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论生物非选择题的应答策略

作者:戴小祥




  2007年江苏生物高考结束后,考生们是满心欢喜的;网上估分或报纸校对后,考生们对试卷非选择题的得分不能作出肯定的评价;高考成绩出来后,不少考生的实际生物成绩比估分时的预测大打折扣,而主要根源就在非选择题。
  笔者有幸了解到高考阅卷的一线信息,现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就非选择题阅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结、分析,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问题一
  
  1.现象:33题第3小题第一、二空“丙酮酸”的“酮”写成“铜”,第三空“必需氨基酸”写成“必须氨基酸”或“非必需氨基酸”,第4小题第一空的“尿素”写成“尿酸”,第二空“微生物的分解”写成“微生物的分离”;42B题第1小题第四空的“标记基因”写成“标志基因”等。
  2.原因:用词不准,或笔误频繁。
  3.策略:在答题时尽量杜绝错别字,错别字会引发歧义,在阅卷当时,阅卷老师很难、也没时间去推断其中缘由,是考生未掌握知识内涵,还是笔误?所以为了公平起见,在专业术语中一旦出现错别字,是一律判为零分的。同时为了防止笔误的发生,在写完之后也要及时检查一遍注意看是否写错了。平时在训练中,也要多加注意,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二)问题二
  
  1.现象:35题第1小题“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写成“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线粒体膜”;36题第2小题“作为供能物质和还原剂”,第3小题第二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二者只答其一。
  2.原因:画蛇添足,或答而不全。
  3.策略:答案写完后,即使再有时间也不要写出多余的一些词或句子,更不能写出与题意不符或相矛盾的话来,不能有多多益善的念头,否则扣分在所难免。相反,在考试时,语言组织比较混乱,逻辑思维能力较差,造成遗漏知识点而扣分的现象也是比较普遍的。在平时训练中,尽量做到文字表达的概括而全面,简约而不啰嗦。
  
  (三)问题三
  
  1.现象:34题第1小题第3空“绿色叶片、花斑叶片、白色叶片”前都添加了“粉红花”,第2小题第三空的“1∶1”写成了“3∶1”。
  2.原因:审题不清,条件不明。
  3.策略:审清题目是非常关键的,就像在十字路口选择要走哪条路一样,一旦盲目的选择一条路,结果是南辕北辙或说东就西。每到生物高考题中往往都存在些关键性的词句,有时不仅仅是给出的数字或字母,也包括一些叙述性的语言,若对此视而不见,可能就会发生错误连锁反应,若对此能高度重视,你也就抓住了解题的突破口。
  
  (四)问题四
  
  1.现象:37题第1小题,用图形框中箭头表示;42A题全部小题,都是书本上的原句或原图,但得分率不高。
  2.原因:书本不熟,基础不实。
  3.策略:高考试题,依纲据本,基础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广泛涉及到教材各章节内容,许多试题的答案直接源于书本。有些考生认为基础知识很简单易懂,未给予足够重视,主要的时间、精力未用于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基础,而用于钻研各种难题、怪题、偏题,结果是得不偿失的。说到底,学习的重点在于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的仔细研究和深刻领会。
  
  (五)问题五
  
  1.现象:36题第1小题第三空“强氧化剂”,第四空“电子”;39题第1小题“过氧化氢量有限”,第2小题“c”、“增加过氧化氢溶液浓度”、“a”,这两小题的得分率不高。
  2.原因:综合不够,迁移不能。
  3.策略:高考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学科内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而且要善于实现学科间知识与思维方法的整合。生物学科的问题通常要运用数、理、化知识来描述或解答,要充分挖掘数、理、化、生等学科在知识体系、思维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共同点。要善于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和灵活解题,要善于运用分析、推理、判断、对比、联想、综合等多种思维方法寻求答案,防止思想僵化。
  
  (六)问题六
  
  1.现象:38题有关单基因遗传病通过核酸杂交技术进行早期诊断的材料信息题,总体得分率较低。
  2.原因:心态失衡,不会现学现卖。
  3.策略:高考中的材料信息题提供的材料一般是比较新颖的,通常平时不会做到。有些考生一见到材料是新的,没见过的,外加上信息容量大,形式多样化,心中就有些发怵。其实这类题目往往起点高,落点低,考生只需学会搜索信息,善于对信息进行筛选,把试题的设问和从材料得到的有效信息与所学的书本知识进行准确的链接,灵活的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储备,即可得到令人满意的分数。
  
  (七)问题七
  
  1.现象:40题第1小题尝试利用表格中的数据,规范绘制柱形图,第2小题以食物链形式表示5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总体的得分率比较低。
  2.原因:脱离实际,不能学以致用。
  3.策略:生物学科与人类生存、人类社会发展关系密切,所以生物高考改革坚定不移的方向是注重考核整体素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平日教学中,要系统的、深入的挖掘教材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点,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方面题目的训练,同时引导学生在训练中认真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