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五遍读书法

作者:苗刚锋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的基本技能之一。教学大纲把阅读能力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提出来加以强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们也深知其意,并经常用“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这些话来教育学生。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真正能做好“读”,能把读的要求落到实处,落到点子上,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忽视读的重要性,这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分析完课文,讲清文章的结构,知道文章的主题就够了,读,只是辅助,读不好也没什么太不了。所以,自己不用心去读,当然学生也读不好。而比较普遍的是第二种现象,那就是老师非常重视读,但对重视往往有两种偏激的认识:一种是过分强调多读。这种教师一上课就会让学生读够5—6遍。然后男生读完女生读;个人读完集体读……这样一来,忽视了对读的指导,忽视了读的质量,一味的追求遍数,不仅浪费了学生的精力和时间,而且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另一种是教师本身极其重视读这个环节,自己很下工夫,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部分教师,上课伊始,便滔滔不绝,慷慨激昂,自我陶醉地做范读。完全不顾学生是否做好准备,正所谓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以上两种现象都表现为,对读这个教学环节安排没目标,具体操作没计划,教与学严重脱节。我针对这两种现象,在自己的实际工作实践中摸索了一种读书法,在教学中效果很好,我称之为“五遍读书法”。
  1,自由式朗读。就是让学生随意朗读。第一遍,要求学生一口气读完,旨在让学生了解全文概貌,从整体上认知课文,另外。第一遍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尽兴地读,声音高低均可,可以让学生边阅读边把生字词圈出来,但不要停下来查字典或词典,以免影响整体文章的把握,而把文章读破、读散。因为默读,大脑接受的信息来源于视觉,听觉的功能没用上。比如,熟识的字,也有可能读错,非常简单的句子也可能读的掉字或停顿不当或重音不准。如果是默读,这些错误就无从发现,只有朗读,才能将视觉和听觉的信息同时作用于大脑。便于形成正确的思维和及时地改正错误。
  2,比较式朗读。即教师做示范朗读。在学生读完之后,可将圈出的生字词查一下字典,然后,教师做范读,让学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生纠正以下错误,①读错而不自知的字词。②不准确的重音、停顿、语调等。这样,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地更准确了。
  3,推究式默读。在教师对课文的主题、结构等做一些提示和启发之后,让学生带着一些有侧重点的问题去默读。此时,学生们的读是有目标的,要求他们边读边思考,去发现文章的脉络走向。挖掘文中的深远意境,体会作者的独特匠心。因此,此时用默读,不至于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能使孩子们集中精力去领悟、去思考。
  4,表演式朗读。这要安排在课文分析完之后,学生对文章的主题、结构、艺术特点等等已理解,此时,教师做表演朗读或让学生听配乐录音效果会更好。如果教师朗读,要求教师读音正确,流畅地读出文章中词、句、段、篇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要铿锵悦耳。声情并茂。而学生的听正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之教师的表演,学生们会更深的理解,并使之升华到更高的境界,陶冶了学生情操。
  5,自我陶醉式。学生回忆、理解、品位意境地阅读。在教师朗读的同时,课堂内气氛已达到高潮,这时的学生完全沉浸在文章的意境里,他们会不自觉地、自言自语地跟读起文中的佳句。他们或被其中激昂的文字所振奋,或为其流畅优美的诗句所陶醉,或为其犀利雄辩的论证所折服。或为其悲惨凄美的描述而潸然泪下。学生们或闭目摇头,或凝眸沉思,进入了驰骋想象的王国之中,陶醉不知归路。
  运用“五遍法”读书,不仅可以避免学生枯燥的“死读”,节省了大量时间;还可以避免教师勉强的“硬灌”,提高了教学质量,并且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教师、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师生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对方,使教与学有机地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