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数学教学中的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

作者:许桂凤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等,一般都是顺向叙述的。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变换“方向”进行正确、科学的逆向叙述,让学生学会“反过来说”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逆向思维方式。
  倒数这一概念,是教学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等内容的基础。教学时既要使学生懂得正向叙述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还要使学生学会反向叙述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为1”。如计算工作总量的公式:工作总量=工效×时间,可引导学生逆向叙述为: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逆向叙述,对于小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训练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训练逆向叙述,要采取灵活的方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要求(由正确叙述,逐步达到叙述简明扼要),同时教师要注意防止学生机械地将“前提”与“结论”转换,导致概念的错误。如将“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反转为“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是圆”。
  
  一、在计算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例如,从低年级开始利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让学生进行如( )-3 =8,5+( )=11口算练习。使学生在“顺想”受阻的情况下,产生“逆行”的愿望,即当学生由“前门”不通,想到去寻“后门”之时,则增长了“此路不通”,去“另辟蹊径”的智慧。这样使学生在“算减想加、算加想减”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反过来想”的方法解决问题,坚持这样的练习,到了中、高年级再扩展到乘、除法计算和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等。
  又如,在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梯形面积的基础上,让学生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是500平方厘米,它的上底和高分别是24厘米与20厘米,求它的下底是多少厘米”。学生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转换出“梯形的下底=梯形的面积×2÷高-上底”的公式,并据此求出下底。这样,在逆向运用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在分析应用题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有相当一部分“逆向型”题目。这类题目,一部分是“反叙型”的。例如,“二(1)班有女生30人,比男生多5人(或比男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这类“比多”要减,“比少”要加的应用题与“正叙型”的“多加”、“少减”的题目,其运算相反,较难理解,往往造成解答错误,是教学的难点,加强此类题目的练习,可有效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再如“学校六年组人数比二年级人数的2倍多48人(或少48人),六年组有496人,二年组有多少人?”这是一道较复杂的“反叙型”应用题,其逆向分析为:六年组人数减去48人,相当于二年组人数2倍,二年组的人数为(496-48)÷2=224(人)。
  另一部分则是“反向型”的,即题目情节发展与生活行为过程相反。
  例如:“3个学生2天可以植树200棵,照这样计算,5个学生植树700棵需几天?”这道题的情节的发展是反向的,解题时需要改变思维的方向,采用逆向思维进行分析。
  
  三、在分析数量关系中,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是在分析数量关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常用的方法有综合法与分析法。所谓综合法是从条件到问题“由因及果”的思维方法,即从已知到未知进行证明或解题的思路。所谓分析法是从未知到已知,即由问题到条件“执果索因”思维方法。这种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条件的思维方法,其目标明确,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推理有序,极利于逆向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一个工程队计划修660千米路,已经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75千米,剩下的要3天修完,平均每天要修多少千米?”教学时引导学生逆向推理,要求后3天平均每天要修多少千米?需要求出后3天还要修多少千米,先要求出已经修多少千米。这样,在上述推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此外,在应用题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互逆性变题训练,即把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与问题对换,使问题变成条件,条件变成问题,在相互转换中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