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人文精神的伟大实践

作者:陈立生 金培元




  20多年前,由华中师范大学姜乐仁教授领衔倡导了新时期的“启发式教学实验研究”。20多年来的艰辛探索与实践,这一实验研究已结出累累硕果,并构建起“现代中国启发式教学新体系”。现在,启发式教学的新理念已经植根于中小学教学改革这块广袤的土地。有力地推动着广大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蓬勃开展,并广泛地运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之中。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五条中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此启发式作为一种教育方法率先进入了我国的法律,由此可见启发式精神的巨大力量!
  品读关于启发式教学新探的论著,笔者真切感悟到启发式精神的流光溢彩。尤其为姜教授在现代中国启发式教学实践中探究出的深邃的教育理念和细腻的人文精神所折服。分明可见,现代中国启发式教学实验研究,实质上就是在中小学教改领域里对人文精神的一种孜孜追求和全新注解,更是对人文精神的一种实实在在的伟大实践。
  
  (一)现代教育呼唤人文精神
  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倡导和体现“人本”核心的人文精神无疑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人文精神”一词尽管最早出现于文学创作和文艺领域。但它却反映在现实生活中。所谓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人文性等。其实就是人文精神。目前对于人文精神的看法也存在着不同意见。但一般来说,人文精神是指在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思考中对人的主体地位、人的存在价值与世俗欲求的肯定与尊重,是以人为中心的具体反映。它的实质与核心,是强调“人之所以为人”! 《易经》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志在超越”的精神,标志着人对物、对自然的超越,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终极关怀”。而作为最能体现“终极关怀”的教育来讲,更强调人文精神。因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体现人的价值,关怀教育就是关怀未来。未来不是人们要去的地方,而是要人们去创造的地方。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和人的幸福联系起来,和人的自由联系起来,和人的尊严联系起来,和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使教育不只是人获得生存技能的一种途径,而且通过教育,使人的个性焕发异彩,高品位的人生需求得以满足,精神世界得以丰富。一句话,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应该是——展示人的个性,塑造人的心灵,贴近人的生活,这才是教育的人文精神的应有之义。而现代教育的一次次改革,都是基于这一目的,希望最大限度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现代中国启发式教学实验,正是针对实现对儿童的“终极关怀”而进行的有益探索,从以生为本的侧面让教育回归。
  
  (二)现代中国启发式教学实战着人文精神
  启发式的话题应当说由来已久,它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中国的先秦和古希腊时代,作为一个教育原理的提出。应当首推我国教育的鼻祖——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精辟论述,即要求为师者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教法。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围绕智力开发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而进行的教育方法的探究也如雨后春笋。启发式教学自然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青睐和重视,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思想内涵。
  
  姜乐仁教授主持开展的现代中国启发式教学研究(本文以下所有使用的“启发式”一词,均为“现代中国启发式”的同义语),一开始就提出了“启发式不单纯是一种‘法’或‘式’,首先是一种教学论思想”的重要论断,这一科学论断,为现代中国启发式教学研究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并注入了它应有的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而且象一根红线。始终贯穿于实验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姜教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他带领的团队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可以说将启发式的人文精神演绎得活灵活现。
  1.对学生的激趣和思维启发是启发式教学实验的前提。“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是启发式教学的策略思想和行动指南”,因而,在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实践中,始终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放在首位,通过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学生自会产生疑问,而疑问促进思维,思维激发学生欲望,这样一个“无疑——有疑——无疑”的教学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自然转变,也融洽了师生关系,自然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必然会成就教师。从湖北宜昌市夷陵区的实践来看,一大批教师在启发式教学实践中脱颖而出。逐渐锤炼成为振兴区域教育质量的中坚力量就是例证。
  2.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启发式教学实验的关键。启发式倡导要把学生学习的热望激发出来,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把启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必然成为启发式教学研究的一个出发点和着力点。因而广大的实验研究工作者们尤其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讨论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习惯不仅为学生掌握知识所必须,而且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可以说启发式对于促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也会发挥重要作用。
  3.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启发式教学实验的归宿。启发式构建的“以启发思维,培养和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等为基本方法”的教学新体系,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也是素质教育的着力点,特别是在全面推进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启发式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和方式、可以说启发式教学体系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和范本。
  4.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验开始的研究是启发式教学实验的创新。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于一体的科学实践是启发式实验的创新之举。并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验开始,以教材改革为突破口,一步一个脚印,积流成河,厚积薄发,并逐渐渗透到整个中小学教改领域,成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成功范例。
  5.尊重历史,崇尚科学是启发式教学实验永无终结的动力。启发式系列论著“开篇叙语”就开宗明义:启发式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值得永恒探索的课题。这是启发式研究者们尊重历史、崇尚科学的求实精神的表白,他们承前启后,开创未来,构建的启发式教学新理念,可以说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又一历史性贡献,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互相辉映的动人篇章。
  
  (三)启发式让新课程凸现人文精神
  如果说从小学数学教改实验开始的启发式教学新探是对现代教学观念与方式的探索与实践,那么如火如荼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则是教育顺应时代的客观反映。如今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有人疑惑:研究性学习会不会淡忘启发式曾经所经历过的艰难探索?启发式会不会因为新课程的实施而激流勇退?笔者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古老而全新的启发式也好,新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也罢,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满足时代发展对社会成员的内在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革除现行教学体系中的陈规陋习——“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确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儿童中心”、“儿童兴趣中心”、“活动中心”。实质上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具有同一内涵的两个不同的提法。同时新课程的实施,也实质上是人文精神的新的伟大实践。更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而作为已经积淀过丰富经验的启发式当之无愧。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中国启发式定会与时俱进,确立全新的教学观,不断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不断激励师生共同领悟知识的无限风光和创新的伟大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