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浅析快乐体育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李国平




  快乐体育是当前大家非常热衷的话题。法国教育学家卢梭曾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的东西。”只有愉快地学习才是教学工作的最美好境界。试想让学生从事失去“玩”的特性的体育,那么将是十分痛苦的事,这种体育学习也不成立。因此我们要呼唤快乐体育。所以我们必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提倡快乐体育。
   1.在教学思想上进行改革。
  体育教师应当设法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欲望和体育运动的热情,使学生以积极的心理状态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体验运动的满足、喜悦,进而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由“好学”转向“乐学”再到“会学”这一良性循环。当然这也为个体终身体育观打下基础。与此同时要以快乐为核心的各种积极情感和认识相互促进,是体育教育中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当然,以快乐为核心并不是排除其他各种情感。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意义起的作用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例如,一个教学单元或一次教学课,对于相同动作的反复练习带给学生是枯燥,跳马、单杠面前的畏惧感以及长跑的痛苦感,虽说是负感情,但是却把“苦学”变为“乐学”才能产生顽强拼搏后的愉快体验。
   2.在教学目标上进行改革。
  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是注重发展体力的生物学功能,注重发展其个性和能力的心理学功能,同时重视社会学功能。所以我们从现代素质教育出发利用学校体育的多功能、多形式,不仅可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而且可以使素质教育真正地落到实处。当然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体育的健身健智功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改善和增进青少年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内脏器官构造的改善,机体适应能力的提高。一方面为青少年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也形成了浓厚的体育素养。其次利用学校体育的娱乐功能丰富学生的余暇生活、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培养高尚的品格。
   3.在教学内容上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只有当教学内容能够充分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调动积极性和引发愉快的情绪体验。那么,基于中小学阶段的学校体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创设以体育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愉快合作的教学环境。这是顺利开展学校体育的前提。其次要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再次要努力创造积极的早操、轻松的课间操、自觉自律、自我学习责任感与尊重学生个性自由结合、自动的课外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外体育锻炼等内容。最后,建立以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家庭体育有机结合的体育教育网。因为快乐体育注重协调好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以及家庭体育的关系。这种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网络是实施快乐体育不可缺少的条件。
   4.在教学方法上,要从以注入式教学转向启发式教学。
  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体育教育一直以注入式教学占主导地位。这样使体育教学显得枯燥、单一、呆板。为了给予体育教学更大的活力。我们应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并根据学校现有的场地和器材状况合理有效地利用,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内在潜力。同时课堂也不必过分拘于形式,只要学生得到充分锻炼,身体素质有所提高,便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5.在教学组织上,我们应从模式化走向多元化。
  以往我们教学组往往是模式化。使本来充满生机活力的体育课变成呆板的“三段论”。在强调发展个性的今天,我们应该追求轻松、愉快、活泼的“自由式”教学。还给学生一个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当然组织中的纪律性是首要的。我们应让体育课成为“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的理想局面。所以我们积极地提倡课堂教学应该把握住活的模式。强调多向联系,多向传递信息,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横向联系。强调非模式化,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同时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根据自身的爱好和身体条件自由地发挥和展示自己的特长,这样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中达到锻炼的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6.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定应由终极性转向过程性。
  传统的终极性评定是通常采用学期末、学年末统一评定的方式给学生评分。成绩的评定后课也就结束了,因此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充分的调动作用,而且评分不可能完全公平,特别是不能照顾学生先天能力的差异,反而有时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丧失参与运动的动机。我们所强调的过程评定是对学生的健康、体质变化及其原因也给予更大的关注。通过对过程性评定,及时反馈、及时有效地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矫正或鼓励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及时进步,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