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谨防课堂提问中的“虚化”现象

作者:严卫林




  [摘 要]课堂教学摒弃了“满堂灌”和“填鸭式”,然而一些教师没有把握教育真谛,导致课堂提问出现了“虚化”现象。表现为:数量上的泛滥化、质量上的浅层化、对象上的不平等化、主体上的弱化、时机上的随意化。本文即对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课堂提问 虚化 现象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有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课堂提问犹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浮华背后,课堂提问中的“虚化”现象已逐渐显山露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以免得不偿失。
  
  一、数量上的泛滥化
  
  课堂提问作为师生双边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给自己戴上“真革命”的帽子,贴上“真课改”的标签,有的教师将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引向了另一个极端,以问为主线,一问到底。他们惟恐课堂提问的数量不达标而有“满堂灌”和“填鸭式”的嫌疑,被戴上“不革命”的帽子。把是否提问以及提问的多少当作课堂教学优劣的重要指标,看作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的“分水岭”。
  笔者曾听过一堂政治公开课,开课教师前后共向学生发问达80多次,一个个问题就像“连珠炮”似地向学生“狂轰烂炸”,学生应接不暇、疲于奔命、穷于应付。试想,如果一堂课就有80个问题,每天仅以6堂课计算,学生一天需要回答多少问题?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数量并不等于教学质量,错误地认为课堂提问越多就越能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效益自然也就越高。于是,把课堂提问当作“万金油”,贪多求全,多多益善。
  事实上,一堂课上是否真的有必要如此频繁提问,这么多的问题会带来什么样的副作用?众所周知,教师提问数量过多,容易使课堂教学演变成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反成了“配角”,有名无实;加上由于学生被动地接受提问,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继而养成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过分地穷追不舍,步步紧逼,也会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和视角疲劳。教师过量地提问使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进行独立自主地思考,也无需主动地提出问题,最终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的丧失和情感的麻木。
  
  二、质量上的浅层化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潜能;不是任何问题都可以“启情诱思”,开启学生的心智。教师在提问时首先要考虑到提问的实际效用和真正价值,所提问题是否真的能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在多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而在平时,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教师课前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精心创设问题情景。上课时信口开河,不着边际地为提问而提问,或过难、或过易,只求数量、不管质量。许多问题由于过于简单,毫无“认知冲突”,缺乏“思考困惑”,学生即使不用思考也可以随口回答。比如有些教师在上课时习惯性地问“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等简单低级的问题。这样的提问不但不能激起学生思维,反而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学生容易养成浅尝辄止,随意应付的坏习惯。而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切实际,或过于深奥、难以琢磨,或大而无当、虚张声势,使学生无从下手,难以应付。这样的提问既浪费了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又打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提问设计必须科学合理,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既要保量,又要保质。问题要有一定的广度、深度、梯度和坡度,否则不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丧失提问的价值。既不能让学生觉得轻而易举,唾手可得;也不能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只有那种高于学生原有心理、智力和能力水平,经过学生主观努力后能够达到,即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创造的源头活水。
  要切忌提问时的极端化,那种过露、过简单、过肤浅,学生不费吹灰之力,不假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会降低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反之,如果提问太深、太难、太繁、太偏,会使学生望而怯步,不敢问津。恰当的提问应是“若隐若现,可望可及”,要由易到难、由简而繁、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对象上的不平等化
  
