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山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简国志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困惑和问题是难免的,而理性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注意思考并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客观条件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基础教育清晰地勾勒出具体目标和要求。但实现这一理想蓝图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在大多数地方,尤其是对我们贫困山区而言还远不具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立足现实,充分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课改的新理念、新要求实施教学是基础教育的方向,作为实验者,我们必须积极、勇敢地面对,认真务实地探索,绝不能因现实的困难和条件的暂时不足而因循守旧、滞步不前。在现有条件下,如果每个同志都能真正吃透课改精神,把握课改的本质,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不求大求全,只求不断进步,只要持之以恒,肯定能达到课改所追求的目标。条件是逐步改善的,条件的改善也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条件的改善也是永无止境的,如果我们坐等万事俱备,就会丧失改革的时机和发展的机遇,必须破除畏难情绪和唯条件论思想,充分发掘、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扬长而避短。
  
  (二)改革与继承的关系
  
  改革不是否定一切,它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我们提倡新理念,实践新思想,但绝不矫枉过正,轻意丢弃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抹杀基础教育中已被证明是正确性的东西。几千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在今天依然行之有效。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强调课堂教学目标应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应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绝不是放松或弱化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强调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但也绝不因此否定传承、接受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师生互动、合作,但绝不因此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强调学生多样化发展和个性差异,但绝不放松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共同要求;强调赞赏、鼓励,但同时也不否认批评规劝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总之,课程改革绝不是简单地用一种理念去代替另一种理念,用一种教学方法去代替另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新旧教学理念的相互碰撞,关键在于把握好二者的“度”,扬长避短,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
  
  (三)课程改革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好多教师最大的疑虑就是改革会不会影响质量,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质量也是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最终目标。单纯就教学而言,传统的中考、高考质量检测中所考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是新课程中三维目标中的首要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也不是孤立的分割开来的,而是融合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个目标之中并通过它们来共同实现的。它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传统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只注重知识而忽视情感而提出的。通过三维目标的教学,不仅能实现传统的教学目标,而且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获取新信息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培育其创新精神。随着中高考质量检测的逐步改革,只有用新的理念去实施教学的教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如果在实施课程改革中我们抱着“任务观念”、“运动观念”,缺乏长远安排和整体意识,而是临时应对,等待观望,只会使改革走上歧路,质量下降也是必然的。
  在课程改革中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多一些理性的思考,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改革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