受到文化界的关注。
比较成功的例子当属由成君忆撰写的《水煮三国》,这本书不仅开创了借古典名著之壳阐述管理内容的经管书写作先河,还成为2003-2004年最畅销的本土财经书,频频出现在全国各大书店的畅销排行榜上,与各引进版经管“洋”书一决高下。在最新出版的《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中,成君忆又从全新角度解读《西游记》,通过对师徒四人四种性格特征的刻画,阐述了团队中四种性格特征的人如何建立互相帮助的人际关系,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此外,《麻辣水浒》把108位好汉变成了企业发展和职场博弈的特定人群,有不同时期的CEO晁盖、宋江,有身为智囊的吴用、公孙胜,有职业经理人林冲、武松、鲁智深……作者把当代职场事件放进水泊梁山的历史环境中,演绎出现代版的水浒故事。而《诸葛亮日记》把诸葛亮作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通过第一人称叙述诸葛亮的各项决策谋略,为谋求成功的当代人指点迷津。
一直从事管理咨询工作的成君忆在说起《水煮三国》的写作动机时说,萌发写这本书的念头,主要还是以前看管理学书籍时感到太生硬和枯燥,因而就催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用一种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解读经济管理学。
这一尝试自然引来不同的看法和议论。在此之前,这些“嫁接”的经管书已在文化、教育界引发了一场关于如此解构名著是否会影响读者对名著的阅读的争论。抛开这场争论不说,仅就这种经管书本身来说,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某高校的一位学者认为,能够从管理学视角对经典名著进行解读,这本身就是水平。写这类书不仅需要有足够的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力和演绎故事的能力。正在读MBA的沈先生认为,对这样的尝试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它把枯燥的经管原理融合在生动的故事和家喻户晓的人物身上,读起来确实比一般的经管书生动有趣;而另一方面,这类书的理论性也受到故事情境的制约,对于真正需要了解经管理论的读者来说又显肤浅,缺乏可借鉴性。
而一些普通读者在接受采访时对这种写作的尝试表示认可。他们认为,这些“变种”的经管书让普通读者对高深的经管理论不再敬畏。当然,不同的理解会对名著和人物作出不同的解读,比如,你可以用大量的事例说明孙悟空不是个好员工。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中国制造”的经管书,它比引进版的同类读物更贴近实际。(记者 姜小玲)
孙悟空是个好员工
透过古色古香的时空,成君忆先生让我们看到了《西游记》神秘和伟大的价值。尤其令人惊叹的是,这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古典名著对于当代职业人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建设能力而言,竟然具有如此现实和深刻的指导意义。——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王璞从猢狲到斗战胜佛,孙悟空的故事,可以说是—个由个人奋斗失败后转向团队成功,最终实现个人价值的经典案例。
孙悟空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当我们学会了做人后,自然就会懂得如何与人为善,懂得如何建立一种互相帮助的人际关系。所谓“心生则种种魔生,心灭则种种魔灭”,反观诸己,所有的困难都源于我们的性格和观念。战胜困难的过程,就是战胜自我的过程,就是融入团队的过程,也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
团队的成长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组成团队的每一分子都是人,而做人似乎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之所以喜欢看《西游记》,多半是因为里面有一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在 21世纪的今天重读这部文学名著,你会发现孙悟空身上闪烁着的那种历久弥新的个性和魅力。在花果山占山为王的孙悟空精力充沛,意志坚决,行动果敢,酷好变化,干劲十足,愈挫愈勇,俨然是一个天生的创业者。而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他也表现出了一个团队成员的优秀特质,目标明确,行动迅速,无惧困难,总是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如果我是孙悟空,那该有多好牎”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曾经这样幻想过。一双火眼金睛,可以识破每一张面具下包藏的祸心。七十二般变化,可以让自己随心所欲地去寻找解决各种困难的有效办法。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行动迅速,统御全局。一条如意金箍棒,无敌力量,无人能挡。
然而,人们在为孙悟空欢呼雀跃的同时,又不得不思考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孙悟空为什么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为什么要让他去保护那个弱不禁风的唐僧?为什么要让他承受“紧箍咒”的折磨牽许多人认为,命运对孙悟空太不公平了。
《孙悟空是个好员工》试图使用一种新的解读方式,来研究《西游记》这部历久弥新的文学名著。你会发现,同样是一个孙悟空,从前大闹天宫,那么强烈地试图改变这个世界,其结果却是惨遭失败,被压在五行山下不能翻身———经过一段漫长的取经之路,他不得不屈服于“紧箍咒”的魔力,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结果却赢得了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功。《西游记》所讲述的,其实就是孙悟空从“改变世界”到“改变自我”的一段成长历程。文/林子从职业角度解读《西游记》
《西游记》刻画了四种不同的性格特征,取经团队中的唐僧师徒,分别象征着完美型、力量型、活泼型、和平型四种性格特征,是世界上第一部描写组织行为和性格类型的文学作品。他们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其实也是我们在人生和创业的历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困难。
我喜欢站在办公室外面的阳台上,用眼睛在天空中寻找大雁,欣赏雁群展翅齐飞的姿态。同时,又想起唐朝刘禹锡的一首诗来,诗云:“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我总以为刘禹锡写错了,总觉得天空中的那一只鹤应该是一排雁阵才对,要不,怎么可能排云而上呢?
