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新课程实施中应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

作者:赵传义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标准未动,理念先行”,课程理念先于课程内容确定,并先行推广和宣传。“理念”一词可理解为“用来指导实践的理论上的或理性的观念或思想”。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相统一”。也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必要的(必修)和充分的(选修)的发展。在课程理念落实和课程方案实施方面,我们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充分的发展”和“必要的发展”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双全”教育方针。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可谓“必要的发展”。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还提出“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可谓“充分的发展”。
  “让每个学生都在必要发展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可看成是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据此,新课程的内容设置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可选择性。
  
  二、正确认识“自主”
  
  新课程以“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基本特征,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在新课程方案中多次出现“自主”一词,“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等等,自主学习强调作为个体的学生学习的计划性和主动性,改变从小学、初中甚至一直到高中都“以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为完成学习任务”的现状。这里要求教师和课程内容为学生学习的计划性提供空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是计划性的保证。
  关于“自主探究”。本人认为在中学阶段,即使是在高中阶段,仍要以“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探究”为主,由于所掌握知识和所具备能力的限制,使得大多数没有教师指导的探究成为“盲目的、费时、甚至没有结果的”探究。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在美国叫“挑战性学习”,目标是明确的、方法是有待探究的、途径和手段是多样的。我们认为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权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是同样重要的,“见微知著”是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
  
  三、正确认识“三维目标”
  
  “重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可发展性,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拓宽基础内涵”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将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维度,是对课堂教学作用的全面要求,是对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
  三维目标是在“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基础上提出和确立的。在《课程方案(征求意见稿)》中的提法是“学科课程目标要从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在《课程方案(试行稿)》中调整了它们的次序,删去了能力一词,增加了情感一词。
  从课程标准中所给三个维度的行为动词来看,三个维度分别描述了学生学习活动的三个方面。不过在上海的数学课程标准中,还是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分为“过程与经历”和“能力培养与方法习得”两个方面加以阐述的。
  知、情、意、行的统一是有效学习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此次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了过去《教学大纲》中的思想教育维度,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使得教育更加人性化,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重视学生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提高的同时伴随良好情感和态度的发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对学科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突破。新课程提出“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和谐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在学习活动中,良好和健康的情感态度可以分为,对所学内容的热爱,追求真理意识的形成;对所从事的学习活动的热爱,终身学习愿望的形成;对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学习活动场所(学校)的尊敬和热爱,形成愿意学习的意向;对学习结果的崇尚,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形成终身学习的动力。
  每一项活动都会伴随着情感、情绪的发生,愉快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愉快的学习情绪体验会使学习活动产生良性循环。
  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充分发挥良好情绪体验的激励作用,促成学生学习成就感的产生,以树立较好的学习自信心。这些观念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本人在这里要提出的一个观点是,青少年的学习过程即是其身心的成长过程,人的成长应该有较丰富的情感体验,而不应该只生活在一片赞誉声中;在帮助其树立信心的同时,还应该教会其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特别是在高中,一些廉价的称赞有时给学生带来的是反感。真诚的感情是产生有效教学行为的基础。
  情感是连续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非常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良好的学习情绪得以持续发展。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即使是高中生,也是思想未成熟的刚度过少年期的青年这一特点。他们的可朔性强、思想波动性大,在给其较大的发展自由度同时,一定也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约束。例如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暂时所取得的成绩,小有成就便沾沾自喜,不可一世;稍遇挫折,便悲观失望,暗淡一切。这些在他们身上发生都是正常的,但也都是要通过不断地纠正和体验来逐渐形成健全品格的。
  
  四、正确认识课堂中教师的作用
  
  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课堂,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有些专家将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定义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事实上课堂是学生集体活动的课堂,既然是集体活动就需要组织者,自然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他们肩负着促进、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的任务,这些主张充分地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征。但还应该看到,教师是专业化人士,他们是课程实施的承担者,是课程目标的落实者,是具体课堂目标是设计者,是教学进程的控制者,所以新课程仍然不能忽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旨在强调学生合理地计划分配学生的自主时间,强调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旨在强调学生在课堂上要主动参与,积极建构,敢于质疑,善于发现,长于总结与反思。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但并没有削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是任何内容的学习都是可以仅靠“自主、合作、探究”就可以高效完成的。合作离不开个体的独立思考,不然合作是肤浅的;探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不然探究是低效或盲目的。
  总之,改革是扬弃不是全弃。对新课程要本着学生发展第一、实践效果第一的原则,积极投入,仔细体会、理解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不能盲目地、形式地、教条地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