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信息技术课程的信息文化价值及其实现

作者:李 利




  [摘要] 本文尝试从文化的视角来审视信息技术课程,通过分析信息文化作为符号、行为、意义的综合体,阐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价值,并提出了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文化价值的基本途径。
  [关键字] 信息文化 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价值
  
  一、信息文化解析
  
  我们探讨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必然需要对其所承载的信息文化作一解析。文化人类学家格尔茨对文化做出了这样的解释:“从历史上留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征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命的知识和态度。”[1]显然,将文化视作意义模式,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引导、控制机制。解析这一定义,我们发现文化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核心元素:符号、行为和意义。
  1.符号:文化总是体现为各种各样的符号,文化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符号的创造。从符号的角度来看,它的基本功能在于表征。因此,从这一角度来探讨文化,关注的是符号自身与被表征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这一关系在特定语境中的交流、传播和理解。
  2.行为:符号在特定语境中的交流、传播、理解与解释是以行为为媒介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许多学者将文化定义为一种行为模式。
  3.意义与价值:符号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向人们传达某种意义。这一意义,就是“对生命的知识和态度”,即为社会群体共有的概念体系。这也正是控制行为的机制。格尔茨说,文化是“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这张网正是以思想、态度、判断、渴望或信仰等编织而成的。因此,文化的核心,就是意义的创造、交往、理解和解释。
  以下,我们尝试以此为框架,对信息文化进行解析。
  
  (一)符号表征
  信息文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由此决定了对信息文化的符号表征的考察,必然离不开技术支撑的语境。
  其一,符号表征的数字化。数字化使符号的交流、传播、复制都变得更为快捷、方便。
  其二,符号表征的集成性。作为信息技术支柱的多媒体技术,是在计算机上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技术。技术的集成直接导致了符号表征的集成,这种集合的符号表征所传递的信息是以往单一的符号表征所无法比拟的,它给人类提供的是多感官刺激的经验系统。
  其三,符号表征的高交互性。所谓交互性,是指人和计算机能进行对话,从而实现人工干预控制。信息文化符号的高交互性,使得人在与信息的互动中,占据了主动,摆脱了原来单纯“使用”信息的状态,从而也使符号的载体更具有了“人”的形态,更加人性化。
  其四,符号表征的网络化。如果说,传统的线性表征,描述的是思维的层次、归属、类推等属性的话,那么,网络化的非线性表征,则更多地反映了人类思维的本质属性:联想。
  由此可见,在技术的支撑下,信息文化的符号表征在内容、方法上都有别于传统文化,也直接导致了人类表征与接受信息的革命。
  
  (二)行为方式
  一种文化,总是赋予生活一种相对稳定的秩序和形式。信息文化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其符号表征所依赖的技术属性的高端性,使其远离于大众生活,成为少数人享有的精英文化。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与人接触的层面上,符号表征越来越接近人类的自然经验,信息技术所传达的文化也就成为大众文化。
  上网浏览,使我们的阅读从原来的文本阅读走向了超文本阅读,这种“超媒体”的阅读方式,将阅读、感受、体验,甚至于行动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扩展了阅读的内涵。博客热中,作者的写作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行为,在共同体成员的交流、互动中,在写作者与网上资源的对话中,写作与阅读、交流自然地融为一体。
  以上的变革,从表面上来看,只是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工具的应用。但是,如果更深入地探讨,我们会发现,“信息技术出现以后,不但改变了人们在遇到问题时可能想到的解决手段和解决工具,而且改变了人们预期的问题解决目标,甚至会使人产生解决更多问题的欲望和想法”。工具的使用带来了很多我们原来连想都不敢想的行为方式和结果,也就是说,对一种新的工具的掌握会放大我们对问题解决目标的预期,并最终赋予我们一种新的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
  
  (三)意义与价值
  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人们借助于符号所传达的,正是文化的机理性的意义与价值。
  探讨信息技术,我们发现,信息技术具有双重的性质:一方面,它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精华,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连同其物化的产品和服务为个人带来无限多样的个性化选择机会,这种多元化的表现与技术理性的标准化、精确性的思维大相径庭。这一看似矛盾的表象下面,昭示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本质呢?
  首先,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信息技术有着与以往传统技术不同的科学承载,即非线性科学。正是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代表的“老三论”和以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超循环理论为代表的“新三论”,以全新的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和科学方法,全方位超越了以往线性科学。两者的最本质区别,在于时空观和自然观的改变。与以时间可逆和确定性为特征的经典的时空观不同,非线性科学第一次将生命性,将演化、历史和选择等概念引入了科学,使曾经走向分裂的科学与人文,再次走向了综合。因此,信息时代,理性的内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信息时代的新理性以有机体和生命的意义理解世界,重建宇宙秩序。就此而言,新理性的开端,是科学从理想化的抽象世界向人性的回归,即由抽象概念回到现实世界,由物质回到生命。因此,尊重生命、尊重意义与价值成为信息时代新理性的核心要素。
  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化交往时代。可以说,信息文化赋予了每一个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以真正的生活的主人之选择的自由,这就是信息文化精神对人之主体性的最大彰显。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这样的文化环境也容易导致个体的主体性的极度膨胀,从而导致主体性的非人道化。这就需要社会关系的进一步契约化和法制化,将主体性置于理性、价值与意义的控制之下,从而真正实现主体间交往的平等化。
  由此可见,信息时代的新理性是对传统技术理性的超越。信息时代的新理性是在理性和价值之间、科学同人文之间真正地融合中产生的。它既强调人对自然的超越,强调人之主体性,又强调这种超越必须在价值与意义的控制之下,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人的活动的目标和历史进步的尺度。
  通过以上对信息文化的解析,透过技术外表,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技术如何支撑人们解决问题的行为,看到的是在信息技术支撑的生活交往中,所隐藏的对人性、对生命的关注,对人的主体性以及人的和谐发展的极大弘扬,这也正是信息文化的价值所在。
  
  二、信息文化观照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
  
  对信息文化的三个要素的剖析,为我们探讨实施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奠定了基本的讨论框架。简言之,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应该是信息文化的三个要素构成的三维空间。
  1.对应于符号维度,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直接表现为促使个体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
  个体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意味着个体对信息文化符号的知晓和理解。具体而言,是指个体的基本信息处理能力,即“主动选择各种信息工具,主动地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有效地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2]。只有具备了对符号的充分的认知与理解,个体才具备融入信息文化的可能。
  2.对应于行为维度,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表现为培养个体的信息化生存能力。
  所谓信息化生存,强调的是在日常的生活情境中,表现出的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行为活动,即从一个待解决的情境转移到解决方案的情境的过程。支撑这一问题解决的行为表现的是着眼于信息的理解、分析、查找、评价和使用的一系列智力活动,而这一系列智力活动支撑的便是个体的信息能力。具体而言,包括高效获取信息和批判性评价、选择信息的能力;有序化地归纳、存储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等。在熟练驾驭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将其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和交流的能力,从而激发、维持和扩展适应信息时代的终身学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