大雁南飞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一”字或“人”字飞行,在这种团队结构中,每一只鸟扇动的翅膀都会为紧随其后的同伴鼓舞起一股向上的力量。
这样,雁群中的每个成员都会比一只单飞的大雁增加超过70%的飞行效率,从而能够支持它们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完成长途的旅行。
可惜我们听不懂大雁的语言,无法获知大雁组建团队的奥秘。幸运的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对《西游记》的解读,来了解另一支团队成长的历程。
改变自我
团队的成长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组成团队的每一分子都是人,而做人似乎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之所以喜欢看《西游记》,多半是因为里面有一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在21世纪的今天重读这部文学名著,你会发现孙悟空身上闪烁着的那种历久弥新的个性和魅力。在花果山占山为王的孙悟空活力充沛,意志坚决,行动果敢,酷好变化,干劲十足,愈挫愈奋,俨然是一个天生的创业者。而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他也表现出了一个团队成员的优秀特质,目标明确,行动迅速,无惧困难,总是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如果我是孙悟空,那该有多好!”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曾经这样幻想过。一双火眼金睛,可以识破每一张面具下包藏的祸心。七十二般变化,可以让自己随心所欲地去寻找解决各种困难的有效办法。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行动迅速,统御全局。一条如意金箍棒,无敌力量,无人敢挡。
然而,人们在为孙悟空欢呼雀跃的同时,又不得不思考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孙悟空为什么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为什么要让他去保护那个弱不禁风的唐僧?为什么要让他承受紧箍咒的折磨?许多人认为,命运对孙悟空太不公平了。
本书试图使用一种新的解读方式,来研究《西游记》这部历久弥新的文学名著。你会发现,同样是一个孙悟空,从前大闹天宫,那么强烈地试图改变这个世界,其结果却是惨遭失败,被压在五行山下不能翻身———经过一段漫长的取经之路,他不得不屈服于“紧箍咒”的魔力,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结果却赢得了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功,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西游记》所讲述的,其实就是孙悟空从“改变世界”到“改变自我”的一段成长历程。
团队合作
担任过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第一任主席的荣格曾经充满敬意地说过,《西游记》语言平素却义理精深,创作这本书的人“一定是洞悉人性的圣哲”。荣格的肃然起敬是有道理的,《西游记》成书于明朝中期,比荣格和他的老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整整早了四百年。
更令人拍案惊奇的是,《西游记》刻画了四种不同的性格特征,取经团队中的唐僧师徒,分别象征着完美型、力量型、活泼型、和平型四种性格特征,是世界上第一部描写组织行为和性格类型的文学作品。他们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其实也是我们在人生和创业的历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困难。有意思的是,当困难出现之后,你会发现不同的性格类型对困难的理解和反应也各有差异。因此,《西游记》不仅是精神分析学说的艺术读本,同时也是一部组织行为学的艺术读本,生动地描述了四种性格特征在职业生涯中成长的历程。
值得注意的是,《西游记》不仅仅描写了取经团队如何战胜一系列困难的过程,而且说明了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所谓“心生则种种魔生,心灭则种种魔灭”,反观诸己,原来所有的困难都源于我们的性格和观念。战胜困难的过程,是战胜自我的过程。战胜自我的过程,也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当我们学会了做人,自然就会懂得如何与人为善,懂得如何建立一种互相帮助的人际关系。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最终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功。
解读《西游记》
唐僧师徒从西天回来,他们所取回的五千零四十八卷经书,全部都是做人的学问。当他们功德圆满,人的生活状态就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改变,从此远离了尘世的烦恼,进入了永恒的“极乐世界”。我想,那种生活状态应该就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成功吧?
