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作者:卢秋耕




  [摘要]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实现“三维”目标,即: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从分析情感教育的内涵、过程、方法,深刻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某种意义上讲,师生情感和谐与否,决定着教学的成败。
  [关键词]情感教育价值观 尊重 期望效应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自身的情感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对此,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师爱”是情感教育的基础和源泉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给每个学生以关爱、同情、帮助和尊重。及时观察、了解、体验和体会每个学生的情感变化。调节、满足他们在情感上的需要。教师赞许的微笑、信任的点头、慈爱的抚摸、温暖的话语,都会给学生带来愉悦、自信和力量,促其发展。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最好的老师,并不是传授知识最多的老师。而是最热爱自己学生的老师。”
  
  (二)民主、平等、公正、尊重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和桥梁
  对学生切忌讽刺。要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时时、事事、处处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教师都应当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情境。尤其对差等生要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鼓励。促使他们乐观向上,自信、自强,充分发挥智力潜能。
  “亲其师,信其道”。这是千古流传的名言哲理,这种心理动力,能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甚至会使学生由尊重、喜欢教师转移到喜爱该教师所教的学科,这自然会使这门学科成绩稳步提高。相反。即使教师水平再高,学生疏而远之,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要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设计者,组织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而不是代替走路。施教之法,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提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在授课时,着眼于对学生的诱导、引导、疏导、指导等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渐过渡到,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会学。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达到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四)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要充分发挥“期望效应”
  “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它指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曾通过实验说明一个教育原理:由实验者提供的“某些学生有很好发展潜力的假信息”——“权威性谎言”,会引发教师和家长对那些“平时受教师歧视,家长抱怨的学生”的期望,而教师和家长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会使学生在教师家长充满期望和爱的关注中按教师家长的期望来塑造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从而取得较大进步的奇迹。而这些变化和进步,往往超出了教师、家长的想象和估价。此谓期望产生的效应,即“期望效应”。
  教师常常是爱“优等生”容易,爱“差等生”难(注意:所谓‘优等生’与‘差等生’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动态的),喜欢听话的学生,讨厌不听话的学生。要使教师对“差等生”也始终充满关爱和期望,教师必须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应该是教师和学校始终不变的准则和方针。
  
  (五)情感教育,要情理结合,由情而感,由感而悟,由悟而通
  对于学生,情感教育绝不能只停留在感激、感恩、激动等感性认识层面上,应上升为对理想和目标的不懈追求。情感教育的成果如果没有理想和目标维护是很难持久的。没有感性向理性的升华是不成功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理想目标具有定向功能。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奋斗目‘标,使差等生跳一跳能摸到,中等生能提高,优等生能通达,因材施教、凸现个性,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感,自觉的不断奋进;另一方面,要看到他们学习的进步,从心理上、生活上、行动上给予指导和厚爱,激励、增强其学习信心和毅力。这样,才能使师生在感情上产生“双向反馈”,由此而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施加情感教育,“润物细无声”般地滋润每位学生的心田,时时抓住每位学生的心理,精心而独具匠心的弹拨每位学生的心弦,就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教育成果和优异的教学成绩。古代诗人杜甫的一首千古绝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对“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职业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让我们把伟大诗圣的名句做为每一位人民教师的终身座佑铭吧!
  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所谓的“差等生”、“后进生”)的心田都能沐浴春风,喜得春雨!使每一棵“弱苗”都能萌发生机,茁壮地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