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提高初中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探讨

作者:王兴年




  初中政治教学可结合以下几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巧设比喻法。在教学中巧设比喻能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深奥的东西变得浅显易懂。使学生容易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个人是社会成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时,如果先让学生思考“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怎样?学生很快就会明白:“大海”是由无数个“一滴水”组成的,但“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会有生机和活力,否则就会干涸。再问:“人们的生活能不能离开社会呢?为什么?”学生兴趣很浓。理解问题透彻,事半功倍。
  二是故事会法。课堂上一提讲故事、听故事学生别提有多来劲。新教材中有许多生动的事例,还有不少学生熟知的故事能说明书中的道理。如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用“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故事来说明“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关系”,学生乐于接受,容易理解。如果教者选择典型的故事让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让别的同学带着问题听,学生情绪兴奋、激动,学习注意力集中。在这样的氛围中,用故事说明道理很容易,学生学的快、学的深,记得牢,效果良好。
  三是创设情境法。在教学中,根据所授课题创设典型情境,感染学生,引出学生思考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形成充满积极的课堂氛围。如在讲“从众”时。先让学生阅读美国人詹姆斯·瑟伯描述的一个情境:“突然,一个人跑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朋友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也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个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察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两千多人突然奔跑起来。 ‘向东’人群喊叫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然后让学生分析这一现象,讨论什么是“从众”,并评论小结。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从众”的内容。当一些学生看到教材中叙述的内容与自己的看法一致时,脸上充满了成功的笑容。这样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到有一种决策者的感觉,有成就感,从而愿学乐学。创设情境还可以用歌曲渲染课堂气氛。学生表演体会,多媒体再现等方法,都可调节学生“口味”,增强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四是辩论会法。一提辩论课,学生情绪很高,有些同学跃跃欲试,急不可耐。新教材中本身就有很多很好的可辩题目,教师还可以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参与辩论。如“金钱是不是万能的”、“在金钱、美貌与诚信之间你选择什么?”等等,学生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并且“真理越辩越明”。学生通过辩论,不仅明白了书中的道理,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展示了自我。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老师空洞的说教好得多。
  五是开放教学法。根据所授课题内容,教师带领学生到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去考查,引导学生思索解决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如讲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时,可组织学生参观考查事先选好的某一污染区,引导学生讨论,找出污染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或采取行动,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这样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会突如其来的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有价值的问题,而教师事先又毫无准备,怎么办?如果教师回避压制这些问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教师采取开放教学法——“跟着学生走”,顺水推舟,让学生把问题讨论下去。并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更有价值。
  综上所述,不管采取何种方法,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关键是要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能动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