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放飞自由的灵感

作者:李书英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阅读是一种审美活动,阅读是读者参与作品再创造的过程,通过阅读可以使学生语文能力和思维水平螺旋上升,以至产生质的飞跃。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注重学生自身全面的体验,整体推进、拓展语文能力的发展,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一)以读代讲,显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要改变阅读教学观念。以读为主,让“读”成为语文教学导线,以读代讲,读出激情,读出体验,读出感悟,充分显现学生主体地位。
  1.选择高质量的阅读材料: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个关键点。选择高质量的阅读材料则是阅读教学的核心。阅读材料如同食物,食物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人的食欲、进食方式、消化吸收的情况。而每篇课文都要整体感知,都要理清思路,都要筛选信息,都要理解关键语句,都要体验思想感情,但不管如何都得从读“开路”。
  2.教会学生“二度创造”: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而不是教会学生读懂一本书或者几本书。在阅读中要带着体验去读、抓住主要信息去读。读思结合、读议结合、读行结合领会文章的精髓。
  3.点拨学生。确立阅读目标:如古诗文要熟读成诵,化为己有,能脱口而出。名篇佳作,不要求全懂,但要求读流利,读出感情,基本读懂等。
  
   (二)理解中体验,启发深层感悟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后,在深入的理解中体验,便能启发深层感悟。
  感悟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它具有潜隐性和长期性,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是学习的核心部分。但感悟,只能由学生自己获得,精神生命的拓展是别人无法取代的。因此,教学中,更应强调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索,独立寻找结果,深入理解,形成深层感悟。
  如《小橘灯》中,作者为什么对小姑娘念念不忘?学生在作者与小姑娘的对话间。经过独立思索,理解感悟出作者的情感思路:怜________爱_______敬_______赞_______念。由此一个镇定勇敢乐观的小姑娘形象跃然纸上。学生顿悟:“小橘灯”的光亮不仅照亮了我上山的路,而且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使我看到了光明,心中觉得无限温暖,小橘灯是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精神的象征。从而深层感悟文章的主题。升华其内涵。
  
  (三)争辩中体验,激发创新潜能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新事物、新观念也层出不穷,孰是孰非,往往在争辩中更能泾渭分明。两个人交换自己的苹果,各人仍只有一个苹果,而彼此交换思想,则各人就会有两种思想。“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演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争论的学生,必然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寻找不同见解。智慧的火花必会竞相迸射。因此,针对一些课文的内容外延,组织学生有效地课堂争论,对于开发创新潜能有着重要作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将阅读这样一种个体性十分强的活动变成一种互动性的活动。讨论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最好方式。讨论是一种充满思辨色彩的活动。讨论可以以同桌的两人为单位,也可以是四人一组,甚至更多的人一组。讨论的形式也不拘一格,可以是自由式,也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教师可以先确定一些题目。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但要注意讨论题的开放性和启发性。讨论中要坚持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并重的方针,要避免学生偏离这一原则,致使讨论涣散芜杂,扯得过远。要让学生就文章蕴含的丰富内涵。以及语言的特色和技巧,进行鉴赏,品味,借鉴;要让学生多做由此及彼的联想,进行比较鉴别;要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四)想象中体验,拓展思堆空间
  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牛顿讲过:“若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少年时代是充满幻想的黄金时代,孩子是异想天开的幻想家,他们的想象最活跃、最大胆、最奇妙。因此。有人称:想象是思维的翅膀。
  放下老师高高在上的架势,把学生放回到博大精深浩淼无边的文学汪洋中,让他们自由的邀游,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教师只需做一名舵手。或是一名他们不可或缺的同伴,给他们一个方向,一个场景,一种气氛。作为一个聆听者,交流者,甚至可以是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他们的学习中去。在一种和谐、平等、自由的氛围中。让学生找回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态度,让他们在课堂里尽情地交流、探讨、体验文学的博大精深;尽情享受思想碰撞时那美妙的火花。
  放飞自由的灵感。让学生在情感的长河中去体验语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