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初中物理复习课的几点体会

作者:赵玉华




  [摘要]复习课,关键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牢固、扎实、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迁移运用知识。
  [关键词]初中物理 复习 体会
  
  复习课不仅要“温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系统化和条理化,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知新”。要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牢固、扎实、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综合应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能力。
  
  (一)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当学生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产生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从而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不满意。或受到教师的冷落、过多的指责等。都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坏。从而对教师产生讨厌、对抗的不良情感,这种不良情感必然影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班级教学中,要求应压得低一点,教学内容要严格控制在教学大纲范围以内,千万不能根据中考要求,过早过多补充内容,试图一步到位。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二)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充分相信学生”就是学生能够完成的事让学生自己做:学生不能够完成的事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做;应该充分尊重他们在学习上的一点点进步和“成果”。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哪些知识应该让学生做,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应该设置台阶进行引导,进行怎样的引导;哪个环节上需要点拨,点拨到什么程度;哪些学生应鼓励,怎样鼓励,鼓励他们朝什么方向发展;哪些同学须表扬,怎样表扬,表扬的够不够充分;哪些地方需纠正,用什么方法来纠正,怎样纠正……只有这样,学生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强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和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复习课中,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归纳知识和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初中物理中,定性的内容比重大,知识点较分散。各单元的容量不同,知识结构也不尽相同,学生对知识的熟练程度也不一定相同。在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复习方法,这种复习方法是:概括回顾→自我温故→归纳知新→巩固练习→反馈矫正→形成知识网络,这种方法以知识网络的形成为主线,适用于各种章节的复习,可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知识,牢固、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同学们的知识归纳能力。这样,学生就会专注地学习这种方法,有的还记下了详细的复习笔记。
  在复习课中,如某个知识点的复习课、综合复习课、或者讲练式复习课等,都以能力训练为主。在教学中可采用:提出问题→题例1→学生尝试练习→教师讲评→题例2→学生尝试练习→教师讲评→师生共同总结,这种方法体现了复习课的综合性特点,又强调了知识的循序渐进,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
  
  
  (四)增强中考意识,引起学生的重视
  增强中考意识并不是“唯中考论”,而是强调要有针对性地传授和学习文化知识,把握教学大纲,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把握教授知识的外延和内涵。中考考点是教学的指挥棒,的确有其独特的指导意义。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中考考点,加强学生对知识重点、难点的认识,更加加深了他们的学习目的,有利于他们掌握相应的知识。具体说来,新知识讲授前,以往届中考题引入,再针对这道题引入新知识内容讲授;讲授完一个新知识点后,借助往届中考题练习,引导学生判别在编制题方面的独到之处、理解各知识点间的区别和联系;巩固复习以往届中考题作练习。可以再次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重视力;甚至在布置的作业中也可适当安排往届中考题。让学生认识知识点在实际运用中变化的一些特点。
  
  (五)关注学困生,发掘学生的潜能
  学困生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分层次教学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目标,让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够看到进步,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难点的突破上注意设置层次递进,让学困生上得去的同时。也让优生巩固了基础知识;在练习的设置和作业的布置方面作分层安排,让中下生能达到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同时期望他们向更高目标迈进。这样既照顾了学习优等生同时关注了学困生,对提高课堂效率有明显的作用:尽可能地通过实验、教具、图画、音像、表演等教学手段让学困生参与活动,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困生有机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和总结规律,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发挥想象力,发掘他们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