  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身份和地位都是平等的,他们应该享受平等参与课堂教学的权利。作为教师理应努力创设条件保证每一个学生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是所有学生的权利和机会都得到了真正的保障。有的教师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达到预设的目标,提问时往往偏爱成绩优秀、思维敏捷的学生,优秀学生成了课堂提问的“宠儿”,频频亮相,风光无限;而中等生和后进学生则成了“孤儿”,无人问津,将“大众”变成了“观众”,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即使有时后进学生被“临幸”,要么是象征性地提问,要么是惩罚性地提问,以问代罚,提醒他们要提高警惕,不能走神和分心;在评价时也以“另类”的眼光看待,当学生回答不出时,横眉竖眼,数落、讽刺、挖苦之声不绝于耳,让学生心寒,严重挫伤了后进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进一步拉大了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教师的不平等做法对于优秀学生是一种肯定和鼓励,可以激发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勇气;对于后进学生则是一种打击和排斥,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边缘人”,以至对课堂提问望而生厌,甚至深恶痛绝。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出不同程度的问题,既要让成绩好的学生发言,又要让成绩一般甚至后进学生回答,这样以点带面,共同提高。尤其是要把注意力向后进生“倾斜”,多鼓励、关心、呵护后进学生,给他们创设机会和搭建平台。对于他们发言中提出的见解,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和“闪光点”都要及时肯定和表扬,以使他们从中找回自信,尝试成功的喜悦,进而扬起奋发向上的风帆,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时应对中等生和优等生提出相应程度的问题,让其“吃得饱”和“吃得好”,使课堂教学达到“百花齐放”、“三生”有幸。
  要切忌提问时的片面化,或提问只限于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把中等生或后进学生晾在一边,不闻不问,使其当作优秀学生的“陪客”和“伴读”,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同时由于经常不提问中等生和后进生,使他们放松了警惕,在平静的港湾中“安全休息”,不思进取,导致“贫富分化加剧”。或片面地“钟情”于后进学生,觉得“有油水可榨”,课堂提问频频向后进学生闪击,狂轰烂炸,使其应接不暇,由于基础较差,经常出现“卡壳”现象,从而挫伤了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后进生“破罐子破摔”,不进却退。
  
  四、主体上的弱化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着课堂,垄断了沟通,学生很少有主动发问的机会,其主体地位被无情地剥夺了。教师为了便于驾驭课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习惯于高高在上,把持和垄断着课堂提问的主动权,或是非问、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把“满堂灌”异化为“满堂问”,学生则被动举手,仓促应答,惟独缺少师生间互动式的问答,尤其是学生丝毫没有主动提问的勇气和意识。这种课堂提问充其量还只是停留在认知的层面,促成了课堂教学的虚假繁荣,严重阻碍学生心智发展,造成学生思维惰性。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一怕学生旁逸斜出,横放一枪,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妨碍课堂教学进度;二怕万一回答不出学生的问题就会“失面子”,有损教师“光辉形象”。于是,对于学生的提问不是满腔热情,而是百般压制、万般挑剔,以至于出现“幼儿园学生是问号,小学生是逗号,中学生是句号”的可悲局面,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日渐弱化,问题意识逐渐消失殆尽。
  理想化的课堂提问应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以自己的思维和眼光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则根据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归类和深化,或从中发现值得师生共同探究的新问题,引领学生共同探究解惑。这样的课堂提问意味着问题主要由学生发现并提出,教师只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引导和帮助,而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余地和亲身实践的空间,有效到保证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蕴涵着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思想,体现了教育对学生的终极关怀,反映了教育对于学生自我创造的价值认同。这样的课堂提问才真正返璞归真,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了学生的个性。
  
  五、时机上的随意化
  
  不少教师由于缺乏精心准备和科学设计,提问时随心所欲,心血来潮,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由于没有把握火候,抓住机遇,使学生徒劳而无功,达不到预期的提问效果。课堂提问必须根据教学规律,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尤其是在学生原有的心理状态和知识水平与新的求知需求发生冲突,产生求知欲望时提问的效果最佳。为此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制造这种冲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愤悱”、求知状态。可以在新知与旧知产生矛盾中设问;可以在相关知识的联系或类比中提问;可以在重点、难点问题上提问;在易错易混淆地方提问;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提问;也可以鼓励学生课后探究时提问……总之,课堂提问要要抓住机遇、掌握火候、恰到好处,对症下问。
  “一石激起千层浪”,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犹如在平静之中掀起波澜,造成课堂教学的跌宕起伏,打破学生思维的抑制状态,使学生兴趣盎然,精力充沛,继而产生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想意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要切忌不假思索、想当然地随意发问;或追求形式,华而不实,为提问而提问,以戴上体现课程改革的帽子;或不着边际,隔鞋抓痒地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