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语文新课程:从问答走向对话

作者:姜洪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由于“新课标”的积极提倡,语文课程教学由“传话”走向“对话”已成为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对当前问答式教学问题透视
  
  当前语文新课程对话教学中最为显著的问题,是对话过程中问答式对话成为主要的对话形式。许多老师热衷于接二连三、咄咄逼人的连珠炮式的提问,学生少有自己的理解、思考和问题,对话基本上还是按照教师预设的问题、思路和答案,一步步“问答”下去。许多课堂提问都是由教师严格、有序的主导来控制着问题,教师把对文本的学习、探究设计成一个个问题让学生解答,学生一味等待教师的提问、解答教师的提问,从而代替了自己的理解、思考、体验和感悟。问答过程中学生惟书(课本)惟上(教师)惟他(同学),少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话语权利。据笔者综合统计的十多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提问次数,平均每节课达五六十次之多,而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却不足十个。课堂教学中充斥了大量的无效提问或问答。
  不仅如此,许多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具有极大的随意性,缺乏明确的话题中心,存在着大量的脱离学生实际、脱离文本中心、脱离教学需要的提问。问题的多而杂是当前问答教学中的又一大弊端。当前语文对话教学中的“问答式”教学不具有对话的本质和特征,是一种虚伪对话和无效对话。
  
  二、对当前问答式教学问题的反思
  
  语文问答式对话教学的问题根源,在于根深蒂固的教师中心主义和耳熟能详的课堂教学行为操作模式。教师对于对话教学产生的背景、原因,基本的理念、特点、策略以及实施条件等一知半解,以致实施的所谓“对话”教学与传统的问答式教学别无二致。这种把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式运用,缺少对对话原则和对话本质的把握,而表现出的一元化特性的对话课堂,徒具对话之形,缺乏对话之神,是另一种“传话”教学。
  “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行为根深蒂固、源远流长。教师备课时习惯于把对文本的学习探究设计成一个个便于回答的问题,教学以教案为本,教案以教参为本,教师备好了课后再灌输给学生,一切以教参和教师的理解为核心、为标准,教师的主观性、主体性代替了学生的独特性和主动性。一些教师教学能力不强,教学基本功单薄,文化知识面狭窄,自身缺少“对话”教学的能力,却又竭力想控制对话,驾驭学生,为造成虚幻的教师技高一筹的假象,便不断地抛出一个个问题,使学生永远处于弱势和劣势的教学场境之中。
  对话,作为一种意识,所换来的应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作为一种教育,培养的应是学生独立的人格意识;作为一项原则,激发的应是学生创造性发展的素质;作为一种精神体验,强调的应是学生已有经验、正进行的经验和可能最终成为学生自身一部分的经验在教学上的重要价值。语文对话教学包含着这样几层基本的内涵:一是对话各方是民主的、平等的、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各方都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愿望、权利和机会,都以自己的发展成长为根本;二是对话是主体间的互动、合作、沟通、交流,而不是单向的独白或灌输,师生双方不只是狭隘的语言交流,而是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三是对话教学意味着相互理解与融合,反映出知识的建构、意义的生成创造。
  
  三、语文对话教学策略探究
  
  根据对话教学的理论,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实际,语文对话教学应采用如下策略。
  (一)要培养对话主体平等“对话”的意识
  对话的前提是平等,没有平等就没有对话。对话理论本身就蕴含着平等观念的价值预设,承认对话双方的主体意识和价值,并保持平等状态。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提问、独白、表演的状况,注重培养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与教师讨论、与同学分享的意识,改变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课堂提问应由师生共同完成,特别要培养学生在对话教学中的问题意识。语文素养的提高正是在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实现的,学生在与文本、他人及自己的对话中逐步学会了倾听、诉说、理解与表达,不断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讨论、探究、质疑、融合,予以解决,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感素质,提升自己的精神品质,从而不断丰富语文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平等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使对话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
  (二)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师生共同设计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
  了解学生的主体需要、思维特点和学习兴趣,在提问时做到有的放矢、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是开展有效对话的重要保证。不同年龄、不同班级、不同性别的学生既有共性规律,又有个性特点,在家庭背景、知识积累、人生际遇、话语特色、兴趣爱好等各方面都表现出许多差异性,因而表现出“对话”中的不同反应。设计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目标明确。每次发问,或引起注意,或强调重点,或激发思考,或反映解决问题的意向,与学生的经验、情趣、思维、智力水平相一致。发问还要切合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采用高原式策略,提出一个问题有多人回答后,避免尖峰策略。提出深一层的问题,待学生充分反应后,再提更深一层的问题,如此循环而进入到下一对话目标。
  (三)要设计科学的对话教学目标和对话主题
  语文对话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紧密围绕“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要从语文学科中筛选出精要、好懂、有用的基础性知识和拓展性知识,构成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以促进语文对话教学的实施和语文能力的形成,丰富语文积累,提升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目标要定位于着力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即运用母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对话目标的设计上还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通过语文实践和综合性学习方式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在对话教学的目标体系中还应有机地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对话阅读,获得一定的文学素养,并逐步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受到真、善、美的教育与熏陶。
  对话是围绕“话题”展开的,对话目标设计以后,围绕目标必须确立达成这些目标的“话题”或主题。话题可能来自于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一段冲突、一对矛盾,它往往是开放的、动态的 、不确定的,蕴涵着多重的分析视野,多样性的解决路径,异彩纷呈的答案。对话教学主题形成的方式可以采取教师主导型、学生主导型和师生共商型的方式。在实际的对话教学中三者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的。还应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取长补短,互为补充,使预设和生成完美地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对话教学的效果。
  总之,对话教学与问答式教学具有本质的区别,新课程应竭力促使教师从问答式教学走向对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