然而,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西游记》并不容易看懂。由于其中纷繁的宗教语言和艰涩的象征意义,再加之于作品完成之后历史文化的变迁,以致于人们只能停留在情节的表面,看山高水远,看妖魔生灭,却很难理解其中蕴涵的真正价值。于是,便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够为自己、也为所有喜欢《西游记》的朋友,结合人们职业生活的特点,做一次白话版的解读。通过这种解读,不仅可以帮助每一位读者进入对职业生涯的深思,而且可以通过《西游记》传记文学的特点,帮助团队的管理者们去发现和分析那些影响劳动效率、工作满意度、以及员工关系的神秘因素。
于是,便有了这本《孙悟空是个好员工》。
孙悟空是好员工?——成君忆答记者问
说起成君忆,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一提《水煮三国》,相信看过的人不在少数。今年8月,继《水煮三国》之后,成君忆再次推出管理学新作《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以下简称《孙悟空》),从全新的角度对《西游记》进行解读,通过孙悟空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建立一种与人为善、互相帮助的人际关系,对事业发展至关重要。8月底,记者对成君忆进行了专访。
作者简介
成君忆是一位具有10多年从业资历的企业管理顾问,也是多个人力资源专业社团的领军人物。他的服务内容涉及市场营销与人力资源两个方面,在塑造品牌特征、整合营销传播、组织设计、人才选拔、职业生涯规划、团队建设等诸多领域都有突出表现。他的著作《水煮三国》在管理领域写作中首开先河,成为2003-2004年最畅销本土财经书。现居湖北武汉。 孙悟空的个人价值
记:《孙悟空》归根到底还是讲孙悟空的故事,从猢狲到斗战胜佛,是一个由个人奋斗失败后转向团队成功,最终实现个人价值的经典案例。但从封面上来看,好像是财经类而不是励志类。
成:我没有想把它定位成哪一类,只是一部管理学作品。在一些人力资源的专业网站上,已经有读者在发帖子,说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发现。大家都看过小说《西游记》,谁能想到它真正的内涵是这么回事:涉及到心理学、团队建设以及个人职业发展等等,几百年以前的作品竟然这么现代,涵盖了这么多内容,是超越时空的,是让大家非常兴奋的。
我只是想用现代读书人的眼光,把《西游记》通过我的解读原原本本地展示出来。
记:这本书适合什么样的人阅读?
成:适合大学生,刚刚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以及从事管理工作的职业人士,包括初级与高级。
记:这是一种对名著的另类解读吗?
成:不叫另类解读。我个人认为它揭示了《西游记》很多很真实的东西。因为我们原来只是把《西游记》当神话去看,没有细去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写。就吴承恩来说,是一种个性化的创作,而且是一种很系统的管理学的思想,这是很难得的。这本书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再认识。
《孙悟空》绝非一本畅销书那么浅薄,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这样一个解读,希望大家多重视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从我们古代祖先那里去汲取一些智慧。当然通过这样的反思也提醒大家,我们现在的社会文化也好,管理学的文化理念也好,要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嫁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断章取义地运用。
记:读这本书,感觉是在《西游记》旧有脉络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进行了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所以兼具了小说与管理学的双重作用。
成:《西游记》本身就是一部管理学著作,在这样一部伟大的名著面前,我只是一个读书人而已,这个荣誉我是担当不起的。只不过吴老先生的书流传到现在,我有幸能看到,也因这本书受益匪浅。说到底,我只是一个翻译者,只不过一般人是把外国文字翻译成中文,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文。我不过是把一个神话故事翻译成28个章节的白话。所有的译者都是微不足道的,最伟大的还是原著。我不读它,定会有一个有心人把它读懂。
刘备性格活泼
记:《水煮三国》偏重于管理,而《孙悟空》偏重于员工成长?
成:应该这样来说:《孙悟空》作为管理学作品来讲,系统性是比较完整的,是把心理学、成功学、团队文化以及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的内容集大成的一部作品。就这个意义来讲,其价值远在《水煮三国》之上。《水煮三国》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调侃,可能大家觉得语言比较过瘾,但从内容上更像是一个漫谈。
记:我注意看了一下各地的图书排行榜,《水煮三国》从今年3月一直到8月,六个多月一直位列前茅,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到目前为止发行多少万册?
成:到现在发行了80多万。
记:现在回过头来看,《水煮三国》将三国故事的因果归结为管理和管理的绩效,认为从个人的心灵到组织(企业)的兴衰,无一不是管理的对象。从这个角度看,《水煮三国》比较通俗,是不是更适合初级管理者看?
