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任务式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作者:陈艳颖




  在外语教学界,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任务教学法”,旨在使语言教学真实化。使课堂社会化。所谓“任务”就是“交际性的语言运用”。是学生参与的有目的的交际性活动,以促进语言学习。在这种交际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意义上而不是语言结构上。任务式阅读教学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阅读前(Pre-reading)
  1.介绍课文。教师针对文章的难度、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向学生介绍阅读材料的话题内容和有关文化背景知识,从而使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这种介绍不要太长。不要有太多的课文内容或与课文无关的内容。更不能是教师的“一言堂”。鉴于此,教师可设计一些与阅读材料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有启发性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或分组讨论和发言:教师还可以就阅读材料的内容提出一些预测性的问题。或根据阅读材料的题目让学生猜测内容,这些课堂活动都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使他们想读、愿意读,并且把读前活动放到了有一定交际的课堂活动中进行。
  2.确定阅读目的和阅读方式,提出具体的阅读任务。不同的阅读目的决定了阅读方式、阅读速度的不同。教师应在阅读前的准备阶段让学生明确每一教学阶段的阅读目的、方式,使学生能在具体的阅读目的、方式中知道应该掠读什么,跳读什么,细读什么,并且体会到并非通过细读弄清楚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才能读懂全文。
  3.处理新的语言点,如词汇、句型、语法结构等。这里并非要把课文中所有的生词、新句型在这一阶段都教给学生,因为有些生词或句型没必要进行细致的解释,而有些生词是需要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推测就知道其含义。因此,教师应选择一些影响文章理解的关键词语及疑难语法结构进行解释,从而扫清学生在阅读中的理解障碍。
  
  (二)阅读中(While-reading)
  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弄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手法,课文的体裁,结构,段落之间的衔接,以及重点词汇、句型、语法等。在关于语言点的学习方面,切忌“满堂灌”式的讲解、举例子,而应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上下文语境去推断猜测,或激发学生在教师讲解、自己猜测的基础上,主动思考,积极运用。
  掠读就是快速浏览,识别文章种类,把握文章要旨,需读全文,但不用细读,尤其适合于论说、说明的文体。具体步骤是:①浏览标题;②通读第一段;③跳读下面各段的首句;④通读最后一段。这种掠读法正好符合英文写作中逻辑演绎推理的特点,通常来说,英文文章是开宗明义,点明主题的。
  跳读也称检索读,读得很快,只需理解材料中的部分信息,无需阅读全文去寻找最重要的信息。教师可设计如下的跳读任务:①找出一些关键词:②找出某一个课文中陈述的事实;③找出某一段的主题句。这些跳读任务可以以竞赛的形式在学生中进行,这样既可以在学生中激发出竞争意识。也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体会到跳读也是一种快速的阅读技巧。
  细读是分析性、批判性地精读,慢慢地、认真地阅读材料的许多部分,彻底理解、整体把握篇章结构,文章内涵,作者观点,能够写出全文的摘要。教师在指导学生细读文章时,帮助学生理解生词,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意思,或利用知识结构中已有的知识观察词的结构,通过前缀和后缀、语音和拼法加以联系猜测。解释一些疑难句子和语法结构,在解释语言规则后对其进行归纳,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练习,使语言规则内化成学生的技能。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词汇的衔接,段落的转合,以及作者如何组织文章内容和结构等等。也就是说教师应该高屋建瓴,从篇章结构的交际功能去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意图、分析理解文章,帮助他们获得真正的阅读能力。
  这样整个课堂就处于一种真实的、交际性的氛围中。一方面学生各抒己见,说的时间大大增加。口头表达能力得以提高,并从中领悟和获得主动灵活的交际能力,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完成这种富有交际性并解决问题的任务,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