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化学实验的观察能力及其培养

作者:李永忠




  化学实验的观察就是利用人类自己的感知器官或者借助于科学仪器对客观事物、自然现象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也就是说要以思维的形式进行看、嗅、听、触来直接感知色、味、态、温以及发生的燃烧、沉淀、气泡等现象和变化来巩固验证已知理论和探索未知事物。在科学上有成就的人都非常重视实验。法拉弟说“没有实验就没有科学。”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对不会是一个成绩落后或文理不通的学生。
  观察是如此重要,那么在实验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一)实验前必须做好准备
  根据实验要求,由学生自己动手事先写好观察提纲,这样做使学生在实验前做到目的明确,心中有数,并迅速使自己进入实验观察的准备阶段,集中思想,充分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眼要看(看有无颜色变化,有无气体生成,有无沉淀生成)、耳要听(听有无声音产生)、鼻要闻(有无气味产生和变化)、手要动(作好观察记录)、脑要想(想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二)必须目的明确,分清主次,抓住本质,突出重点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特别是做复杂的实验,实验现象是多方面的,所以观察目的必须明确。要让学生知道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教师必须明确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那些概念,有利于理解那些化学基础知识。验证那些化学基本原理,培养那些能力,发展学生那些智力,要求学生掌握那些基本技能。如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其目的是要导出化学变化的概念。而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了新物质。因此1.首先要让学生观察镁条的颜色、状态、硬度:2.点燃时要让学生观察燃烧时发出的耀眼的白光和放出大量热的现象:3.让学生观察氧化镁的颜色、状态;4.通过对比说明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这四步,一步紧接一步。防止学生只注意观察燃烧现象,而没有上升到理论上来。至于生成的粉末略带灰色,这是因为有少量的氮化镁生成,留在以后再讲。
  只要观察目的明确,不管实验多么复杂,也能分清主次,抓住本质。俗话说会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道理就在此。
  
  (三)必须掌握好观察顺序,思路明确
  对实验的观察一般是按反应顺序进行的,即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的。先观察实验所用的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用途、用法。还要注意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等。实验中要注意反应发生的条件。如加热(加热的方法)、催化剂、光照等。然后注意观察反应中发生的现象。反应后要观察生成物的状态。在观察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关键时刻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只有边实验、边观察、边思维才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样就会把积极思维贯穿于观察的全过程中,及时把观察到的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上来。
  
  (四)必须认真仔细地观察实验的全过程
  马虎粗心是观察时最忌讳的事,观察不全面,甚至以局部代替整体,获得的知识将是支离破碎的。所以在实验的全过程中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不应放过。做实验就是要观察、观察、再观察。
  (五)简要准确记录实验现象
  要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都应有观察记录,对所得的数据和结果有怀疑的可以重做。而不要去进行人为的加工和修改实验记录,要实事求是。
  总之,培养中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作为一个化学教师必须教育自己的学生尊重实验事实,严肃认真地操作,细致严密的观察与分析每一个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规范化,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都会给学生以重要的影响,使他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