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浅谈数学中的兴趣教学

作者:刘风琴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引起学生兴趣的事物,才能使其注意,并产生记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习为快乐,就养成了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就可以专心致志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每一个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枯燥无味的数学课成为一种兴趣盎然的快乐课。
  1.以“疑”引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教师要善于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动,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开始我就用挑战性的语气说:“同学们,你们随便出一些数,我不用算,一看就知道这些数能否被2、5、3整除。不信,咱们试试看吧。”接着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些自然数,而我都对答如流,正确无误。学生感到十分惊奇,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从而诱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以“乐”引趣。
  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小学生活泼幼稚,枯燥平淡的语言,死板教条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真正进入课堂,专注听讲。因此,在教学中我适当穿插一些猜谜、小故事、小竞赛等游戏活动,由此来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由好奇而引发求知欲。这时的学习则成了学生的内在需求,获取的知识往往根深蒂固地烙在学生的脑海中。
  3.以“动”引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安排学生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实践活动主动获取知识。我在教《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先出示了红领巾、三角板、时钟、折扇,让学生看角、指角;再拿出圆形纸片,让学生折角、摸角;然后让学生用两个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活动角、摆弄大小不等的角;又通过图钉转换成“点”,两个硬纸条转换成用直尺画成的连接点的两条线,角的要素跃然纸上;最后把角的描述性定义编成歌谣,“一个角有个尖,一个顶点两条边,认真想仔细看,角的特征记心间”,学生边舞边唱,主动投入,兴趣盎然。
  总之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就应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以教学本身特有的艺术去感染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主动操作去探求规律,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思考的愉快、成功的喜悦,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断地探索中发展,培养出更多有创新思维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