成:不能这么说。做人做事的道理适用于所有人,这没有高下之分。可能从管理技能上来讲,会有分工,基层的员工所要了解的可能比较专业一点,但到了高层,他考虑的战略会多一些。往往位居高位的人,也会在商业实务中迷失,(这本书)对于他们来讲,是一种提醒,一种参照。
记:《水煮三国》中,刘备的角色处理得很微妙,让人一会儿感觉他是白痴,一会感觉他是枭雄,他一会儿充当小学生,接受教育,一会儿又高明得像老师的老师。这样的设置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成:《三国演义》中,刘备就是这种表现。我并没有刻意要改变他这种性格。在性格分析中,他属于活泼型,表演性非常强,智力不是很高,很多时候像白痴,另外想表现自己,所以感觉有时候好像很有学问。像这种性格特征在生活中都可以看得到的。这两本书出来之后,我后面还会有书把这些人物的命运脉络做一个梳理。
老板与员工是博弈关系
记:随着《水煮三国》的热卖,现在好多类似的书,像《麻辣水浒》、《爆笑西游》、《江湖版?三国演义》等纷纷上市。赞同方表示这类新书视角独特,折射现实,生动幽默,读来新鲜,开阔了出版思路,活跃了出版市场;反对方则认为“乱谈”名著有类于“傍大款”,大借名著之光。你对这种出版现象怎么看?
成:首先谈我的创作想法。我只是想用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讲一讲管理类的经验规则,重点还在管理学方面,至于是怎样一种表现形式,旨在吸引大家去读,但内容不会因为表现形式哗众取宠而显得浅薄,这是我的一个认识。
但我就不能保证跟风的这些作品的质量了。它要这个形式畅销,但内容不好说了。我没有办法去干涉人家的创作。我不反对跟风,但跟风一定要有思想。
另外,“乱弹”名著是“傍大款”的说法,我觉得有点一棍子打死。难道每一个人与名人站在一起,就是傍大款?即使是一个大款,身边也需要有人来关心他。所以这种说法是不负责任的。
记:如今“励志书”市场非常热。像最近的《没有任何借口》,早期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致加西亚的信》、《执行力》等,都是进口图书。而本土则以你的《水煮三国》为代表。你认为进口励志书是否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它们对本土励志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成:我认为进口励志书不会有水土不服的现象。尽管很多中国人对外国人的叙事方式、语言的表达方式有些不适应,但从文化上来讲,我们接受西方文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对进口书的认同,不是我们在同化它们,而是相互影响,而且在过程中,会有一些冲突,某一方会感觉到很被动。比如说我们现在就感觉到很被动,但是历史不能停留在这样一个阶段。财富是流动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否会长盛不衰?这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非常高,是四大文明古国唯一传承下来的。
任何问题都应该从积极的一面来看。本土励志书虽然少,但它至少是一种希望。
记:现在很多励志类图书都在讲员工要加倍工作,老板要献出爱心。那么当前社会,还有没有剩余价值一说?
成:剩余价值一说绝对还是有的,这是马克思发现的。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会拿出一部分剩余价值,增强大家对公司对企业的忠诚度。老板要追求剩余价值,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员工是需要一个舞台去实现个人价值的。管理是从两个角色上出发,老板与员工绝对是一种博弈,在这种博弈当中,一定要找到平衡,然后付出行动。
记:现在写完《孙悟空》,听说将来还会写《红楼梦》与《水浒传》?
成:《水浒传》这个月开始在九月号《职业女性》杂志上连载,开了一个专栏,叫《欢乐水浒》。至于出不出单行本,要看读者的喜爱程度了。
现在还没有研究《红楼梦》,可能到明年的这个时候,会开始研究它。对我来讲,这是一个阶段性的创作任务。四大名著写完了,可能再会选择其他的工作来做。但是对于我来讲,这样解读或是解构中国古代的文学名著,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本报记者胡鹏唐僧是个好领导?
