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基于“易式样语言”的地理课堂教学初探

作者:赖伟强




  [摘 要] 以易中天教授在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上通俗品三国的“易式样语言”为启发,对当代地理课堂教学的教师语言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易式样语言 课堂教学 通俗易懂
  
  一、话题的提出:教师的语言是上好一堂课的灵魂
  
  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他对于史学,应该算是个“门外汉”,但是他最大的长处是能绘声绘色地“表演”历史情景,用通俗而时髦的语言吸引听众。“韩信是待业青年”“刘备对诸葛亮的好,就像老鼠爱大米。”“朝廷派人去查吴王,也没有发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嘛”(——这就是“易式样语言”)用通俗的语言翻译正史,易中天就是用这种手法将西汉前期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表达出来。
  联系到课堂教学语言。一个贴切生动的比喻引得同学们开怀大笑,茅塞顿开;一句幽默的批评,使同学们既放下包袱又羞愧不已;一段精辟的阐述,让人终生难忘。所以,人们常说“教师全凭一张嘴”,此话在一定意义上是有道理的。
  我们姑且勿论易先生的解说全面与否,准确与否,科学与否,这仅是娱乐性的通俗文艺罢了,就像清史专家不必找《还珠格格》的茬一样。但至少他所倡导的运用当代语言和诙谐说法这一点很实际也很实用。本文之所以要专题探讨之,正是基于这个缘由。
  
  二、话题的探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后现代”语言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这充分说明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武器,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作为中学地理教师,我觉得地理课堂教学也可以结合上面的“易式样语言”作不懈努力,尽情探讨。毕竟地理课是一门边缘性很强的学科。在此我不敢妄言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表现激情,怎样表现“后现代主义”,但我们多多少少要有点“易式样语言”。在这例举一些个案来对新课程课堂上教师的“后现代语言”(或对“易式样语言”)的呈现作一个粗浅的阐释。
  1.“易式样语言”第一招:先“声”夺人,准确清晰,架势要有。比方说工作不久的新老师肯定不具备丰富的经验,对教材的把握不是那么稳,但是如果我们有语音优势,普通话标准,表述流利,话音热情投入,音调高而平,必定会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
  2.“易式样语言”第二招:做足功课,信手拈来,自信要有。地理对于“说”者,有丰富的内容可讲,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一本地理书在手,想想,足不出户,可尽知天下事!学生对地理可谓知其一二而又渴望深入了解,所以对说地理的人来说,完全有内容可讲。说到海洋和陆地,涉及到张骞出使西域、马克波罗游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游世界、郑和七下西洋,潇潇洒洒,娓娓道来。还有,用一个以少胜多的古代战役,就能让大家记住一个赤壁;其实中国绝大部分的地名都是有故事的,只要讲故事,大家都爱听,听了故事地名也就记住了,道理无非就在此。
  3.“易式样语言”第三招:讲“俗”讲“活”。这个“俗”字可不是贬义,正因为易老师把历史讲俗了,才有那么多人愿意去了解,愿意去听,愿意成为他的粉丝。我也同样认为很多学生都不会去主动去了解和研究地理的,因为地理从初中以来一直被学生看作是杂课,地位低下,那种描述性的规范性的语言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作为老师来讲,首要任务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俗”的、“活”的来导入或解释,通过生动平实的语言介绍,大家都会很容易接受和理解。例如讲授时区、日界线时,可以悬念引入:“提个很废的问题,姐姐大还是妹妹大?……”;再者,讲授地理必修第三章区域的能源资源开发条件时,传授怎么样进行能源基地建设呢?课本讲得相对文雅,“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其实很easy啦,山西资源丰富是吧,要进行开发建设,丰富就挖多一点,‘挖多一点就是叫做扩大煤炭开采量’,挖出来很多积在那里,那就运快一点,多建几条铁路,运出去市场卖,‘运快一点就是叫做提高晋煤外运能力’,我们都知道单单卖煤卖不了几个钱,就像一棵树,把整棵树拿去卖,一定很便宜,如果把树加工一下,变做牙签,变做桌子椅子凳子,变做精美的雕刻艺术品,等等,转换一下思维,就能卖到好价钱,山西卖煤炭也一样,要想挣多点,简单,加工转换一下……”
  4.“易式样语言”最后一招:要有独特的说地理风格。注意,说书技巧和地理知识点结合,深入而浅出,思路清晰,语言幽默。例如教到“昆明准静止锋”成因,一般传授性讲解: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者遇到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持续性阴雨连绵的天气。我们可以考虑用到“易式样语言”即:“来自北方的冷锋借胜势一路南下到达昆明,势如破竹,但是由于距离远,舟车劳累,长途奔袭肯定累死了,后勤又给养不足(远离冷锋发源地)以致没多少优势,再加上沿途山地阻隔,本来都很累了,又被你挡来挡去,势力肯定会减弱,不要忘了,南方还有一个叫暖锋的家伙,它是一直都存在的,不过冬天是比较弱势的,却可以借山地优势,依托有利地形,成功阻击冷锋,当暖锋的势力与冷锋相当时,双方就在那耍太极,你推我挡,推来推去,故长期停留昆明……”可以想象一下,加上你丰富的表情和身体语言,那一刻会有多少双眼睛深情地望着你。
  
  三、话题的延伸: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掌控
  
  讲课不是表演。设想一下,如果为了追求完美而去刻意修饰声音,那将不再是先“声”夺人,而是喧宾夺主;如果为了抑扬顿挫而去模仿三味书屋里那位老先生摇头晃脑,恐怕只会让学生窃笑;如果满课堂俏皮话,热闹倒是热闹,却难免让人有舍本求末之感,只能是活跃有余而深度不足。我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激情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性,即把学生的注意力、思维集中到知识点上,要能够触动学生的“穴位”,使他们处于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甚至灵感,在瞬间迸发出火花。孔子讲“循循善诱”,关键在于“诱”,虚张声势的作“秀”,只会转移学生的兴奋,酿成南辕北辙、取而不得的悲哀后果。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多想、多运用一些直观的、生动活泼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轻松牢固地掌握新知!
  所以,对于新时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我初步探索的结论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适度地掌控“易式样语言”!
  
  参考文献:
   [1].陈秀红·《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调控学生的注意力》·《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7-8.
   [2].谭永波、朱怀方·《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激情表现》·东莞市教研会,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