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浅谈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作者:王学英




  兴趣,是人会才成就的起点。人们只要对某事物产生兴趣,就乐此不疲地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吸引注意力、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艺术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
  1.利用现实生活的文化艺术氛围来感染、激发其学习兴趣。
  现代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出现好多音乐作品,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健康的作品,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
  2.从多方面、多角度评价和鼓励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教师就应该适时的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看到学生的进步便给予肯定,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
  3.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来激发学生兴趣。
  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和对音乐的鉴赏力,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欣赏课都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更好中外的优秀作品,用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
  4.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设备、录像片段、微型电脑等现代化的辅助教学设备,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如在唱歌教学中,电教媒体能够生动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具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对深化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和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索欲望。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发现、研究、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