可能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迂腐、无能、软弱的唐僧,却怎么成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吃苦耐劳的猪八戒、勤勤恳恳的沙悟净的领导?其中道理大可探究。无论吴承恩先生是抱着什么样的想法来创作这样的剧本,今天我们按照现代管理的理念来探索一番,却发现其中不乏精妙之处。
首先来看看唐僧对目标的坚定。我们知道一个团队,一个有目标,执行具体任务的团队,在外界看来,好比一个黑匣子。如何分配资源寻求实现目标的最优解,那是盒子里面的事情。从外面看来,其实就是需要做什么。这个黑匣子的输入,可以是人才、资金、技术、物质等,输出是一个可以评估的结果,即绩效。这个绩效也是我们评价此团队执行力优劣的重要指标。至于内部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对外而言不是透明的,也无法去衡量。整个团队是为了某个目标服务的,这个目标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对目标的坚定程度,从思想基础上决定了这个团队可能取得的成绩。了解唐僧的人可以从一句经典台词看出他对目标的坚定:贫僧乃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取经。这句话唐玄奘是反复讲,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地讲,无论在什么样的困难下,或是经历什么诸如名利和美女的诱惑,他从来都是如此坚定。虽然他是一个出家人的身份,却并非无为而事,这个西天取经是他惟一的追求和终极的目标,虽然不知目标什么时候才能达到,甚至连是否可以达到都不知道。就从这一点上看,闲云野鹤的孙悟空,动不动就闹着要散伙的猪八戒,还有只知脚踏实地拼命行苦力的沙悟净,谁能对一个看起来几近虚无的目标如此坚定?
再来看信仰问题。这与唐僧的坚定是有很大关联的,没有信仰,很难想像会坚定。《西游记》里说,唐僧是十世金禅转世,十世是什么概念?十世是几个百年?要有多大的恒心?唐僧对佛教理念的推崇可见一斑。这是他对佛教事业的执着,但是如果光有执着,恐怕也不会被选中为第一人,更重要的是他经过多世修行,颇有建树。想当年,唐朝国力何等强盛,疆域何等广阔,人才何等济济,可只有唐僧能够得到唐王的赏识,担当起在全国讲演佛法的重任。也就是说,对于这个行业的精神、原则、理念,唐僧通过自己不懈的追求,确立了自己在佛教领域中的领先地位。这个地位是努力得来的,也是对佛法至高领悟力的反映。最后看追求,菩萨化身凡人去听唐玄奘的佛法讲座,提到小乘大乘的差异,如果这是一道试题,就像如今我们的大企业大公司的面试题一样,那么唐僧无疑以他后来的反应博得了负责人才招聘的菩萨的认可,因为当时唐僧并不知道这个出言不逊行为乖张的人是菩萨,他感兴趣,是出于一种对核心理念的向往与追求,在菩萨偶尔流露出大乘教法的精义时,便义无反顾了。这样一个对核心精神有一定领悟且不懈追求的人,理所当然成为不二人选,后来唐僧的行为也验证了菩萨这个猎头的眼光。相比之下,逆反心理很强、天马行空的孙悟空,肚子吃饱胜过一切的猪八戒,还有看起来缺乏领悟力的沙悟净,谁会更合适?
第三是等级观念,或者说原则。这个取经小组需要完成的是一个具体的任务,它的主要工作是执行,也就是需要接受高级长官如来佛祖的指令,而且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个指令,下级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的指令,当遇到具体问题时也许可以灵活处理,可是你这一层不是决策层,决策层制定的一些铁律你不能违反,可能你很有才干,就如孙悟空那样,一个筋斗就到了西天了,但是这种创造性绝对不能与上级的精神相抵触。这个任务需要的是能够融入集体、遵守必要的规则的人,也就是说,上级决策层要对执行层有控制力和监督力,这是逻辑。比如说吧,唐、孙、猪、沙其实都不知道为什么非得这么走着去西天,非得经受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到真经(最后少了一难成佛后还得坠入通天河),可不知道原因归不知道原因,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罢,这是原则,这个原则是不能违反的,否则就不会到达目标。很难想像孙、猪、沙三人在不理解这种规则的情况下还会去遵循,但唐僧可以做到,我想这一点我们很多怀才不遇、怨天尤人的能人应该深思一下,是融入团队,还是改变团队,至少改变团队不是你现在这个层面的事。你既然在执行层,就得适应这些原则,如果有机会参与决策层,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在我们的团队中,不乏思想家,不乏创新者,但是人要尽其能,就得先在你所在位置上干好你自己该干的事。事实上,这也是一种现代企业人所必须的团队精神。
国外有一本畅销书叫《把信送给加西亚》。内容大致是说,加西亚是游击队的救兵,是打胜仗的惟一希望,必须把某封至关重要的信送给加西亚,才有可能扭转战局。而加西亚生活在原始森林中,不知道他的具体位置,也不知道他的长相、身份等等,这个艰难的任务必须找到一个最合适的人来执行,那么选谁呢?同样可以分析一下:第一,无论如何要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是惟一的目标;第二,信在路途中不能打开,这是不能打破的规则;第三,只知道加西亚住在原始森林中,不知道其他关于他本人的一切信息,也不知道怎样找到他。我想,从现代管理的角度去分析,二者是有相当的共通之处的。在这一点上,吴承恩先生也许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作品蕴含的用人精髓,却很好地与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实现了融合。
