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从“0的认识”教学谈了解学情

作者:高孙珠




  一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年幼,但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不像一张空白的纸张,他们的知识往往来自于父母、身边小朋友、幼儿园,以及平时的生活经验。所以,有许多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旧知识。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免不了与“数”和“行”打交道,就会积累许多数学知识。要使数学教学有效,应充分了解学情,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再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但实际教学时,许多教师又会有意无意地忽视这点。下面我们就通过我自己执教过的“0”的认识一课教学实例,就了解学情的必要性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引入
  
  板书“0”:这是什么?
  师:在数学上我们叫它“0”,“0”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一想,你在哪里看到过“0”呢?
  生:汽车牌照,电话机,手机,红绿灯,电子表,电视0频道……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说明小朋友平时很注意生活中的数,你还能说出在什么地方看到过“0”吗?
  生:……
  师小结:在生活中能找到这么多“0”。看来只要你平时多注意观察身边的东西,就能发现很多数学问题。
  
  (二)“0”表示“没有”
  
  依次出示三幅图。
  (1)用一句话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看到两个又大又红的桃子,心里高兴极了。
  师:盘子里的2个桃子,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师:从刚才这幅图与那幅图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静静地想一想,用一句话来说说。
  生:猴子吃了一个,还剩一个。
  师:把盘子里剩下的这个桃子,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呢?
  (2)引出“0”。
  师:现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把剩下的桃子也吃了,都吃完了。
  师:盘子里桃子吃完了用什么表示?
  师:为什么用0表示?谁知道它的意思,大家都来说说看。
  师:虽然没有看懂0,但像这样一个也没有了我们就用0来表示,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当什么东西都没有时就用0表示。在生活中什么地方也用0表示没有的?能举个例子吗?看来我们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可以用0来表示。
  
  (三)起点——跑步
  
  老师在操场上看到了这个情景,把它画了下来,出示图。这里的0又表示什么意思?
  生:从这里开始吧。
  师:谁听懂这位同学的意思,谁来说说?
  师:像这样从这里开始,在数学中这个地方也叫“起点”,齐读。
  师: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0表示起点?
  生:跳远、游泳。
  
  (四)直尺
  
  (出示尺子,问:尺子是用来干什么,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尺子上也有0,那它在哪里?
  生:在尺子最左边。
  师:量东西的时候就从0开始量,0这个地方也表示起点。
  
  (五)0岁
  
  师:老师刚生了宝宝,宝宝生下来时,医生在出生卡上写下0岁,这里的0岁是什么意思?
  生:开始慢慢长大,也表示起点。
  师: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从0岁开始长大成人。其实,做人也是这样,做事情也是这样的,都是从0慢慢开始的。
  
  (六)温度计
  
  (出示温度计)
  师:认识它吗?你发现了什么呢?当红线到0这个位置,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天气会怎么样?水会怎么样?温度越到0上面,天气会怎么样?下面呢?谁来说说对0度气温的感受?这里的0又表示什么意思?——分界线。
  
  (七)写0
  
  师:我们已经学过0了,你会写吗?点3名学生到黑板上写0。你认为哪个0写得好?好在哪里?那怎么样把0写好呢?
  生:椭圆,没有棱角。
  师:你能写得更好吗?请你也来试一试,打开书29页在日字格里也写一写。
  
  (八)练习
  
  1.出示金鱼图,你看到了什么,请你认真数一数,用哪个数来表示鱼缸里的金鱼条数呢?注意书写工整。
  2.排数字。你们桌子上也有数字卡片,你能为他们按顺序排队吗?先跟你的同桌商量商量,再动手排一排。
  (1)指名,谁知道他是按什么顺序排的,小——大,齐读。
  (2)还有不同的排法吗?大——小。
  
  (九)教学反思
  
  “充分了解学情,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灵活处理教材”这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但要在课堂上能真正地做到,而且能做好,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原因就在于教师“心中有书,目中无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仅仅凭借自己的主观印象确定教法和学法进行操作。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使学生课堂上真正有所收获,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一相情愿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时不仅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还要充分考虑不要只停留在表面。为此,我在上每一节课之前,就问自己:“关于这个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想方设法地了解。正如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所说的:“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当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时,要注意学生的日常概念与所学的内涵是否一致。从上面的教学实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对于数字“0”并不陌生,在入学前绝大部分学生就已经会读、会写,但是“0”的含义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特别是“0”表示起点的含义,如果学生没有生动直观的感受,理解它的难度将更大。所以,我在设计时充分了解学情,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所形成的表象作用,又要防止它的消极作用,没有只停留在原有的基础,提升到一定的层面上。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将生活与课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