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愿洒下的都是甘霖

作者:陕声祥




  听朋友讲起这么一个故事。
  小王是他们学校的一名新老师。幼师毕业担任学校学前班的老师。她活泼开朗,能歌善舞。学前班的孩子和她特别亲,都当她是大姐姐一样。一天,她带着孩子们来到室外上美术课,给他们每人发一支粉笔头。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大家现在向四周看看,有操场,有楼房,有花坛,有树木,有玩耍的同学,抬头看还有蓝天、白云、小鸟、蝴蝶。你们都喜欢什么,把它画下来,就画在水泥地上。好吗?你们还想到什么,也可以画。”孩子们都蹲下来,无拘无束地画起来。
  一节课下来,水泥地上留下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有如同彩色积木搭建的楼房,有稚拙的小鸟,有生彩翅的游鱼,还有画云朵、飞机、气球的。小王仔细地欣赏着这一幅幅画,惊叹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她眼中这不谛于一幅幅杰作。这是孩子们心灵自由时释放的能量,是孩子的心灵在有老师呵护的和谐环境中激荡出的火花……这灰白的路面因此有了生命,有了光彩,有了灵气。远远望去,如同一段彩锦。朋友感叹年轻教师的不拘一格的教学创意,并希望它们能长留于地,好让家长同学老师都来看看。
  这些画却引来一阵议论:“是谁在地上乱写乱画?把路上画得乱七八糟的?”学校领导也来了,听说是小王带领班上的同学所为,要她赶快把它擦掉。“等会放学家长看到了,像什么样子?小孩子从小要教他们不乱写乱画。像这样,成了习惯,拿着粉笔涂涂抹抹,这个学校还成一个什么样子?”小王一声不响地忍受着责备,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满脸通红,不知所措。在场的老师见状,连忙提的提水,扫的扫,擦的擦,协助小王把路面清洗干净。地面上红的、绿的,方的、圆的线条儿、图形儿不见了。湿漉漉的地面犹如刚洒下了一场小雨。
  可是滋润生命的雨水,催生的应该是嫩芽,洗却的应该是埃土、尘垢。然而,这场雨呢?
  反思:老师带学生创作的“好画”,在领导的眼中成了“乱画”。因为他们画错了地方,有违常理,有碍整洁。是的,抓养成教育应该慎始慎微。可是如果一切都以习惯、条例来约束,不许“乱写乱画”、“乱说乱动”,对于一切“例外”都一概予以否定,那如何开辟出教育的新天地,如何培养师生的创造精神呢?所谓的创造性从大的方面来说应该是开历史之先河,发时代之先声;从小的方面说是不拘一格的个性才情展示。其共同点表现为对某种束缚或习惯的反驳。但它不同于破坏纪律秩序和规则的负面行为,它带来的是积极的影响,是人的潜力的进一步发掘。案例中是老师组织学生到室外画画,不能等同我们常说的乱写乱画。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就是要我们少一些限制和束缚,给学生一片自由发展的阳光地带。小王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极大解放了学生的心灵,可以说是以创造性的教激发创造性的学,学生才能画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如果一味墨守成规,让学生正襟危坐在教室里,他们能画出这么好的画吗?
  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也许师生的创造活动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眼前。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校园中富有创造性的新生事物。细心呵护培植创造的幼苗,于“乱”中发现“好”,于“怪”发现“妙”,使人心中充满鼓舞。不然,好的萌芽会被抹掉,“好画”会被当作“乱画”处理掉。老师因循沿袭,不越雷池一步:学生暮气沉沉,少年老成。秩序是得到保证,可是失去的,被磨掉的不也很多吗?
  愿洒下的都是催生活力的甘霖,而不是浇灭智慧火花的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