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浅谈化学教学中“和谐课堂”的构建
作者:王维宪
(一)精心备课预设和谐
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投入和好奇心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对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诸如课堂的导入,压轴的结尾,一堂课的重点、难点、高潮与低谷,教学语言的节奏,师生的双边交流等都要进行精心设计,力求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一步激发、升华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也才能创造出一个美的和谐的化学课堂。例如在开始讲《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实验室里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时,反应速度较慢,这时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则会明显加快反应速度(可配合演示实验说明之),这是为什么?此时,学生的求知欲望一定会油然而生,揭示课题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二)依托教材导入和谐
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媒介,是师生都要重点依托的教学工具,教科书每课按“课文”、“演示实验”、“讨论”、“习题”,穿插相关化学实验装置图、各种结构图、史料等来呈现教学内容。如此丰富的课程资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不可能一一讲解,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教师深挖教材,合理调配,最恰当地组织内容,这样做既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也能在生动有序的授课中引发学生的共鸣,点燃学生的智慧的火花。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课本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学中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课本上来,使课本变成学生的朋友,引导学生走进课本,使学生与课本和谐共处。
(三)师生互动营造和谐
传统的课堂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而课堂教学作为师生的双边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可分割,只有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做演示实验时让学生到讲台与老师合作,变演示为边讲边探究式,课上适当增加一些趣味实验,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等。这样,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与此同时,对他们进行实验技能、语言描述等能力的培养。如在讲二氧化碳一节时,演示了CO2的性质实验后,提出实验问题:把空气、O2、H2、CO2分别集满在四个集气瓶中,如何用化学方法加以鉴别。学生讨论得很热烈,兴趣高涨,最后,由一名学生到台前做实验,当他用一支燃烧的木条分别对四个集气瓶进行检验时,同学老师都目不转睛地观察现象,效果很好。所以,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演示实验、课堂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共同体验化学教学过程,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授课效果。
(四)生生互动共享和谐
学习虽是个体行为,但在教学中不可忽视集体行为的作用。要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同时,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求得同学间的“和谐”,做到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与提高。
学生间的“和谐”主要方式是学生之间良好的课堂互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竞争方式,比如化学知识竞赛等。学生在竞争的气氛中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进入学习状态。二是合作方式,通过相互间的讨论、帮助去探讨解决化学问题,气氛活跃而融洽,更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学生也更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并形成更熟练的学科技能。例如在学习浓硫酸的性质时,我设计了一道题:一瓶硫酸不知是浓硫酸还是稀硫酸,如何鉴别?请同学们尽可能多的提出答案。学生讨论热烈,方法各异,归纳出如下合理方案:①分别将少量液体溶于水,观察是否放热,特别热的是硫酸;②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铜片,微热,有刺激性气体生成的是浓硫酸;③用玻棒分别蘸取少量液体放在滤纸上,滤纸炭化的是浓硫酸;④比较粘度;⑤测定密度;⑥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滴定测定;⑦将光亮的铁钉分别放入液体中,无明显现象的是浓硫酸(钝化);⑧在液体中分别加入胆矾晶体,晶体颜色由蓝色变为白色的是浓硫酸。通过解答这道题,学生们顿时活跃起来,几乎人人都在思考,纷纷提出各自方案,激活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效果很好。
总之,建立和谐的课堂秩序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但有许多技巧,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不断地分析教育现状,发现其中的不和谐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确保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优化化学教学,创建和谐课堂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大有可为,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我们应大胆探索,努力改革,牢牢抓住课堂40分钟,充分相信自己,相信学生并努力去完成教学任务,让和谐教育结出更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