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初中化学分化点与化学实验教学关系的探讨

作者:宋保平




  从学生进入初中三年级上第一节化学课开始,化学教师就希望自己所教的学科,成为学生所喜爱的甚至为之献身的一门学科。让学生喜爱化学的机会和手段是很多的,但往往由于各种各样的主观与客观原因,使化学在一些初中学生的心目中与他们以前对化学的神往,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化学入门知识和智能的发展、心理发展有关键影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上,产生了两极分化。
  俗话说“分化处处有”。它是客观存在的正常现象,没有分化就没有发展。但是,有些分化却是不正常的,它是化学入门的重大障碍。课本中内容的枯燥,再加上心理因素中的动力因素——兴趣被抑制。往往造成大面积分化。初中学生学习化学不正常的两极分化主要有下面这样三个分化点:①化学用语的学习;②溶液计算的学习;③无机物相互关系的学习。例如:课本中有关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课堂上就无实验,无“戏”可看,那些仅靠直觉兴趣和好奇心为动力的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就低落下来,再加上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前后紧密相连,稍有疏忽,就会产生大面积分化。再例如:由于物质结构知识的局限,初中课本尚不能以结构知识指导整个学习,因此学生对无机物相互关系的规律难于概括,颇感知识零碎,这就和学生的“求知欲”“独立性”“思考型”发生矛盾,给入门带来困难,逐步产生大面积分化。在“分化点”面前,部分学生的兴奋与抑制发生了较快的转换兴趣逐渐减退,分化日趋明显。
  由于以上三个分化点的客观存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三起三落。刚开始接触化学,大量的、从未见过的实验呈现出五颜六色,使学生产生直觉兴趣接着而来的是需要记忆和书写大量化学用语,直觉兴趣低落。当逐渐适应了关于氧气、氢气和含碳物质的学习规律,掌握了化学用语的书写方法以后,由于产生信心而再度激发了认识兴趣。但转人“溶液”学习碰到难点后,又使兴趣下降。当逐步掌握了有关概念与计算关系和解题的思路以后,信心重又增强,兴趣又处于高潮。但随后无机物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及更广泛灵活性的题目出现,学习的兴趣就再一次处于低潮。这就组成了一条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动力因素——兴趣的变化曲线。
  三个“分化点”的教学心理因素构成中,由于它们有的内容枯燥、遗忘率高;有的概念性强、难度较大,易产生畏难情绪;有的规律性强、综合程度大,题目灵活多变,部分学生往往处于兴趣的低潮,因此,就会影响了其他心理因素的积极化,也直接影响了认识和发展过程的进行。对此,三个“分化点”的教学首先要把兴趣的低潮,强化为兴趣的高潮。做到“寓教于趣”。只有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曾指出:“实验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会过分”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学习化学的场所是实验室,那里才有学生的兴趣和理想。可见,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用是其他任何内容所无法取代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实验作为基本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没有实验的化学教学。肯定是无趣的教学。实验是激发兴趣的主要源泉。它不但能激发直觉兴趣,运用得好,更能发展学生的认识兴趣。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这个窗口不打开,学生对神秘的化学世界的信息是难以感受的。
  只有以实验为基本手段,才能尊重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规律,达到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激发兴趣。在分化点的教学中,已有的实验要做好,没有实验的化学用语教学和溶液计算教学,也要做到“巧设实验、激发兴趣”。
  例如:元素符号的教学与元素的单质实物的观察挂起钩来;化学方程式的初次教学可以和重新演示或增加一些实验挂起钩来。这样不但激发了兴趣,也加深了对有关符号的记忆和有关原则的理解。
  又例如:溶液计算的教学,往往距离生活实际比较远,常常需要让实验来说话,这样一目了然,事半功倍,并能激发兴趣。通过实验,增加学生的观察机会和动手机会。是把兴趣低潮转变为兴趣高潮的基本手段。
  总之,实验具有直观性,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容易吸引学生,实验要求严格,严谨求实,更容易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一个好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发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训练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心理素质、思维素质、智力素质和能力素质等,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说是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为了防止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时产生“分化”。必须加强化学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