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论想象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贺望安 邹少军




  [摘要]想象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在阅读指导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各项有利因素,创设良好环境,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有选择地感受文本信息,使文本的意义得到建构和展现。学生在对文本的构建中,受到文本的激发,使自己的阅历得到全面调动,自己的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因此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深化自己的生命情感。
  [关键词]想象阅读教学作用
  
  “想象,是人在大脑记忆表象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一种心理活动。”古今中外。无论是文学家还是科学家,都充分认识到了想象的巨大作用。美国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中指出,“真正因为有了想象,人类才能超越常规思维的束缚,冲破现有知识经验,以大胆的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想象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欣赏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在阅读指导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各项有利因素,创设良好的氛围,诱导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创造想象,让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在激情与自由的王国里。带着想象阅读。突出了阅读过程中读者的体味、创造,强调了解释的多元与变化。使学生通过学习,运用自己的想象,读出新意,体味阅读创造的快乐。
  
  (一)激活文本,让语言材料还原成灵动的生命
  文本是语言的艺术,好的文章往往都以鲜明的色调和浓郁的芳香铸就欣赏之路。或清雅明快、或曲折回环、或有弦外之意、或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字字、一句句都需要反复咀嚼,深入品味,才能体会作者搦管为文的良苦用心。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注意抓住文中关键词进行作者思想感情的寻觅,引导学生通过体悟把握词语的内蕴,通过想象生动再现文中的形象。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首句“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其关键词便是“卷”和“飞”,细读之后,使人仿佛看到劲风席卷大地,雪花随风飞舞的情状,仿佛听到激荡在耳际的风吼雪嘶的声音。如此体味、想象,使学生对塞外雪景的感受更加具体、形象,更加深切。
  如《望天门山》这样的诗,不仅是最后一句能诱发想象,全诗整体给人描绘了一幅壮美、广阔的图画。天门山截断了长江,而江水冲刷奔腾至此回转向东北。正由于有相对而出的两岸青山,衬托出远处披沐朝阳的孤帆一片,才更有其画面形象的壮丽。全诗整体的美感更能生发想象,更能让人体味祖国的河山之美,激发爱国之情。
  通常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形象的创造离不开作家的想象,其中充满了对形象的深刻体验和丰富情感,如巴尔扎克创作时就常常情不自禁地与笔下的人物高声对话。有鉴于此,如果欣赏者面对作品无动于衷,“妾心古井水,波澜誓不起”,他又怎能深入其中面对作家的灵魂呢?因此,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寻找产生感情体验的契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根据文本的描述,结合自身的经验积累,体验、还原、丰富原作的形象层次,关汉卿的散曲《大德歌冬》中的第一句:“雪纷纷,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以丹青泼墨的姿态描绘出了一幅冬日傍晚乡村雪景的图画,为我们留下了多重想象空间。“一切景语皆情语”,对景语的理解充分越,对情语的感悟也就越透彻。所以就此我们不妨系列设问:为什么说雪花像梨花一样洁白?梨花的颜色、味道、姿态如何?为什么又不见了“烟村”?诗人是在何处看到这番景象的?一连串的提问,必将打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在想象中看到西沉的落日染红天边云霞:看到雪娘子长袖挥舞,裙裾飘飘,看到那几家茅舍的点点灯光、炊烟缭绕,看到投目千里的诗人的峻骨丰神……这样,就能把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起来,该作所描绘的声、光、色、态便会在学生的头脑中一一呈现。通过体悟和想象力让语言文字材料还原成灵动的有生命力的形象。使学生在亲历想象中完全沉醉于艺术体验的状态里,或发自内心的微笑、或伴有泪水的哭泣、或震撼心灵的义愤,纷至沓来,喷薄而出。
  
  (二)开掘内涵,让文本生成鲜活的形象
  有的文学作品富有想象特征的魅力,易于在学生心目中自由驱遣想象力。而有的文学作品语言含蓄隽永,意味深长。这就需要读者由表及里捕捉和领会某种更加深远的东西。在脑海中幻化成一定的具体形象,便可以沉浸在特定情境之中。如郭沫若《凤凰更生歌》表现了生命获得新生后的热烈和欢乐,其中有这样两句:“一切的一,更生了。一切的一切。更生了。”句意比较难以把握。当教师告诉学生“一切”指“所有的。任何的”,“一”则有“完整、齐备、全部”的含义后,大多数学生还是不明所以。难道两词重复咏叹仅仅是为了加重语气吗?这时,教师须激发起学生全部的热情,调动记忆中储存的表象,如电影镜头在脑海里一一闪现。什么是“一切”?它是大至宏观宇宙世界,小至微观基本粒子。这其间囊括的所有事物:蓝天白云、青山碧海、花鸟虫鱼、沙石草木,甚至一粒种子、一滴清水都无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滔滔汩汩、奔涌而来。什么又是“一”呢?它是指每一个生命体的每一部分都纤毫毕现。人的每一处毛孔无不有规律的更新着,大自然每一个生命体的所有部位都吐故纳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学生在想象中任意驰骋,从中感受到的不正是剑拔弩张的韧性,电闪雷鸣般的气势和移山填海的力量吗?由此,理解到这极为干净、彻底的更生正象征着祖国旧貌换新颜,民族团结和睦,个人获得解放和新生。丰富的内涵,高昂的情调,在学生恣意的想象中深刻地揭示出来。
  
  (三)填充“空白”,让学生获得深刻理解和完整印象
  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常存在空白。所谓“空白”,主要是指文中已实写的内容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部分。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作品中的“空白”引导学生去思索、联想、理解、追根究源,从而把作者有意无意忽略的文学空白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而加以弥补。如在屈原《涉江》一文中,屈原由于“世溷浊而莫余知”,决心“驾青虬”“骖白螭”与重华游“瑶之圃”,即去游仙宫,而屈原所向往的理想中的仙宫是怎样的呢?可以结合文章提供的信息以及屈原思想情感让学生以夸张、奇特的想象去揣摩设计天宫的种种景象、人物和社会关系等。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充实并丰富诗歌的意境,从而更全面生动地理解艺术形象。在白居易’《琵琶行》一文中,文章在描绘一阵交错繁复、清雅圆润、婉转流利的声音之后,突然写出,“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为什么“无声胜有声”呢?而幽愁暗恨又有多深呢?这个无声的空白包含了太大的想象空间。接受美学大师伊瑟尔从文本意义的空白点、未定点以及语言的模糊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