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分享快乐

作者:杨 安




  [问题]如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分享?
  [问题解读]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则是合作学习中采用较多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目前,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这种学习方式也很常见,它打破了课堂上学生个体之间的隔阂,给予他们合作、探索、交流的机会。但在实一施过程中,我却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小组间不愿交流,小组内貌合神离。学生似乎对合作学习提不起兴趣,更不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也许是因为他们每人使用一台电脑而无暇顾及其它,也许这是独生子女的特性……于是,在某些课上,我特意安排2~3人为一小组,共同使用一台电脑,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小组内的合作有了一定的起色,但离期盼的目标相差甚远,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就更别提了。看来,教会学生学会分享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内容来培养学生自发的分享行为,让他们充分体验给予和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案例分析]
  问题的产生:临近期末,我上了一节信息技术综合练习课,要求同学们围绕2008北京奥运主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分组合作完成一份电子小报。在制作过程中,要求学生们能灵活应用文本框、自选图形填充等相关技术修饰版面,尽量做到图文并茂,排版有创意。考虑到时间有限以及学生的差异性等因素,我便要求各小组把从网上搜索到的素材存放在一个共享文件夹中,以便全班同学分享。
  了解任务后,各小组就忙碌起来。我发现小组内的分工还是比较明确的,有的组两位同学负责搜集资料、另一名则在设计电子小报;也有的小组选派1名“网络高手”搜集资料、其他的则共同制作小报。大约过了十分钟,我查看了一下共享文件夹,空的!于是我提醒大家,把搜索到的资料存放到共享文件夹中,又过了五分钟,我终于发现文件夹里有了1个共享文件。
  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虽然绝大多数小组都完成了任务,但却找不到几件令人满意的作品,尤其是在排版方面,更是缺乏创意、个性,很明显,每个小组都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素材的搜索上。课后,我耐心询问了每个小组:为什么不愿意把搜索到的资料拿出来与全班同学分享呢?
  有的说:“老师,您不是说要有创意吗,所以我们不想用别人的,也不想把自己辛辛苦苦找到的资料给别人用。”
  有的说:“我们组找到的素材实在太好了,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都觉得有点舍不得。”
  还有的说:“老师,您不是说过要有竞争意识吗,我们组是最棒的,所以好不容易搜索到的资料当然不能给别的组用!”
  面对学生们天真浪漫的神情,我无言以对,不能说学生说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况且,每个小组都合作得很好,小组内他们分享着大家的劳动成果,共同完成了一件作品。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在不伤害学生们积极性的前提下,如何引导他们进行小组问更广泛的合作交流学习呢?
  问题的解决:又过了一个星期,在信息技术课上,我首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圣经》里的故事,学生们都觉得很奇怪,但听得津津有味,他们喜欢听故事。
  故事的大意是:上帝带一名教士分别看了天堂和地狱里的一群人,他们都有着相同的长勺,同样围着一只煮食的大锅,所不同的是,地狱里的一群人愁眉苦脸,天堂里的这群人却有说有笑。教士很奇怪,就问上帝,上帝微笑着说:“难道你没有看到吗?这个房间里的人都学会了喂对方,不是吗?”教士恍然大悟。
  故事讲完后,有的同学若有所思,有的则哈哈一笑。此刻,我并不急于评说.只要求同学们把上节课完成的小报拿出来交流评议:
  (1)你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为什么?
  (2)选出你认为在创意、美工等方面突出的作品。
  评议的结果,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这次作品的整体水平一般,没有太突出的作品。
  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次作品的整体水平不高呢?
  生1:时间不够!我们又要查资料,又要制作小报……
  生2:查资料太浪费时间了,没时间去好好构思。
  师:老师只能给你们一节课时间,难道你们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生3:小组中最熟练的同学操作,事先在家中把资料收集好。
  生4:把各组找到的资料拿出来大家一起分享使用……
  我赶紧趁热打铁,刚才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讲的那个故事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人活在这个世上,一定要学会分享与给予,养成互爱互助的好习惯。我们在地狱里看到的那群吝啬鬼,他们宁愿自己饿死,也不愿去喂对方,正像英国诗人白朗宁所说的:“把爱拿走,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了。”有些同学可能会担心,大家做出的小报会雷同而没有创意,其实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创意不是素材的简单组合,而是对现有材料的创造性运用,现在老师决定用这节课做个实验,运用这种“小组合作、全班分享”的形式来验证一下,看看在一节课时间内,能不能做出一张令老师、也令你们自己满意的作品,好不好?
  “好!”全班同学齐声答到。
  于是我和大家商议选定了几个主题,要求各个小组把搜索到的素材,直接保存到教师电脑上名为“分享快乐”的共享文件夹中。
  不一会儿,我就发现“分享快乐”中有了几十张图片,许多精彩的文字资料,甚至还出现了几个声音文件。“嘿,效果真不错!”我心里暗暗高兴。又过了几分钟,原本在小组中负责搜集资料的同学也加入到了小报的编辑中。他们情绪高昂,各抒己见,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也许受到学生的感染,我也特别投入,融合在了其中。
  离下课还有10分钟,各小组就基本上完成了任务而且很出色。余下的时间,大家对作品自由浏览、评议。
  师:和上次相比,这次大家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
  学生异口同声:满意!
  师:大家想一想,同样是一节课的时间,为什么收效却如此不一样?
  生1:同学们的操作更熟练了。
  生2:我认为最主要还是“分享快乐”带来的好处。
  师:是呀!这种利人又利己的事。何乐而不为呢!我赶紧补充到。
  
  [案例反思]
  
  平时,经常听到老师们抱怨自己的学生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不太懂得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学生们过于信任自己,特别是不懂得与别人分享,这都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其实,这也怨不得学生,关键还要看老师们为他们创造了什么样的环境。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如何才能与别人很好地相处,是一个值得老师们认真研究的问题。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更是合作的社会.学会分享,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合作,才能集众人智慧,调整自己的脚步,开发自我的潜能,也才能将来更好地走向社会,可谓利莫大焉!
  另一方面,这一案例也让我深受启发,对学生的教育确实是一门艺术,光讲大道理是不会收到实效的,应该遵循人的本性,把这些道理体现在生活中,体现在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小事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领悟。事实胜于雄辩,在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我惊喜地发现,即使没有老师的要求,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也会自觉地分享素材、交换意见。的确,学生们是尝到了分享的快乐,分享的甜头,才会真正自愿地加入到合作的行列中来……这正所谓是一种“无痕的教育”吧,这种教育的艺术将是我永远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