当然,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在不同方面,都显示出了他们独特的能力,但人尽其才,要选一个高级执行官,再也没有比唐僧更适合的人选了。
解构名著能否打造经管新概念
特约撰稿人 文卓
《水煮三国》呈现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拓展市场疆域《麻辣水浒》把108位好汉变形成职场博弈的特定人群《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分析了西游团队中的性格组合《诸葛亮日记》揭示“第一职业经理人”的成功之路流行风:以经管理念解构名著
继前段时日《水煮三国》大行于市后,成君忆的第二本新书《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将于下周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据称该书“从全新角度解读《西游记》”,文中“细致分析了《西游记》中的四种性格特征,并讲述了在一个团队中,这四种类型的人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弥补自身不足”。
在此之前,《三国演义》在成君忆看来,讲的就是管理和管理的绩效。他将“三国”看作市场竞争中的三类公司:一类是实力雄厚、产品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的大公司,如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一类是依据特色、固守一块市场、伺机扩张的中小型公司,如东吴的孙权;还有一类是白手起家、迅速崛起的新兴企业,如蜀国的刘备——三国鼎立的故事,一下子就成了三种不同类型企业的管理者各显神通、以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策略搏击商海的故事。
不久前市场上流行的《麻辣水浒》一书,则把108位好汉变成了企业发展和职场博弈的特定人群,有不同时期的CEO晁盖、宋江,有身为智囊的吴用、公孙胜,有职业经理人林冲、武松、鲁智深……作者把当代职场事件放进水泊梁山的大历史环境中,演绎出现代版的水浒故事。《诸葛亮日记》则以第一人称解读诸葛亮的各项决策谋略,揭示这位“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的成功之路。一时间,图书市场上还出现了《麻辣三国》、《水煮三十六计》、《鱼香历史人物》等20多种跟风书。有消息说,成君忆还要将《水浒》、《红楼梦》相继“煮”过。
新尝试:激发对传统文化再认识
一直从事管理咨询工作的成君忆在武汉接受笔者电话采访时说,写这本书的想法,始于以前看到管理学书籍深感生硬和枯燥之时。“我很早以前就有一个想法,能不能用一种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学习管理学。后来一家杂志让我作一个专栏叫‘大话管理’,于是我才尝试这种写作。”
为什么选择《三国演义》?“因为《三国演义》给人们的感觉,与管理、谋略更靠近一些。而且三国故事提供了一组比较完整的历史案例。它每个故事都有因有果,有始有终。对于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决策,不同的决策会产生不同的状况,不同的状况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觉得从《三国演义》入手阐述一些管理学原理,是非常有意义的。”成君忆说在写作的过程中,他自己对中国文化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让成君忆印象特别深的一件事是,他有一次在火车上与一个学经济学的小伙子的对话。“我问他,你看了一些英文版的书,但你是否能看懂中文文言文版的书?他哑口无言。很显然,目前,对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无知,是现代人包括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产生偏见的原因。”他认为,当人们重新解构历史文化、文学名著的时候,毫无疑问会激起大家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再认识。
多角度:不同时代对名著有不同理解
从《水煮三国》到《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从《麻辣水浒》到《闲看水浒》、《诸葛亮日记》,一系列解构名著的书籍风行市场。接下来,会不会有作者对《红楼梦》、《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古典名著进行“乱炖”、“清蒸”、“干煸”?究竟这些作品是构建了经管理新理念?还是在歪曲名著的原有价值?
《麻辣水浒》的作者老何说他之所以解构《水浒》,是想用一种中国人易接受、易消化的方式阐释经管理念。“不同的时代对名著有不同的理解。王小波对中国唐传奇也做了解构的思考。”老何觉得这不是坏事,可以让大家多维度、多角度地发散思考。
成君忆说他也有这种担心。“我承认,‘烹饪名著’毫无疑问会对名著的原有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但是,他更觉得在当今信息发达的商业社会中,年轻人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与解构名著比起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伤害。“我想,我在一定程度上试图通过这种形式,挽留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目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