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对新课程实施中几个转变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王付云
(一)注重理念的转变
新课程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
让每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认识世界,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为学生创设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知识,具有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能力和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索研究的过程。在获得知识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既要考核学生知识掌握、技能发展的程度,又要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二)注重教学关系的转变
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教学关系也是不断需要转变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掌握其变化规律。这就是由“知识传授”向“学生发展”转变,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的转变。
传统教学中,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对能力的培养。而新课程则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充足的时间参与训练,并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和善于质疑;在教学环节安排上,多一些自由,少一些包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次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科学探究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置于开放的、动态的、多元化的环境中,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新的学习方式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四)注重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执行者,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能力也随之提高。新教材体系中,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越来越明显,也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除了懂得自己所教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应涉及与之有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驾驭教材。我们所教的学生才能具备相应的综合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教师应该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掌握新的教学方式。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是机遇、是考验、更是挑战。如果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谁都会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