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谈语文课堂激趣

作者:石增果




  掀起课堂教学高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激趣艺术把课堂教学的某一阶段推向高度发展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这种“高潮迭起”的课堂教学,既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完成学习任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掀起课堂教学高潮,必须掌握激趣的艺术技巧,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实践。
  
  (一)游戏竞赛激趣
  
  活泼多样的游戏,竞赛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欢快激烈的氛围中,动脑、动手、动口,以趣促思,发展多种能力。常见的语文课堂游戏有:夺红旗、找朋友、猜迷语、接力赛、角色表演等。游戏、竞赛活动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特性、认知结构以及教材的特点来确定,要做到适宜、活泼、新颖、有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竞赛方式,进行听、说、读、写练习,能促使学生把全部精力和智慧投入学习之中,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创设情境激趣
  
  “文章不是无情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文章,无不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渲染课堂气氛,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似见其物、辩其形、嗅其味、闻其声,让学生触景生情,从而引导智慧火花的迸发。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直观形象手段。如实物图画、音像、模型、标本、投影、光盘、多媒体等直观教具,以及教师的语言等适宜的形式,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法,变文字为图画、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乏味为生动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扫除学习障碍,加速学习进程。
  
  (三)巧妙设疑激趣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积极思维的表现,又是探索问题的动力。准确鲜明地设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教学要求衔接起来,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越过理解障碍,并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掀起教学高潮。如在教学《刻舟求剑》时,教师引导学生学完全文后设问:“这篇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尽管学生争相发言,但很少讲到点子上,这时,教师通过故事谈话设疑,巧妙地突破难点:“同学们静下来,听老师讲个故事,一个孩子做饭,一家三口用一碗米,天天这样。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而这个孩子仍旧用一碗米。吃着吃着,饭不够了。这时,这个孩子才发现自己错了,请大家谈谈这个孩子不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对呢?”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认真思索后说:“他少放了米”,“他按老办法办事。”……“那么以烧饭这件事联系起来到‘刻舟求剑’的那个人,是不是说明一个道理呢?”学生们恍然大悟,笑着连连点头称是,并举出了自己想到的生活中的类似事例。
  
  (四)教师自身以情激趣
  
  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崇高的、神圣的,教师的情感也同样能感染学生。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其次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或错误时,要多方引导启发,保护学生积极性。再者,做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要在课文的课题上设疑,激发创新兴趣;要在课文的重难点处设疑,使学生知难而进,迸发智慧的火花;要在学生思路容易堵塞的地方设疑,求新求异,激活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只有发挥多种教学手段的整体功能,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把各种激趣艺术巧妙地加以提炼、揉合,才能营造出一种积极融洽、高涨热烈的气氛,才能掀起一波又一波课堂教学的高潮,语文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