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国外母语课程改革对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作者:郭运青 李亚娟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全面进入高原期的今天,语文课程改革的出路问题又重新摆在我们面前,国外的母语课程改革在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母语教育的民族性以及母语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对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母语语文课程改革 语文教育
  
  中国的语文教育自1904年独立设科以来,一直是个颇受争议的话题,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在此过程中,我国的语文教育有了长足发展。纵观百年来中国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我们的语文教育既保持了民族特色,又始终处于国际母语教育的大格局中。
  虽然各国的母语教育各有特点。但是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其中也有很多共性,共性的东西我们要借鉴。而一些个性的东西同样也对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有着深刻的启示。当前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高原期,在这个时候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国外的母语教育改革对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慎重地调整课程改革的方案。
  
  (一)以“听说读写”并重的母语课程取向
  
  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的总体看法和认识。语文课程取向就是语文课程“走哪一条路”、“走向何方”的问题。语文课程的总取向规定着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目标的运行轨道,规范着各级语文教学活动,它直接融入到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的各级目标中,从而影响我国语文教育的效果。
  综观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语文课程取向,它们虽然各有侧重,如注重“参照性文化遗产”是法国语文课程的主要取向。但如果仔细审视各国的课程实施方式,就会发现有一个共性的东西: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课程取向。各国在母语教育发展过程中都一致认为。母语教育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和文字表达能力。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实际上把语文作为一门纯粹的知识课来看待,注重语、修、逻、文知识的灌输。在经历了一次次的语文课程改革和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之后,我国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也提出了听说读写并重的课程取向。这不仅是对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经验的借鉴,也是对语文本质特征的回归。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是任何一国的母语都应该担负的责任,同时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是由语文课程的特征所决定的。语文课与其他课程不同,我们只有认识到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才能使语文课成为真正的语文课。叶圣陶先生也曾明确指出语文应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两个方面,听说读写课程取向的确立也符合叶先生对语文的介定。语文课程改革要取得成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取向,这样才能保证改革方向的正确性。保证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课程设置
  
  爱因斯坦曾说过:“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对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重要作用。正是基于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公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1998年12月,日本颁布的初中《语文教学指导纲要》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初一年级要“重视自我思考”,“以必要的材料为基础形成自我的综合性思考”;初二及初三则要“加深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方法”。“加深以各种材料作基础的自我思考”。为此,日本专门编写了与之相适应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材。以确保这些目标得以实现。
  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在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够。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尚未明确提出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明确指出了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认为高中语文应在继续提高学生的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但只是很空泛地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没有提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更没有编写与之相适应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材,这使得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无法真正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也就没法实现,从而导致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无法实现。
  
  (三)以民族性为根基
  
  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交际工具。而是反映一个民族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反映这一民族的文化特色,同时民族文化也附着于语言文字得以传承和发展。西方各国母语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但是他们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各自母语的民族特征,注意发挥母语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如,韩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就要求国语课要培养、创造有韩国特色的国语使用能力和态度,培养未来的民族意识和良好的国民情绪。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但是,现在却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对民族文化知之甚少加上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盲目地追求和崇拜西方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却不屑一顾或妄自菲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我国语文教育的失败。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教育,语文教育应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途径和方式。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工具。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不仅要传承“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的传统,而且要注重语文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和延续的功能,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我国的语文也要根据汉字的特点进行教学,提高学生感受文本的能力。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的结构反映了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特点。因此我们对汉字或者汉语言的阅读和理解光靠认识、解释是不够的,还要靠经验的体会和领悟。以进入汉字所提示的文化语境,从中去领悟和感受汉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及情感意义。注重对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以实现语文学习方式转变为首任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学生的接受为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纵观世界各国的语文课程改革,都十分注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探究性学习方式在世界各国的母语教育中都很有市场,如英国在语文考试中的研究性学习主要目标是探索文中句子、段落和章节的确切意义,鼓励学生,对语文,哪怕是经典名著,做出个人的解释,不仅在语文教学中倡导探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上也体现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在几乎所有的课文后面,都备有索引及有关参考资料,供学生探讨研究、预习课文之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再是单纯地、一味地接受,而是教师为学生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加以综合并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由单一的线性结构模式向多元的主体结构模式转化。而由于受传统语文教育和考试制度的影响,以及师资力量的限制,新课程改革虽然提出了探究性学习方式,但是却没有在教学一线得以贯彻落实。我国的语文新课改的当务之急是首先转变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我们的新课改才能够顺利地进行,新课改所提出的一系列改革策略才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