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追求语文课堂的一种“静”界

作者:雷鑫亮 曾扬明




  音乐中有停顿休止,舞蹈中有虚拟,书画中有空白,电影中有“空镜头”,文学中有“不写之写”,这使我联想到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闹的场面同时,相机适度的“休止”与“空白”,“让课堂出现一种灵敏的静的气氛”也是不可缺少的。语文课堂上适度布设静“场”,能产生为不教之教的效果。宋儒理学大师陆九渊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所以,语文课堂追求一种“静场”、“静思”、“静写”,让动静相宜,才能真正地让学生产生独特见解,闪现灵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好课!
  
  一、静“场”——还学生一个品味的空间
  
  所谓的“场”,就是给学生营造的一种氛围,一种学习环境。那种丰富多彩的媒体课件让人目不暇接,曲风不一的背景音乐此起彼伏,热闹活泼的表演层出不穷……学生静心学习课文中语言的时间严重缺实,视觉疲劳、听觉疲劳、身体疲劳的他们,能学会倾听,学会思索吗?教师自己苦心设计的情境,对学生学语习文已经形成了干扰。我们要抛弃浮澡,营造静静的读书“场”。这个“场”中没有喧嚣,没有浮躁,没有干扰,学生在这个“静场”中更容易走进文本,达到“文我合一”,进而愁文中“人”所“愁”,乐文中“人”所“乐”,情感得以共鸣。
  一位老师在上《秋天的怀念》的课堂上,《爱的奉献》乐曲一直在回荡,委婉起伏的乐曲为教室笼罩了严肃的气氛。本以为教师会停下音乐,让学生读进文本,读懂史铁生和他的母亲。可是,教师没有终止音乐,反而将音乐声音开得更响,学生在有些过于喧闹的音乐中费力地听辨老师的要求,吃力地朗读课文,但是他们的声音还是被音乐压住。再看看一些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的学生,索性不听课了,嘴里哼着《爱的奉献》。教师本想用音乐渲染气氛,调动情感,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些课堂,学生热情四溢地举手发言,个个小嘴直张,小手直举。表面上看,课堂里一片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气氛,可是冷静观察,却又不然。你瞧,举手学生无视他人发言,只顾举手示意老师要求自己发言的人大有所在,再看,不断地打断别人发言者有之,时时以否定的语言(不对、不是这样、不可能……)打扰别人发言者有之。仔细反思,小手如林的背后是缺乏倾听与思考的心浮气躁。上述现象,在当今语文课堂上屡见不鲜,缺乏的就是宁静的场,热热闹闹的背后,总是让人感到许多浮躁。
  古人说:“定能生慧。”这儿的“定”是一种“气定神闲”的安宁,是一种“超然物外”的静默。可见,“静”是人定心思考的必要因素。新课改之后的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诗意的课堂中,教师才情涌动;自主的课堂上,学生踊跃积极:立体化的课堂里,多媒体的应用接连而起,与此同时,我们不要忘了给学生营造一个静的“场”,真正让学生走进文本。
  
  二、静思——给学生一个涵咏的时间
  
  很多课堂,老师们为了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表现所谓的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便道出“下面开始交流”,或者问题一提完,不到几秒钟,就问:“谁想出来了?”“哪个先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似乎一瞬间就活跃起来了。这是老师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张扬与作秀。孰不知,学生没加思考,信口开河,这样对话的质量不是深入文本中所道出的,让人有隔靴搔痒之嫌。不如使用这样的教学用语:“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大家静静地想一想”等。我们认为,真实的语文课堂、真实的自主学习,应该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空。因为,要让学生学有收获,能自主认知、自主发现、自主建构,就得有一个静思的时空。
  学生思维暂时的“刹车”绝不是思维的枯死,恰是为思维活跃的高潮作铺垫。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老师再相机点拨,引发学生思考、议论,就会焕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趣。让学生凝神静思,教师再发挥“助产婆”的作用,就是先让思想在学生脑袋中产生出来。语文教学绝不能以紧锣密鼓的快速讨论、旋即点拨的速成代替“思想”的产生。自然,如果教师能适时地说“请大家独立思考几分钟”,“给同学们两分钟的自由思考时间”,恐怕学生的思考会更成熟,更有个性,相信一旦参与讨论,便会层浪迭起,碰撞出更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浙江青年名师张祖庆在执教《詹天佑》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师:细读课文4-6自然段,思考: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中的哪些细节,让今天的我们依然深有感触?边读边找到一些细节划下来,在自己特别有感触的词语下面圈圈划划。(教师留了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勾画、思考。)
  师:好多同学都用符号留下了读书的痕迹.现在肯定有很多话想说。谁先来说说哪个细节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为什么对它印象特别深?
  生:“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我觉得作为一个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领导.一般来说,都是在办公室指挥这些工人该怎么做。然而,他却是亲自下到基层,和工人一起去修这条铁路,非常敬业,完全投入了这个工作中。
  因为张老师重视了让学生读、画、思这个真正和文本的对话过程,因此,学生在静思后回答出的问题才是有质量的,有深度的。
  
  三、静写——供学生一个内化的休止符
  
  新课程改革以来,也有很多老师认为要把写“挤”进课堂,这是很有道理的。语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语文课堂不仅要动脑、动口,也还要动手。让学生静写,一方面,给一点“静”的时空,让学生动笔,记下心中的疑问和独特的思考,这是自主发现与建构的需要,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正是此意。另一方面,这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反刍消化的时机、一片静心回味的余地。利用这一刻的“静”,学生自主梳理、整合,融会贯通.既避免“积食伤胃”,学得积极扎实,又能在这一“静”的休止中再填补、再创造。让学生会意静写,内化文本的内容,表达文本的情感,抒发自己内心的体验,正如美术中的留白,不是空寂,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默契与和谐。
  教学《长相思》,让学生动笔想像家园中的美好生活,学生在静中感受战争的残酷;教学《长城》,让学生动笔想像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教学《詹天佑》的最后一自然段时,让学生动笔想像外国人是怎样赞美詹天佑的,感受詹天佑的杰出。这样,适时适度的静心表达,恰恰能让学生荡起思想的涟漪、孕育感悟的灵光、流露出内心的情感。教学中,还学生一片静的时空,正是让学生去进取追求、去感悟体验、去表达创造。
  “静”,是一种境界。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简约、走向真实;它可能是一种象征,标志着语文课上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宁静以致远”,从“静”做起,期待语文教师给学生多一份善听善思的宁静,憧憬语文教学多一份和谐平衡的安静。
  让我们共同打造语文教学的“静”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